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尚志》四周年特刊之十位男明星特别版(上)

(2010-08-13 11:18:58)
标签:

杂谈

http://s5/middle/64b9aeb2g8dabf5bbd424&690

Editor 卢昊&吴梧&沙帆·Photo小武·Text霹雳&安妮&小蛮&俪邺·Make up(耿乐、李光洁、张峻宁)by王耀威(东田造型)&(印小天、陈思成、聂远)by马锐&(王学兵)by何磊(东田造型)&(李晨)by王嘉&(吴奇隆)by高建(东田造型)&(朱雨辰)by王靖(东田造型)·Assitant Editor 刘磊&谷蓓蓓&马晓芳&尹飞·Designer 王立娜

 

http://s9/middle/64b9aeb2g8dabf98b6f78&690

清醒的乐观的未来的李光洁。

 

“在我潜意识里,总有一种危机感。
我的状态始终都比同龄人要紧张。
没有人会一直停留在少年或者青年,尽管那样的日子充满诱惑。
造物主之所以将人生划分成了不同的阶段,那一定是它想让我们感受到每一部分的真实状态和魅力。
人嘛,一开始是矛盾找你,到了一定程度,你就会主动去找问题,给自己时间去解决,这是一种成长,更是留给未来自己的一份最好预期。”

 
李光洁有一点轻狂,不管在他身上还有多少种显著的特点,但这点轻狂他掩盖不掉。外界曾一致质疑他的80后身份,20岁刚出头时便已出现在公众面前。那时,他总是刻意装老、装成熟。他鄙视同龄人不羁的生活方式,他希望用自己的沉着在一群人中脱颖而出,他抵触与那些比自己年龄小的人接触。2005年之前,他从不喝带甜味的饮料,只喝茶,他以为一杯茶就是一种象征。那时候,他的心愿只有一个:做个成熟的大男人。
因此,当他抛出真实年龄的那一瞬间,没有人相信他是个80后。

 

播种在了李光洁根深蒂固的内心里,即便如今,他还原了自己最自然、最放松的状态,即便作为当事人的他回眼望去,也在笑话自己曾经的扮酷行为,但轻狂还是不能被彻底瓦解掉。
没有人说李光洁的轻狂有何不妥,因为这么多年来,人们看到的是他的成长,当观众因角色为他送去喝彩和掌声时,他仍活在戏里那些活生生的人物中,不肯走出来。界定明星与演员的区别,这是很多演了大半辈子戏的老戏骨们喜欢探究的问题,但李光洁也在探究,尽管他距离“戏骨”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

 

从《走向共和》里的光绪,《大清风云》里的多铎,《特殊使命》里的巩汉光,《杜拉拉升职记》里的王伟,《立春》里的男一号黄四宝,一路走来,人们发现,这个当年从河南艺校走出来的毛头小子,经过了中戏的历练、角色的敲打,如今,他终于能够被自己所饰演的角色打动了。
“也许真的和以往的经历有关,在我潜意识里,总有一种危机感。上大学的时候,在大一那年,我就意识到,四年不过就是一个转瞬即逝的过程,因此大二时,我是班里第一个出来拍戏的,从那以后,我不间断地跑剧组、递资料,我的状态始终都比同龄人要紧张,但能够拥有忙碌的青春,也为我免去了毕业后的彷徨,因为很多问题和困扰,我已经在大学期间都经历过了。”
他提到了青春,和电视剧《奋斗》中主人公的青春相比,李光洁的青春似乎是被笼子套住了一样,他给自己设定了太多的规矩和规定,在向《走向共和》剧组毛遂自荐之后,在看到自己的面孔出现在银幕上时,他便已决绝地认定了演员这条路。至于那一去不复返的青春,他甘愿直接跳过。“青春总会过去的,过去了就过去吧,我相信我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美好的东西。造物主之所以将人生划分成了不同的阶段,那一定是它想让我们感受到每一部分的真实状态和魅力。没有人会一直停留在少年或者青年,尽管那样的日子充满诱惑。”

 

他喜欢用图片说话,一台佳能3D单反相机,加上24-70mm、70-200mm的镜头,以及85mm定焦,他不停地行走在这个世界上,不停地按下快门键,被定格的图片有一些只有场景、没有人物,有一些人物被无限的放大,这都是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不需要解释,只是他不希望,那些不该出现在图片上的的东西乱了图像本身。
每一次拍照,他都将心情交给太阳,以换来健康的肤色铺满一身,他说自己就像一块充电电池,不停地储蓄着热量,又不停地在释放。他时常去勾勒10年后的自己,他说,那时的他应该会比现在更坦然一些吧,因为现在的他已经比10年前要坦然很多,也渴望10年后的自己能够更从容、更优雅、更加有张有弛地对待生活。
尽管他大爱美国商业片《回到17岁》,在那部讲述了现在与过去对比的影片中,主人公在他17岁时带着无限的憧憬展望未来,可来到了30岁的生活时,现实频发的很多状况让他猝不及防,因此他又回到了17岁,给了自己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

 

其实,他的东西很简单——在刚刚过去的那个春天,他对自己说:“也许我根本做不到,但我必须要这样。”
或许,乐观是沉潜在他内心的一种本能。不然,在那段失败感情过去之后,他怎么会依然相信爱情是美好的?爱情是不是幸福,只有未来才能说了算,他渴望着能够在70岁时,实现周游世界的心愿,和自己心爱的女人拉着手,在那条僻静的小路上,走走停停。

 

Q&A:
F:童年时,对未来的憧憬是什么样的?
L:坚信未来的我一定会成为飞行员。但因为身上的伤疤太多了,在报考时就被Pass了。

F:“地球可能会遭遇2012”的传言从未间断,你认为2013年的世界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L:一定会越来越好。社会越来越发达,人类都会更加珍惜我们的地球。

F:假如生命只剩下3天,你会怎么度过?
L:用这72小时陪在父母身边。

F:你喜欢像《黑客帝国》这种类型的电影吗?你认为由机器人掌控人类的时代会出现吗?
L:会出现,因为人类越来越懒惰。现代人对科技的依赖完全超过了我们自己的想象。但这也是一个自然规律。我挺想在日后尝试出演一次科幻片,希望能够演绎一个未来战士。

 

http://s12/middle/64b9aeb2g8dac02eabb6b&690

李晨的未来就是现在。

“未来也有可能很可怕。
未来?——我已经不是未来了,我是现在!
未来是什么样子啊……也许自己会变得更现实。
对于时间的流逝我一直有一种一去不复返的感觉,这种感觉追赶着我,而且会随着年龄增长一直强烈下去。
人类再维持现状不改变的话,再过300年唯一剩下的就是人。”

 

再见李晨,他的活力不减,虽然一部部好戏接连面世,却依旧谦虚有佳。采访的时候虽然有些疲惫,李晨还总是表现得很有劲儿,他会像摇滚明星那样抓过录音笔大吼举在嘴边大喊:“来吧!这样就不怕听不清了!”

 

李晨对于未来的定义有一条明显的分界:一边是一份详尽流畅的人生,不浮夸,不空想,每一点都落在准确的实处;而另一边则是抛弃一切规则的异想世界,很大胆,很狂妄,仿佛字典里没有“不可能”三个字。
“未来是什么样子啊……也许自己会变得更现实,但也更平和吧。同样都是忙,像现在的我,有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很烦躁的情绪,因为没有放松,睡觉就那么三四个小时,为了新戏还要一直接受采访,在聊一个同样的话题,50次还在说,100次还在说,那个时候就会有点恍神,觉得自己何必这样呢?但放到10年后,那种心境绝对会成熟很多,会懂得与这些事情妥协。”
李晨说未来的自己就是一个更成熟的普通男人,工作上知道自己该往哪里走,至于这个方向通往哪儿,他愿意一路看着风景慢慢前行。感情上则认定自己会结婚,因为他“是个传统的人”,“ 不用搞什么三妻四妾,就想着踏踏实实过日子。”他想象不出妻子的样子,但他已经提前预设好了那份温暖和温柔,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他计划里最清晰的一条主干线。“也许那个时候就做爸爸了啊。10年后再不成爸爸,20年后就成爷爷了!”李晨的脸上写着“万万不可”的搞怪表情,让人忍俊不禁。

 

虽然未来的李晨已经被设定得滴水不漏,但现在的李晨为了实践它,却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采访中李晨反复提到了一个词语“迷茫”,那不是今天不知明天该干什么的迷茫,而是对于人生走向所包含的终极意义的迷茫。“我确实是每次都在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但是当你拍完一部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出一个效果再反馈到自己身上,再到下一个剧本的时候,就开始迷茫了。这个迷茫可能体现在挑选剧本上、角色上,或者通过生活中其他什么的表现上。对于时间的流逝我一直有一种一去不复返的感觉,这种感觉追赶着我,而且会随着年龄增长一直强烈下去。”说到这里,李晨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我觉得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给未来打基础,现在做的也都将是未来的回忆。未来对于我来说,就是年轻的时候敢从二楼跳下去,但未来就不会了。不是不敢,而是已经明白没有那个必要。”

 

曾经有位哲人说过,未来之所以美好,是因为你可以假想一切你所梦想的东西,哪怕这梦想完全没有实现的可能。李晨的梦想未来不至于疯狂到飞上火星采矿,但也绝对不是普通人能设想得到的——他想要大肆地玩儿他的摩托车,背着一台相机在大漠里面穿越,头顶上面还得带着一架直升机,当他一边享受极速狂飙的时候,飞机上的视频拍摄24小时实况转播。“千里走单骑,我一个人狂骑,后面有摩托车带起来的白烟!多酷啊!”
李晨的未来就是一个常看科幻电影的大男孩所能设想到的奇幻世界:“像是玩儿游戏啊,以前都是电脑屏幕上的虚拟画面,但是到了未来,可能就是穿上一身奇怪的衣服,站到一个屏幕前面,然后就可以和虚拟的人互动了,你挨了拳头或者攻击,身体上也会有感觉。”又或者想得比较灰暗,“未来也有可能很可怕。有人说按照现在的资源理论计算,包括人类繁殖速度来计算,过300年地球上就什么都没有了,被人用光吃光,所以人类再维持现状不改变的话,再过300年唯一剩下的就是人。”
李晨回到了之前乐天开朗的状态:“其实我也希望保持青春,肉体上的青春可能难点,那我就保持一颗童心吧!童心这回事也难说,度没把握好,变成装嫩就讨厌了。像我之前一次拍戏,在现场一个小孩有一个特别小的塑料三轮车,我当时就特有冲动想上去骑一下,结果上去一坐,给人家啪一声坐断了,当时那叫一个尴尬啊,全剧组都看着我。还给人家陪了100块,后来大家就看见我就比一个Yeah的手势,笑我二!”

 

对于很多人来说,未来都是虚无缥缈的设想,但对于李晨,未来就是马上要开始的现在。

 

Q&A:
F:提到未来,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L:汽车上天了,飞机下海了,是一个很科技化的立体空间。

F:会不会经常想这样的问题:再过10年会是什么样子?那时的生活会与现在有哪些不同?
L:我应该会更成熟,也许那个时候我就做爸爸了。10年后要是再不是爸爸,20年后再有孩子那就成爷爷了!

F:你善于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记录未来?
L:照片吧,3个月前我开始有了写书的念头,出版更好,不出版的话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梳理。

F:试想70岁的时候,自己的样子?
L:还和现在一样,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子孙满堂,这一辈子圆满了。别别,能往后放放,到90岁吗!

 

http://s3/middle/64b9aeb2g8dac0b616272&690

未来有一个老了的王学兵?。

 

“小时候,我希望未来是当科学家。
我想我会试着改变世界,也许,在改变世界之时,我自己也被改变了。
所谓天灾人祸,也是大家一起经历,属于自己的磨难,就要有能力自己去承担。
幸福也是无法复制的。就像去思考说服他人的过程一样,未来的幸福,也需要用心去探索。”

人是无法预料未来的,从科学家到运动员,王学兵没想到,实现理想的土壤竟被成全在表演的舞台上!

 

王学兵的父亲是中学的物理老师,谈到儿时的理想时,他笑着说:“没什么新鲜的,那时我想当科学家。”
从小就受到父亲的熏陶,他曾是狂热的爱因斯坦粉丝,加之“想当科学家”的梦想,少年时期的王学兵几乎在一段时间内将其经历全部倾注在学好数理化的目标上。“科学家这个梦想来得快去得也快,当我真的一头扎进数理化的世界中时,我就发现了这个残酷的现实:我实现不了这个理想。”那时的王学兵爱问各种问题,有时都能把父亲问得哑口无言。
“所以我突然间觉得,可能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来教我,我会明白得更快,因为,我始终相信对于要涉足某个领域的人来讲,上道儿,是最难的!”说起少年时期的往事,他滔滔不绝,尤其当我们谈起他的中学时光时,更是一脸得意。“因为是学校子弟,面对大家都畏惧的老师,在我眼中不过是从小看我长大的叔叔阿姨。所以,那种类似‘八旗子弟’的心态如今可想有多猖狂!”

 

这种猖狂为他带来的直接优势则是可以畅通无阻地参加任何一个兴趣班,也正是广泛的兴趣爱好,又很快地促成了他第二个梦想:当一名运动员。
“中学的时候我还练过跳高!”至于为何这个梦想又半途夭折……王学兵没有过多解释,也正在他沉迷于一项项体育赛事中时,一个电视台的导演看中了他,并且主动希望收他为徒,鼓励他去读艺术院校表演专业。
“要装模作样地去演别人?要拿腔拿调地去说话?太不可思议了!”一时间王学兵对此充满了否定。但是,因为老师的热情,他依旧选择了每周硬着头皮去上课。终于等到课程全部结束,再次将他陷入困境的则是随之而来的汇报演出。
“要当着很多人的面作诗朗诵!别说朗诵了,当初在田径队的男生,除了唱歌,跳舞都是被鄙视的。”王学兵心中满是纠结,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走上那个汇报舞台的。
“我就那么站在台上,尽量地让自己寻找诗歌中的意境,尽量地让自己带动观众们也走进我的意境……没想到,我真的被自己感动了,这是我自己表演的东西啊,观众们也被我感染了吧!” 人是无法预料未来的,从科学家到运动员,王学兵没想到,实现理想的土壤竟被成全在表演的舞台上!


“幸福也是无法复制的。就像去思考说服他人的过程一样,未来的幸福,也需要用心去探索。”

一如王学兵自己所言,演戏是摆在他面前的路,他只是做了一个走下去的选择。那么,如果,面对不喜欢的状况,他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呢?改变自己?亦改变世界?
当这个问题被放置在他面前时,他沉默了许久。
“我需要回想曾经的自己是如何做的。”他的语速再次放慢,“我想我会试着改变世界,也许,在改变世界之时,我自己也被改变了。如果,现实真的无法更改,那么,我会尽力在有限的程度内做调整。”
王学兵给出了一个完全的答案,就像熟悉他的朋友们对此的评价:“他是一个考虑事情很周全的人。”
“这跟拍戏一个道理,拍戏就是合作,不妥协怎么合作呢?而且每次开剧本讨论会议的时候,我都会特别惊讶地发现:人和人之间的想法怎么差距这么大呀!”

 

遇到差距,王学兵会选择拉近它。
面对争议,王学兵希望被真正的认可。
“随着名气的增大,有一天会突然发现,怎么自己身边的那种差异性的想法少了,似乎人人都在同意我的观点。当我发现了是因为‘名气’二字时,其实,我心里特别不舒服。我要的是对方真正明白我的表达,我渴望的是因为我的能力,所以对方信服了。”
关于现在,王学兵对此很自信,“我对自己的家庭很满意,而幸福也是无法复制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模式。就像去思考说服他人的过程一样,未来的幸福,也需要用心去探索。”

 

Q&A:
F:提到未来,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W:起码我不会有恐惧。我觉得没什么啊,未来会更美好。

F:会不会经常想这样的问题:再过10年会是什么样子?那时的生活会与现在有哪些不同?
W:我希望我的未来会更丰富。那时,我可能会有小孩,可能会做着其他的事情……哎呀,我真的很憧憬啊。我当然也不会去担心什么。我的命比较好,我相信我和家人的身体、事业想都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而且,所谓天灾人祸,也是大家一起经历,属于自己的磨难,就要有能力自己去承担。

F:如今,对自己的未来有预期吗?大胆地想想,那会是什么样子?
W:一个老了的王学兵吧,哈哈,他会很帅。其实在西方已经没有老的概念了。你看伊斯特伍德,他都那么老了,却依然选择拍电影,还是爵士演奏家。未来,我觉得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不像老头儿”,他们的生活态度会更加潇洒。

 

http://s13/middle/64b9aeb2g8dac2ebad14c&690

爱让张峻宁的未来更美好?。

 

“在天灾人祸面前,生命是渺小的。
希望到了可以退休的70岁,生命中的一切归于简单。
想要不一样,想要拥有力量,但是最后常常就变成了莫名其妙的傻事。
有时候看不过了还会留言,跟人家对骂,当然现在就不会了,一笑了之。”

 

张峻宁眼中的未来并不遥远,“现在的我是25岁,我要趁着还有冲动,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精神发挥到极致。然后,也许5年以后,10年以后,我就沉淀好了自己,变得更成熟,想问题更全面,不会错那么多。”说着这话的时候,他略略低头,交叉着手指,脸上写着一点不属于25岁的成熟和持重。“少年老成”四个字加在张峻宁身上并不突兀,虽然歌迷都叫他“小飞侠”,把他当做一个容颜美丽的王子来欣赏,但这并不妨碍他用心思考所有关乎身边世界的重大问题。

 

张峻宁说他从来没有想过离开娱乐圈,所以未来还是坚持艺人的身份似乎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还是最喜欢拍戏啊,梦想就是能够拍很多戏,基本上所有角色可以演完。我觉得年轻就是这点很好,有时间去尝试各种各样的东西。现在我会特别注意,去接那些和自己反差很大的角色,还想演鬼片,还想演古装——那种戴头套穿长衫的感觉肯定特别难忘!”至于具体到达一个怎样的境界,张峻宁对于自己倒没有太大苛求:“只要看到我知道我的人越来越多就好了啊。每一天挺开心的,这样就很不错了。当然,新陈代谢是社会规律,所以就算有一天我真的被人忘记了,那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不管大家记得不记得我,只要我忠于自己就好。只要过得快乐,哪怕自娱自乐也行啊。”

 

说起自娱自乐,张峻宁还真是这方面的“专家”。他从小喜欢跳舞,热爱音乐,大学真的考进了舞蹈学院,却又不肯好好上课,常常找死党偷偷帮忙点名,自己就一溜烟的逃课跑了。
大胆逃课的张峻宁,原来还是跑去跳舞了。他专程找到一些HipHop高手,一个一个的请教舞步,而这样费时费力的折腾只是为了两个字:好玩!“这就是我说的25岁之前的冲动嘛。那时候就是有一腔热血,想要不一样,想要拥有力量,但是最后常常就变成了莫名其妙的傻事。”
不过这些傻事并没有拖住张峻宁的后腿,反而成为一种蓬勃的助力,助他在成长之路上不断学习成长,并且越走越远。张峻宁说,无论时间怎样改变,他对自己的定位始终是不变的12个大字:热爱音乐,坚持梦想,拥抱生活。这个精神陪伴他多年,并且一直贯彻在他的一言一行之中。至于曾经遭受过的批评和质疑,张峻宁表示自己已经慢慢学会了释然:“最直观也最伤人的言论一般都是出现在网上。有时候我上网看看。有夸我夸得很好的,但也有骂我骂得不遗余力的。刚开始我也会生气,有时候看不过了还会留言,跟人家对骂,当然现在就不会了,一笑了之。哪怕萝卜和青菜都各有人讨厌呢,这么想想,就没有那么气了。”

 

“今年因为拍戏的缘故刚刚去了世博会,那里就是未来世界的概念园啊!对于我来说,未来,就是一个美好的城市,低碳美好的环境,一个和谐健康自然的生态和生活环境。”作为例证,张峻宁给我们讲起了澳大利亚。他告诉我们那里不但风光美好、设施先进,而且居住的人们也很注重对于原始生态环境的保护。“在那里我还第一次接触到了海豚,回来写博客专程为这个海豚岛之旅记了一笔。我们跟海豚一起摸摸,抱抱,喂他们吃鱼……那个时侯我就认识到,跟各种生物和谐相处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果我们一味地捕猎和杀害他们,最后尝到苦果的就是我们自己。”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冷静的精神,哪怕是提起2012,张峻宁也是一贯的沉着应答:“地球的毁灭当然很震撼。在天灾人祸面前,生命是渺小的。我身边常有人和我说2012到了,我们如何如何,就我个人而言是选择不去相信。”而除了世界末日,张峻宁甚至还设想过由机器人来控制人类,“这样当然不行!科技是用来服务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的。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应该沦为机器的奴隶。”

 

“我觉得现在生活得太快了,24小时歇不了,天天跑来跑去。所以希望到了可以退休的70岁,生命中的一切归于简单。”未来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属于张峻宁的未来,就在这大小切换之间,寻求到了属于自己的平衡。

 

Q&A:
F:《骇客帝国》里机器掌控人类的局面你觉得会出现吗?如果出现了,你怎么办?
Z:小时候想过,现在不会了。机器人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得力助手,科技就是用来服务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的,琐碎的事情如果由它们来做,很好啊。我觉得生活中,可以像阿凡达那样,可以有一个寄生体去帮我操作一些东西。

F:童年时有没有许自己怎样的未来?如今多大程度实现了?
Z:童年我想做钢琴家,坐在钢琴前的探亲的画面很美好,就像海上钢琴师。真可惜,我没坚持下来。至于演员的职业,其实从小没想过做这行。我注定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所以“当一个会计”基本是我这辈子也不想的事儿。

L:试想70岁的时候,自己的样子?
Z:我希望那个时候的生活非常缓慢,身边有亲人、爱人相伴。其实单身也可以,但是没有朋友就太可怕了。

http://s16/middle/64b9aeb2g8dac34df47cf&690
耿乐的未来惬意就好?。

 

“我的计划最多做到这周。
人的一生分成三份:生活、学习、养老。
我很少想未来的事儿,我觉得这个东西没意义。
相比之下,有怀旧因素的东西反而会提起我的兴趣。”

 

采访的主题是未来,耿乐却给我们说了很多属于过去的故事。他回忆自己小时候的淘气经历,讲述最近在拍的60年代题材的剧集,最想拥有的车是一台80年代的老式桑塔纳。耿乐说他不怕变老,甚至渴望变老,“其实我很羡慕那些退休的人,他们退休之后的生活,才真正开始为自己而活,原来都是生活在别人的影响里,别人说啥就是啥。有那么一句话,人的一生分成三份:生活、学习、养老。我常常在想,要是能早点进入最后三分之一就好了。”我们的采访,就从这样令人大跌眼镜的开场白拉开序幕。

 

耿乐说自己小时候特别皮,具体实例是他上高中的时候,有一年愚人节忽然很想撒欢儿蒙蒙大家,于是就趁着中午下课前,跑去食堂门口贴了一个大布告,说自己的某老师出差路上遇着车祸了。“当时是和另外一个人一起干的。我跟那个老师没什么矛盾,就是因为他真出差了,觉得好玩才搞的。当时好多学生看了,老师也看了,都站在旁边哭,这时候我才觉得,完了,事儿大了。”
不过这个闯出来的“大祸”倒是没给耿乐留下什么阴影,说起小时候的时光,他还是很快乐,并且时不时的被各种共鸣感动。“我以前还专门写过关于童年的日志,那些年少时光让很多人回忆起自己过去的日子。我是个爱怀旧的人,要说小时候,那可有的聊了!跟很多人,不管认不认识,我们都相互在分享。”

 

踏入演艺圈的耿乐也照样延续着他“不用想太多”的生活风格。“我很少想未来的事儿,我觉得这个东西没意义啊。还是随心所欲,想到哪儿走到哪儿比较有趣。我从刚出道那时候就没有给自己定过目标,什么要拍谁的片啊要拿多少奖啊,现在当然更没有。要说我怎么进了这行,那就是四个字:莫名其妙!我觉得其实每个人性格和生活习惯不一样,有些人也许一定要考虑好每一步才能行事,但有的人就不用。像我就觉得计划多了没意义,我计划最多做到这周。所以他们一般和我说下周的事儿,我都拒绝听,没准儿回头就改了呢。”


这样顺其自然的风格并没有给耿乐增添太多麻烦,反而让他的人生增加了更多的惊喜。就好像他喜欢画画却最终成了一名资深演员;常常记不住感动的事情却能收获更多感动。“我平时一般都是在剧组拍着戏。有一次是正好赶上过生日,我记得谁我都没说,正好拍一场吃饭的戏,突然就说等一下再拍,灯就灭了,端上来一个蛋糕,我还想:哟,还是没白活的。瞬间就觉得很惊喜!”

 

耿乐也许是这个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里,最为格格不入的“原始人”。他说自己从小就搞不定电子的东西,“我从最早那时候,一帮小孩子玩儿俄罗斯方块,就是很简单的那种,别人都打通全关了,我第一关还没过去,也许就是由于这种小时候的不成功经验,导致我现在对类似的东西兴趣全无吧!”除了俄罗斯方块,耿乐还搞不定手机、数码相机等一切的高新数码产品。这些一般男孩子们争相抢购大肆把玩的新奇物件,到了他这儿都是冷冰冰的令人讨厌。相比之下,有怀旧因素的东西反而会提起他的兴趣。

 

所以这个人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80年代的老式桑塔纳,开着它慢悠悠地绕过城市的老街。耿乐坚持那种样式的老车是最好看的,他不追求速度,只看重样式,因为“样式和人的情感是一样的,而速度只是看你技术好不好。”耿乐是那么强调真正的感情和交流的重要性,以至于哪怕我们假设全能的家务机器人已经研制出来,他也坚决抵制,宁愿自己花一下午慢慢地扫地叠衣。
可是哪怕把感情看得这么重要,耿乐表达的方式也始终是古典式的矜持与克制。他说爱情亲情友情最真实的状态都是琐碎的小事,没有什么大事发生的时候,就好好地去体会这些小事带来的幸福与快乐。他喜欢好吃的东西,喜欢欣赏漂亮姑娘,一有空就在家看书、杂志,上网看碟,连旅游都是一脸兴趣缺缺。这样的人我们可以说他有些奇异,但也决不能否认他的可爱。那种也许看上去有点闲散的生活态度,也许正是最豁达的生活智慧结晶。

 

Q&A:
F:提到未来,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G:车越来越多,房子越来越多!我说的是社会,不是说我个人。至于2012,我觉得地球早晚有一天会毁灭,这东西注定就这一次,要赶上就是幸运,不论哪一天!

F:《骇客帝国》里机器掌控人类的局面你觉得会出现吗?如果出现了,你怎么办?
G:机器人世界?!我不希望机器人太多涉足人类生活。最容易沟通的肯定是人和人,人和机器的沟通还得看说明书,多麻烦啊!你看那个IPHONE,就一个按钮还没有说明书,太可恶了。现在的东西更新太快,我是个怀旧的人。

F:试想70岁的时候,自己的样子?
G:其实我很羡慕那些退休的人,他们开始真正为自己而活,原来都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有那么一句话,人的一生分三份,生活、学习、养老,要是能早点进入最后三分之一就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