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有先生历险记
(2016-11-10 16:57:25)分类: 高考文言文 |
囊括了中学课本中全部文言语法的两千字文言文
乌有先生者,中山布衣也。年且七十,艺桑麻五谷以为生,不欲与俗人齿,
(1)乌有先生:虚拟人名,乌有,即“没有”。本文中的“乌有先生”、“亡是公”和“子虚长者”都是虚拟人名,取其虚构之义。(2)布衣:平民,普通百姓。(3)“者……也”,判断句的标志,“者”表示提示性停顿,“也”表示判断,二者均为助词。(4)副词,将近,将要。(5)艺:种植。(6)以: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7)为:谋求。(8)生:生计。(9)俗人:庸俗的人。(10)齿:动词,并列。
毁誉不存乎心,人以达士目之。海阳亡是公,高士也,年七十有三矣,惟读书
(1)毁誉:毁谤和称赞。(2)存:放,在。(3)乎:介词,相当于“于”。(4)达士:通达事理的人。(5)目:名词作动词,看待。(6)海阳:山南水北称“阳”,山北水南称“阴”,这里“海”是水,所以是“北面”的意思。(7)亡是公:虚拟人名,“亡”通“无”;“是”,代词,这个。(8)高士:品德高尚的人)。(9)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可不译。(10)矣:助词,表已然,可译为“了”。(11)“惟……是……”:将宾语前置以强调宾语,相当于“惟务读书”;务,动词,致力于。
是务。朝廷数授以官,不拜,曰:“边鄙野人,不足以充小吏。”公素善先生,
(1)数:副词,表频率,译为“屡次”“多次”。(2)授以官:介宾短语后置和省略宾语句,相当于“以官授之”。(3)拜:官职任免升迁常用实词,通常指“授予[官职]”,这里是“上任”。(4)边鄙:边远小邑镇。(5)野人:与“朝”字相对。“在朝”指在朝廷为官;“野人”,乡间平民,这里是谦称自己。(6)足以:够不上,没能力。(7)充:担任。(8)素:副词,一向,向来。(9)善:形容词作动词,“与……友善”“交好”。
而相违期年未之见矣,因亲赴中山访焉。
(1)相违:互相分别。(2)期年:满一年,整整一年,“期”读“jī”。(3)未之见矣: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时前置,“未之见”即“未见之”。 “矣”,表已然的助词,可译为“了”(4)因:连词,表因果,可译为“因而”。(5)赴:前往,赶到。(6)焉:代词,之,代乌有先生)
二叟相见大说。先生曰:“公自遐方来,仆无以为敬,然敝庐颇畜薄酿,每
(1)二叟:老头子,这是对老年人的称呼。(2)说:通“悦”,高兴。(3)遐:远。(4)仆:谦称自己,可译为“我”。(5)无以为敬:“无以”,固定结构,可译为“没有用来……的”;“为敬”,表达敬意。(6)然:表转折的连词,可是,但是,然而。(7)敝庐:我家。“敝”,表谦虚;“敝庐”相当于“寒舍”。(8)颇:程度副词,略微。(9)蓄:储备。(10)薄酿:即薄酒,谦虚说法。淡酒。(11)每:每当,常。
朔望辄自酌,今者故人来,盖共饮诸?”于是相与酣饮,夜阑而兴未尽也。翌日,
(1)朔望:农历的初一和十五。(2)辄:就。(3)自酌:独自饮酒。(4)者:助词,放在时间词后,不译。(5)故人:老朋友。(6)盍:兼词, “何不”。(7)诸:兼词, “之乎”。(8)相与:一同,一起。(9)酣:畅快。(10)阑:将尽,“夜阑”,天快亮了。(11)而:转折连词,可是。(12)翌日:第二天。“翌年”则指第二年,相当于文言中的“明年”。
先生复要公饮,把酒论古今治乱事,意快甚,不觉以酩酊醉矣。薄莫,先生酒
(1)复:再次。(2)要:通“邀”,邀请。(3)把酒:端着酒杯。(4)论:评说。(5)治乱:太平与混乱。(6)快甚:痛快极了。(7)酩酊:大醉貌。薄莫:傍晚。“薄”,动词,“迫近”之意;“莫”通“暮”,晚上。(8)酒释:酒意消除。
释,而公犹僵卧,气息惙然,呼之不醒,大惊,延邻医脉之。医曰:“殆矣!微司
(1)而:可是。(2)犹:还。(3)惙然:气息微弱的样子。(4)延:延请。(5)脉之:为他把脉诊断。“脉”,名词作动词,把脉;“脉之”这是名词的“为动用法”。(6)殆矣:危险啦!“殆”,危险。(7)微:如果没有。(8)司命:古人称冥间掌管人生死大权的神。
命,孰能生之?愚无所用其技矣。”先生靡计不施,迄无效,益恐,与老妻计曰:
(1)生之:使之生,即救活他。“生”,动词的使动用法。(2)愚:谦称,可译为“我”。(3)无所:固定结构,可译为“没有……的[地方]”。(4)其:代词,代医生自己。(5)技:医术。(6)靡:没有什么。(7)计:办法。(8)施:用。(9)迄:最终。(10)益:越发,更加。(12)计:商议。
“故人过我而死焉,无乃不可乎!雅闻百里外山中有子虚长者,世操医术,人咸以
(1)过:拜访。(2)焉(兼词, “于此”,“在这里”。(3)无乃不可乎:“无乃……乎[邪、耶、与、欤]”,固定结构,表推测,可译为“恐怕[莫非]……吧”。(4)雅:平日,向来。(5)操:从事。(6)咸:都。
今之仓、鹊称之。诚能速之来,则庶几白骨可肉矣。惟路险,家无可遣者,奈
(1)诚:如果。(2)速:请。(3)则(连词, “那么”。(4)庶几:表推测,也许,差不多。(5)白骨可肉矣(:起死回生的形象说法。“肉”名词用作动词,长肉。(6)惟:副词,只是。(7)者:的人。(8)奈……何:固定结构,“怎么办”。
之何!”老妻曰:“虽然,终当有以活之。妾谓坐视故人死,是倍义尔,窍为君不
(1)虽然:固定结构, “即使这样”。(2)终:终究。(3)当:一定。(4)有以活之:“有以……”,固定结构,可译为“有用来……的[办法]”;“活之”,使之活,“活”是动词的使动用法。(5)妾:妇女自称。(6)谓:认为。(7)坐视:坐着看,表示不采取办法而等待观望。(8)是:指示代词,指代“坐视故人死”这件事。(9)倍:通“背”,违背。(10)窃:谦词,可译为“个人”或“私下里”。(11)为:认为。
取也。夫败义以负友,君子之所耻。孰若冒死以救之?”先生然之,曰:“卿言甚
(1)取:采取(这种做法)。(2)夫:句首语气词。(3)败:损害。(4)以:连词,表并列。(5)负:辜负,对不起。(6)所耻:感到耻辱的事。“所”加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意为“……的事情”。(7)孰若:哪里比得上,怎么比得上。(8)以:连词,表目的,“来”。(9)然:意动用法,认为对。(9)卿:尊称,可译为“您”。(10)甚:极,很。(11)副:相称,符合。
副吾意,苟能活之,何爱此身?脱有祸,固当不辞也。”遂属老妻护公,而躬自
(1)苟:如果。(2)爱:吝惜。(3)纵:即使。(4)祸:祸患,灾祸。(5)固:本来。(6)辞:推辞。(7)属:通“嘱”,吩咐。(8)躬自:亲自。
策驴夜驰之山中。
(1)策:名词作动词,用鞭子抽打。(2)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连夜。(3)驰:动词,前往,赶往。
时六月晦,手信而指弗见,跬步难行,至中夜,道未及半。未几,密云蔽
(1)时:当时,正值。(2)晦:农历月末那一天。(3)信:通“伸”。(4)跬步:古时的半步,现在的一步;步,古时的一步,现在的两步。(5)中夜:古时又称“夜分”“子时”,“半夜”。(6)及:到。(7)未几:不久,没过多久。(8)蔽:遮蔽。
空,雷电交加。先生欲投村落辟焉,叩门而人皆弗之内,方踌躇间,雨暴至。
(1)投:前往。(2)辟:通“避”,躲避。(3)焉:代词,指雨。(4)叩:敲。(5)弗之内: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相当于“弗内之”;“内”通“纳”。(6)方:正在。(7)踌躇:犹豫,徘徊。(8)间:时。(9)暴:突然。
旋忆及曩昔尝过此,村外有一兰若,遂借电光觅得之。入其门,登其陛,见殿
(1)旋:马上。(2)曩昔:以前,先前。(3)尝:曾经。(4)兰若:梵语音译词,指寺庙。(5)遂:连词, “于是”。(6)觅得:找到。(7)其:指示代词,那,“登其陛”中的“其”与此同。(8)陛:台阶。
扉虚掩,有小隙,将入。倏然迅雷大作,电光烨烨,洞烛殿堂,则见一缢妇县
(1)扉:门扇。(2)虚掩:半开。(3)隙:缝隙。(4)倏然:突然。(5)迅雷:指与闪电相隔时间极短的雷声。(6)烨烨:形容闪电闪耀的样子,读yè。(7)洞烛:清清楚楚地照着。“洞”,清楚,透彻;“烛”,名词用作动词,照。(8)则:顺承连词,就。(9)缢:上吊。(10)县:通“悬”,挂。
梁柱间,被发诎颈,状甚惨。先生卒惊,还走宇下,心犹悸焉。俄见寺门大辟,
(1) “被”通“披”,披散着;“诎”通“屈”,弯曲。(2)状:样子。(3)甚:很,非常。(4)卒:通“猝”,猛然。(5)还:通“旋”,转身。(6)走:古今异义词,指“跑”。(7)宇:屋檐。(8)悸:心惊。(9)焉:助词,不译。(9)俄:一会儿。(10)辟:开。
一女鬼跃掷而入,惊雷破壁,电闪不绝。先生自念:得无缢妇为之与?于电光下
(1)跃掷:纵身而跳。(2)绝:断。(3)自念:暗自忖思。(4) “得无……与”,表推断揣测的固定结构,可译为“恐怕是(莫非是、该不是)……吧”。
孰视之,则女鬼满面血污,抱一死婴,且顾且号,若有奇冤而无所诉者。先生
(1)孰:通“熟”,仔细。(2)“且……且……”,可译为“一边……一边……”;“顾”,回头看;有声无泪称为“号”。(3)若:像。(4)而:却。(5)“无所”,固定结构,可译为“没有……的地方”或者“没有地方可……”。(6)诉:控诉,申述。
冯驴伏,屏息不敢少动。已而,驴惊鸣,女鬼觉之,怒目先生,欲进复却者三。
(1)冯:通“凭”,凭靠。(2)伏:趴下。(3)屏:压抑,控制。(4)息:呼吸。(5)少:稍微。(6)已而:不久,一会儿。(7)觉:察觉,发觉。(8)目:名作动,看着。(9):复:又。(10)却:后退。(11)三:通常是虚指多,而非实数。
先生胆素壮,自思:人言遇鬼则死,死亦不过为鬼耳,何惧为?遂执策厉声曰:
(1)素:向来。(2)壮:大。(3)耳:“而已”或“罢了”。(4) “何[以]……为”,表反问的固定结构,可译为“……什么呢?”或“哪里用得着……呢?”。(5)执:持,拿。(6)策:鞭子。(7)厉声:高声。 “女鬼邪,抑人邪?”女鬼凄然长啸,森然欲搏之。先生毛发上指,急击之以策,
(1)“女”通“汝”,“你”;“邪”通“耶”,疑问语气助词。“……邪,抑……邪”,选择问句的常见句式,译为“是……呢,还是……呢?”。(2)凄然:形容绝望而凄惨。(3)长啸:长声吼叫。(4)森然:阴森恐怖的样子。(5)搏:击打。(6)指:竖起。(7)击之以策:介宾短语后置,相当于“以策击之”。
中鬼首,立仆。乃引驴奔寺外,疾驰而去。
(1)中:击中。(2)首:头。(3)仆:读pū,向前倒下。(4)乃:于是。(5)引:拉。(6)疾:快。(7)驰:本义为骑马飞奔,这里指骑驴飞奔。(8)而(连词,表修饰关系,不译。(9)去:离去,跑开。
质明始霁,罢甚,然念及亡是公存亡莫卜,欲蚤至山中,不敢息。逾午,
始入山,山口有茅店,询之,知长者居山之阴,而连山纵横,略无阙处,遂以
(1)始:才。(2)询:询问,打听。(3)阴:山北水南称“阴”,这里是山,指北面。(4)略无:毫无,全无。(5)阙:通“缺”。(6)遂:于是。(7)以:介词,把。
驴寄逆旅主人家而徒焉。山行十里许,忽闻丛林中一声呼哨,斯须而强人列陈
(1)逆旅:旅店。(2)徒焉:徒步行走。焉,句末语气助词,可不译)。(3)山行:沿着山路走。(4)许:用在数量词后表约数,可译为“左右”。(5)斯须:很快,即刻。(6)而:顺承连词,就。(7)强人:指强盗。(8)列陈:摆开阵势。“陈”通“阵”。
阻于前,为首者庞然修伟,黑面多须。从者无虑数十骑,而步卒百余继其后,
(1)庞然:形容高大的样子。(2)修伟:高大健壮;修,长。(3)从:跟随。(4)无虑:表估计,译为“大约”“总共”。(5)骑:jì。一人一马叫“骑”。
皆披甲执兵。其一吼曰:“大王在,胡不跪!”先生趣避不及,遂就禽。为首者下
(1)被:通“披”,穿着。(2)执兵:拿着武器。(3)其:其中。(4)胡:何, “为什么”。(5)趣:通“趋”。(6)遂:副词,最终。(7)禽:通“擒”,抓获。
马坐巨石上,两展其足,案剑目,声如乳虎,曰:“汝来前!孤,山主也。据山称
(1)展:伸直。(2)案:通“按”。(3)乳虎:小老虎,一说育子的母虎。(4)孤:帝王自称,这里是山大王自称。(5)据:占据。
雄,尔来十余载矣,官军不敢犯孤境。尔何物狂夫,擅入吾寨,其欲血孤刀乎!”
(1)尔来:从那以来。尔, “这”或“那”。(2)犯:侵犯。(3)尔:第二人称代词,你。(4)何物狂夫:相当于“何狂物夫”,大致译为“你是哪来的狂妄之徒?”“物”与“夫”同义,都是“人”的意思,如“待人接物”、“恃才傲物”中的“物”即此义。(5)其:表反问,难道。(6)血: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染上血。
先生蛇行匍匐以进,跽而泣曰:“请诉之,愿大王垂听。小人中山布衣也,友人
(1)蛇行匍匐以进:像蛇一样在地上爬着前进。“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2)跽:长跪,跪着时臀部离开脚后跟。(3)请:敬辞,译为“请让我”“请允许我”。(4)诉:申诉,说明。(5)愿:希望。(6)垂:表敬副词。
病危,吾不忍坐视其死,入山诣子虚长者,以延友人之命,仓皇不能择路,是
(1)诣:拜访。(2)延:延续,延长。(3)仓皇:慌忙。(4)是以:因此。
以误入大寨,罪当死。身死固不足惜,特以不得延医活友为恨耳,惟大王哀之。”
(1)身:自己。(2)固:副词,原本。(3)足惜:值得吝惜。(4):“特……耳”,固定结构, “只是……罢了”;延:邀请;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 恨”,古今异义词,遗憾。(5)惟:句首语气助词, “希望”。(6)哀之:可怜我,怜悯我。 “之”: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译为“我”。
言已,涕如雨下。为首者曰,“然则,君义士也。”顾谓徒属曰:“杀义士,不祥
(1)已:止,完。(2)涕:眼泪。(3)然则:既然如此,那么……。(4)顾:回头。(5)谓:对……说。(6)徒属:古无表示复数的词,常用“属”、“类”、“辈”、“侪”[读chái]、“伦”、“流”、“曹”、“等”等词来表示,大致相当于“们,类,辈”,准确讲应该是“这些人”。
莫大焉。释之,以成其志,且劝好义者!”又谓先生曰:“吾等虽啸聚山林,非草
(1)焉:兼词, “于此”,译作“比这”]。(2)释:放。(3)成:成全,使完成。(4)志:心愿。(5)且:并且。(6)劝:勉励,激励。(7)虽:虽然。(8)啸聚:召集,聚集。(9)草寇:一般强盗。
寇之比,君勿惧。子虚长者,仁人也,居山之阴,君须跻山之颠而北下,始得
(1)比:同类。(2)跻:登,读jī。(3)颠:通“巅”,山顶。(4)而:连词,表顺承。(5)始:才。
至其家。速诣之,以救乃友;然长者每采药于千山万壑间,吾辈亦鲜遇之,虞
(1)得:能够。(2)速:赶快。(3)诣:拜访。(4)乃:你的。(5)每:常常。(6)鲜:少,读xiǎn。(7)虞:担心。
君不得见耳。”先生再拜致谢而后去。
(1)再拜:拜两拜,古人的一种礼节。(2)致谢:表示谢意。(3)去:离开。
进,山益深,失路。先生缘鸟道,披荆棘,援藤葛,履流石,涉溪涧;越
绝壁,登之弥高,行之弥远,力竭而未克上。忽见虎迹,大如升,少顷闻巨啸,
(1)绝壁:陡峭的山壁。(2)“弥[愈、越]……弥[愈、越]……”,固定结构,译为“越……越……”。(3)竭:用尽。(4)克:能够。(5)升: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升。(6)少顷:一会儿。
四山响震,林泉战栗。声裁止,而馁虎见于林莽间,眈眈相向。先生自分必死,
(1)山响:古今异义词, “回声”。(2)战栗:颤抖。(3)裁:通“才”。(4)馁:饥饿。(5)见:通“现”,出现。(6)林莽:树林和草丛。(7)眈眈:贪婪而凶狠地看着的样子。(8)相向:对着他。“相”本是副词,这里偏指一方,,可译为“他”,代乌有先生。(9)分:料想。
叹曰:“不意今乃捐躯此兽之口!”
(1)意:料想。(2)乃:竟然,却。(3)捐:弃,丢弃。(4)躯:躯壳,身体。
方瞑目俟死,闻虎惨叫,怪而视之,盖一矢已贯其喉矣。寻见一长者挟弓
立崖上,衣短褐,著草履,不冠不袜,须眉悉白,颜色如丹,俨然类仙人。先
(1)衣:名作动,穿。(2)冠:名作动,戴帽子。(3)袜:名作动,穿袜子。(4)悉:全,都。(5)颜色:古今异义,脸色。(6)丹:名词,朱砂。(7)俨然:很像的样子。(8)类:类似,像。
生趣而前,拜谒长者,不敢慢。长者诘曰:“若何为者也?奚自?何所之?”先生具
(1)趣:通“趋”,小跑。(2)前:名词作动词,上前。(3)拜谒:yè,参见。(4)慢:怠慢。(5)诘:问。(6)若:你。(7)何为者:干什么的,“为何者”的倒装,问句中代词做宾语需要倒装。(8)奚:何。(9)何所之:宾语前置,相当于“之何所”,译为“到哪里去”;之:动词,到。(10)具:详细地。
白所以及所从来。长者笑曰:“子虚者,吾之氏也。寒舍在迩,不可不入。”遂
(1)白:告诉。(2)所以:固定结构,译为“……的原因”。(3)所从来:所字结构“所+介词+动词”。(4)氏:本义为“姓”,这里指“名”。(5)迩:本义是形容词“近”,这里作名词,“近处”。
引至其家,杀鸡为黍以食之。先生请曰:“事迫矣!乞长者速往,冀有万一之望。
(1)引:带领。(2)食:作动词,“给……吃”;读sì。(3)请:请求。(4)迫:紧迫,急迫。(5)乞:求。(6)速:赶快。(7)冀:希望。(8)万一:万分之一。(9)望:希望。
不者,时不逮矣。”长者询曰:“病者孰与君少长?”曰:“长仆四岁。”又问病状,
(1)不:通“否”。(2)逮:及。(3)孰与:固定结构,译为“与……相比,哪个……”。(4)状:状况。
曰:“毋庸忧!旦日,吾当与君具往。”先生言路险,恐迟滞时日。长者曰:“后山
(1)毋庸:不用,(2)旦日:明天。(3)当:一定.(4)具:通“俱”,一起。(5)迟滞:耽误。
有坦途,抵中山,第半日耳。”侵晨,遂携药囊乘健驴与先生同行。无何,至山
(1)抵:到达。(2)“第……耳”:固定结构,译为“只不过……罢了”。第,副词,在文言中与“徒”、“但”、“仅”、“直”、“唯”同义。(3)侵晨:凌晨。(4)乘:骑。读chéng。(5)无何:不久。
口,先生取己驴与长者并驱而循大道。涂经乡所入兰若,先生因述遇鬼事,指
(1)并:一齐。(2)循:沿着。(3)涂:通“途”。(4)乡:通“向”,先前,从前。(5)因:于是。
示曰:“此寺,吾之所遇鬼也。予当死之矣。”长者笑曰:“嘻!先生不亦惑乎!鬼
(1)指示:古今异义词。指着[寺庙]给[他]看。(2)之:这,此。(3)嘻:叹词,表示惊奇。(4) “不亦……乎”:固定结构,译为“不也太……吗”;“惑”糊涂。
神者,心之幻景耳,安能受人祸!足下知者,曷为信此哉?”适寺旁有田父五六人,
(1)景:通“影”。(2)耳:“而已”或“罢了”。(3)安:怎么。(4)受:通“授”,给,施加。(5)足下:尊称,您。(6)知:通“智”。(7)曷:何,为什么。(8)哉:表疑问, “呢”。(9)适:恰好。(10):田父:念fǔ,古时对老年男子的称呼;“田父”,农夫。
辍耕坐陇上。长者偕先生就而问焉,并述向之所见。田父掩口胡卢而笑,曰:“君
(1)辍:停止。(2)陇:通“垄”,田埂。(3)偕:陪同。(4)就:靠近。(5)焉:代词,之,代农夫。(6)向:先前。(7)胡卢:形容笑声。(8)而:连词,修饰关系。
误矣!彼缢妇者,吾村王氏妾也,不为恶姑、嫡妇所容而自经焉。子所见女鬼者,
(1)妾:小妾,侧庶,俗称“小老婆”。(2)“为……所”:表被动;恶姑: “婆婆”;嫡妇:正妻,与“庶”相对;经:动词,上吊;焉:兼词,译为“在那里”。(3)子:尊称,您。
吾村李氏妇也。家素贫,今岁饥,赋敛又重,衣食不给,夫新丧,其子昨又夭
(1)“者……也……”,判断句的标志。(2)素:向来。(3)岁饥:荒年歉收。(4)赋敛:赋税。(5)给:读jǐ,足够,丰足。(6)新:新近,刚刚。(7)丧:死。(8)夭:夭折,短命而死。
矣。妇抢呼欲绝,悲极而入邪魔,夜半病作,发其子之坟取尸以归。自言其首
(1)抢呼:头撞地口呼天,形容悲痛欲绝的样子。“抢”念qiāng。(2)发:打开,挖开。
为寺鬼所伤。君无问,何由知其乃先生为也?”言已,皆大笑。
(1)“为……所”:表被动。(2)何由:介词宾语前置,相当于“由何”,译为“从哪里”“凭什么”、“怎么”。(3)言已:说完。
及反,亡是公犹未醒。长者诊之,曰:“是非疾也,困于酒耳。酒出中山,
(1)反:通“返”。(2)诊:为动用法,译为“为……诊断”。(3)是:指示代词, “这”。(4)疾:文言中指小病。“病”在文言中表示“重病”。(5)于:被。
一醉千日。若习饮之,故无异;此翁,他乡客,安能胜此杯杓也?”取针刺血数
(1)若:你。(2)习:习惯,经常。(3)异:异常。(4)“安能……”,表反问,译为“怎么能够……呢?”。(5)胜:禁得起;杯杓:酒杯和杓子。借指饮酒。
处,又然艾灸之。须臾,公觉,谢曰:“蒙长者生我,再造之功也,恶能报?”长
(1)然:通“燃。(2)“艾”,一种草药,通常于端午节时采摘来插在门上,等它枯干后团成米团状等用。治病时将它点燃,呈阴火状态,靠近病者相关穴位炙烤以刺激相关神经,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这种方法叫“灸”。(3)须臾:片刻。(4)觉:醒。(5)蒙:承蒙。(6)生:使动用法;“生我”即“使我生”,即“救活我”。(7)再造之功:“再造”,即“再生”;“功”,功德,恩德。(8)恶:疑问副词,怎么,读wū。
者曰:“公本无疾,老朽何功之有?”先生以金帛奉长者,辞不受,曰:“吾家世
(1)本:本来。(2)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3)何功之有:宾语前置句,“有何功”的倒装;“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4)奉:送。(5)辞:推辞,拒绝。
业医,止济世活人耳,何以金帛为?余岂好货贾哉?”遗药数剂,不索直而去。亡
(1)业:名词的意动用法,译为“以……为职业”。(2)止:只。(3)“何以……为”,固定结构,“要……做什么呢”或“哪里用得着……呢”。(4)余:第一人称代词,我。(5)岂:表反问,难道。(6)好货:爱财,贪财。(7)贾:gǚ,商人。(8)哉:吗。(9)遗:留下,念yí;也可讲成“赠送”,念wèi。(10)索:要,索取。(11)直:通“值”,这里指药钱。(12)而:表顺承关系,译为“就”。
是公复留兼旬而后别,惟不敢纵饮矣。
(1)复:副词,又,再。(2)兼旬:一“旬”是10天,“兼”即“倍”,所以,“兼旬”指20天。
乌有先生者,中山布衣也。年且七十,艺桑麻五谷以为生,不欲与俗人齿,
(1)乌有先生:虚拟人名,乌有,即“没有”。本文中的“乌有先生”、“亡是公”和“子虚长者”都是虚拟人名,取其虚构之义。(2)布衣:平民,普通百姓。(3)“者……也”,判断句的标志,“者”表示提示性停顿,“也”表示判断,二者均为助词。(4)副词,将近,将要。(5)艺:种植。(6)以: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7)为:谋求。(8)生:生计。(9)俗人:庸俗的人。(10)齿:动词,并列。
毁誉不存乎心,人以达士目之。海阳亡是公,高士也,年七十有三矣,惟读书
(1)毁誉:毁谤和称赞。(2)存:放,在。(3)乎:介词,相当于“于”。(4)达士:通达事理的人。(5)目:名词作动词,看待。(6)海阳:山南水北称“阳”,山北水南称“阴”,这里“海”是水,所以是“北面”的意思。(7)亡是公:虚拟人名,“亡”通“无”;“是”,代词,这个。(8)高士:品德高尚的人)。(9)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可不译。(10)矣:助词,表已然,可译为“了”。(11)“惟……是……”:将宾语前置以强调宾语,相当于“惟务读书”;务,动词,致力于。
是务。朝廷数授以官,不拜,曰:“边鄙野人,不足以充小吏。”公素善先生,
(1)数:副词,表频率,译为“屡次”“多次”。(2)授以官:介宾短语后置和省略宾语句,相当于“以官授之”。(3)拜:官职任免升迁常用实词,通常指“授予[官职]”,这里是“上任”。(4)边鄙:边远小邑镇。(5)野人:与“朝”字相对。“在朝”指在朝廷为官;“野人”,乡间平民,这里是谦称自己。(6)足以:够不上,没能力。(7)充:担任。(8)素:副词,一向,向来。(9)善:形容词作动词,“与……友善”“交好”。
而相违期年未之见矣,因亲赴中山访焉。
(1)相违:互相分别。(2)期年:满一年,整整一年,“期”读“jī”。(3)未之见矣: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时前置,“未之见”即“未见之”。 “矣”,表已然的助词,可译为“了”(4)因:连词,表因果,可译为“因而”。(5)赴:前往,赶到。(6)焉:代词,之,代乌有先生)
二叟相见大说。先生曰:“公自遐方来,仆无以为敬,然敝庐颇畜薄酿,每
(1)二叟:老头子,这是对老年人的称呼。(2)说:通“悦”,高兴。(3)遐:远。(4)仆:谦称自己,可译为“我”。(5)无以为敬:“无以”,固定结构,可译为“没有用来……的”;“为敬”,表达敬意。(6)然:表转折的连词,可是,但是,然而。(7)敝庐:我家。“敝”,表谦虚;“敝庐”相当于“寒舍”。(8)颇:程度副词,略微。(9)蓄:储备。(10)薄酿:即薄酒,谦虚说法。淡酒。(11)每:每当,常。
朔望辄自酌,今者故人来,盖共饮诸?”于是相与酣饮,夜阑而兴未尽也。翌日,
(1)朔望:农历的初一和十五。(2)辄:就。(3)自酌:独自饮酒。(4)者:助词,放在时间词后,不译。(5)故人:老朋友。(6)盍:兼词, “何不”。(7)诸:兼词, “之乎”。(8)相与:一同,一起。(9)酣:畅快。(10)阑:将尽,“夜阑”,天快亮了。(11)而:转折连词,可是。(12)翌日:第二天。“翌年”则指第二年,相当于文言中的“明年”。
先生复要公饮,把酒论古今治乱事,意快甚,不觉以酩酊醉矣。薄莫,先生酒
(1)复:再次。(2)要:通“邀”,邀请。(3)把酒:端着酒杯。(4)论:评说。(5)治乱:太平与混乱。(6)快甚:痛快极了。(7)酩酊:大醉貌。薄莫:傍晚。“薄”,动词,“迫近”之意;“莫”通“暮”,晚上。(8)酒释:酒意消除。
释,而公犹僵卧,气息惙然,呼之不醒,大惊,延邻医脉之。医曰:“殆矣!微司
(1)而:可是。(2)犹:还。(3)惙然:气息微弱的样子。(4)延:延请。(5)脉之:为他把脉诊断。“脉”,名词作动词,把脉;“脉之”这是名词的“为动用法”。(6)殆矣:危险啦!“殆”,危险。(7)微:如果没有。(8)司命:古人称冥间掌管人生死大权的神。
命,孰能生之?愚无所用其技矣。”先生靡计不施,迄无效,益恐,与老妻计曰:
(1)生之:使之生,即救活他。“生”,动词的使动用法。(2)愚:谦称,可译为“我”。(3)无所:固定结构,可译为“没有……的[地方]”。(4)其:代词,代医生自己。(5)技:医术。(6)靡:没有什么。(7)计:办法。(8)施:用。(9)迄:最终。(10)益:越发,更加。(12)计:商议。
“故人过我而死焉,无乃不可乎!雅闻百里外山中有子虚长者,世操医术,人咸以
(1)过:拜访。(2)焉(兼词, “于此”,“在这里”。(3)无乃不可乎:“无乃……乎[邪、耶、与、欤]”,固定结构,表推测,可译为“恐怕[莫非]……吧”。(4)雅:平日,向来。(5)操:从事。(6)咸:都。
今之仓、鹊称之。诚能速之来,则庶几白骨可肉矣。惟路险,家无可遣者,奈
(1)诚:如果。(2)速:请。(3)则(连词, “那么”。(4)庶几:表推测,也许,差不多。(5)白骨可肉矣(:起死回生的形象说法。“肉”名词用作动词,长肉。(6)惟:副词,只是。(7)者:的人。(8)奈……何:固定结构,“怎么办”。
之何!”老妻曰:“虽然,终当有以活之。妾谓坐视故人死,是倍义尔,窍为君不
(1)虽然:固定结构, “即使这样”。(2)终:终究。(3)当:一定。(4)有以活之:“有以……”,固定结构,可译为“有用来……的[办法]”;“活之”,使之活,“活”是动词的使动用法。(5)妾:妇女自称。(6)谓:认为。(7)坐视:坐着看,表示不采取办法而等待观望。(8)是:指示代词,指代“坐视故人死”这件事。(9)倍:通“背”,违背。(10)窃:谦词,可译为“个人”或“私下里”。(11)为:认为。
取也。夫败义以负友,君子之所耻。孰若冒死以救之?”先生然之,曰:“卿言甚
(1)取:采取(这种做法)。(2)夫:句首语气词。(3)败:损害。(4)以:连词,表并列。(5)负:辜负,对不起。(6)所耻:感到耻辱的事。“所”加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意为“……的事情”。(7)孰若:哪里比得上,怎么比得上。(8)以:连词,表目的,“来”。(9)然:意动用法,认为对。(9)卿:尊称,可译为“您”。(10)甚:极,很。(11)副:相称,符合。
副吾意,苟能活之,何爱此身?脱有祸,固当不辞也。”遂属老妻护公,而躬自
(1)苟:如果。(2)爱:吝惜。(3)纵:即使。(4)祸:祸患,灾祸。(5)固:本来。(6)辞:推辞。(7)属:通“嘱”,吩咐。(8)躬自:亲自。
策驴夜驰之山中。
(1)策:名词作动词,用鞭子抽打。(2)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连夜。(3)驰:动词,前往,赶往。
时六月晦,手信而指弗见,跬步难行,至中夜,道未及半。未几,密云蔽
(1)时:当时,正值。(2)晦:农历月末那一天。(3)信:通“伸”。(4)跬步:古时的半步,现在的一步;步,古时的一步,现在的两步。(5)中夜:古时又称“夜分”“子时”,“半夜”。(6)及:到。(7)未几:不久,没过多久。(8)蔽:遮蔽。
空,雷电交加。先生欲投村落辟焉,叩门而人皆弗之内,方踌躇间,雨暴至。
(1)投:前往。(2)辟:通“避”,躲避。(3)焉:代词,指雨。(4)叩:敲。(5)弗之内: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相当于“弗内之”;“内”通“纳”。(6)方:正在。(7)踌躇:犹豫,徘徊。(8)间:时。(9)暴:突然。
旋忆及曩昔尝过此,村外有一兰若,遂借电光觅得之。入其门,登其陛,见殿
(1)旋:马上。(2)曩昔:以前,先前。(3)尝:曾经。(4)兰若:梵语音译词,指寺庙。(5)遂:连词, “于是”。(6)觅得:找到。(7)其:指示代词,那,“登其陛”中的“其”与此同。(8)陛:台阶。
扉虚掩,有小隙,将入。倏然迅雷大作,电光烨烨,洞烛殿堂,则见一缢妇县
(1)扉:门扇。(2)虚掩:半开。(3)隙:缝隙。(4)倏然:突然。(5)迅雷:指与闪电相隔时间极短的雷声。(6)烨烨:形容闪电闪耀的样子,读yè。(7)洞烛:清清楚楚地照着。“洞”,清楚,透彻;“烛”,名词用作动词,照。(8)则:顺承连词,就。(9)缢:上吊。(10)县:通“悬”,挂。
梁柱间,被发诎颈,状甚惨。先生卒惊,还走宇下,心犹悸焉。俄见寺门大辟,
(1) “被”通“披”,披散着;“诎”通“屈”,弯曲。(2)状:样子。(3)甚:很,非常。(4)卒:通“猝”,猛然。(5)还:通“旋”,转身。(6)走:古今异义词,指“跑”。(7)宇:屋檐。(8)悸:心惊。(9)焉:助词,不译。(9)俄:一会儿。(10)辟:开。
一女鬼跃掷而入,惊雷破壁,电闪不绝。先生自念:得无缢妇为之与?于电光下
(1)跃掷:纵身而跳。(2)绝:断。(3)自念:暗自忖思。(4) “得无……与”,表推断揣测的固定结构,可译为“恐怕是(莫非是、该不是)……吧”。
孰视之,则女鬼满面血污,抱一死婴,且顾且号,若有奇冤而无所诉者。先生
(1)孰:通“熟”,仔细。(2)“且……且……”,可译为“一边……一边……”;“顾”,回头看;有声无泪称为“号”。(3)若:像。(4)而:却。(5)“无所”,固定结构,可译为“没有……的地方”或者“没有地方可……”。(6)诉:控诉,申述。
冯驴伏,屏息不敢少动。已而,驴惊鸣,女鬼觉之,怒目先生,欲进复却者三。
(1)冯:通“凭”,凭靠。(2)伏:趴下。(3)屏:压抑,控制。(4)息:呼吸。(5)少:稍微。(6)已而:不久,一会儿。(7)觉:察觉,发觉。(8)目:名作动,看着。(9):复:又。(10)却:后退。(11)三:通常是虚指多,而非实数。
先生胆素壮,自思:人言遇鬼则死,死亦不过为鬼耳,何惧为?遂执策厉声曰:
(1)素:向来。(2)壮:大。(3)耳:“而已”或“罢了”。(4) “何[以]……为”,表反问的固定结构,可译为“……什么呢?”或“哪里用得着……呢?”。(5)执:持,拿。(6)策:鞭子。(7)厉声:高声。 “女鬼邪,抑人邪?”女鬼凄然长啸,森然欲搏之。先生毛发上指,急击之以策,
(1)“女”通“汝”,“你”;“邪”通“耶”,疑问语气助词。“……邪,抑……邪”,选择问句的常见句式,译为“是……呢,还是……呢?”。(2)凄然:形容绝望而凄惨。(3)长啸:长声吼叫。(4)森然:阴森恐怖的样子。(5)搏:击打。(6)指:竖起。(7)击之以策:介宾短语后置,相当于“以策击之”。
中鬼首,立仆。乃引驴奔寺外,疾驰而去。
(1)中:击中。(2)首:头。(3)仆:读pū,向前倒下。(4)乃:于是。(5)引:拉。(6)疾:快。(7)驰:本义为骑马飞奔,这里指骑驴飞奔。(8)而(连词,表修饰关系,不译。(9)去:离去,跑开。
质明始霁,罢甚,然念及亡是公存亡莫卜,欲蚤至山中,不敢息。逾午,
始入山,山口有茅店,询之,知长者居山之阴,而连山纵横,略无阙处,遂以
(1)始:才。(2)询:询问,打听。(3)阴:山北水南称“阴”,这里是山,指北面。(4)略无:毫无,全无。(5)阙:通“缺”。(6)遂:于是。(7)以:介词,把。
驴寄逆旅主人家而徒焉。山行十里许,忽闻丛林中一声呼哨,斯须而强人列陈
(1)逆旅:旅店。(2)徒焉:徒步行走。焉,句末语气助词,可不译)。(3)山行:沿着山路走。(4)许:用在数量词后表约数,可译为“左右”。(5)斯须:很快,即刻。(6)而:顺承连词,就。(7)强人:指强盗。(8)列陈:摆开阵势。“陈”通“阵”。
阻于前,为首者庞然修伟,黑面多须。从者无虑数十骑,而步卒百余继其后,
(1)庞然:形容高大的样子。(2)修伟:高大健壮;修,长。(3)从:跟随。(4)无虑:表估计,译为“大约”“总共”。(5)骑:jì。一人一马叫“骑”。
皆披甲执兵。其一吼曰:“大王在,胡不跪!”先生趣避不及,遂就禽。为首者下
(1)被:通“披”,穿着。(2)执兵:拿着武器。(3)其:其中。(4)胡:何, “为什么”。(5)趣:通“趋”。(6)遂:副词,最终。(7)禽:通“擒”,抓获。
马坐巨石上,两展其足,案剑目,声如乳虎,曰:“汝来前!孤,山主也。据山称
(1)展:伸直。(2)案:通“按”。(3)乳虎:小老虎,一说育子的母虎。(4)孤:帝王自称,这里是山大王自称。(5)据:占据。
雄,尔来十余载矣,官军不敢犯孤境。尔何物狂夫,擅入吾寨,其欲血孤刀乎!”
(1)尔来:从那以来。尔, “这”或“那”。(2)犯:侵犯。(3)尔:第二人称代词,你。(4)何物狂夫:相当于“何狂物夫”,大致译为“你是哪来的狂妄之徒?”“物”与“夫”同义,都是“人”的意思,如“待人接物”、“恃才傲物”中的“物”即此义。(5)其:表反问,难道。(6)血: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染上血。
先生蛇行匍匐以进,跽而泣曰:“请诉之,愿大王垂听。小人中山布衣也,友人
(1)蛇行匍匐以进:像蛇一样在地上爬着前进。“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2)跽:长跪,跪着时臀部离开脚后跟。(3)请:敬辞,译为“请让我”“请允许我”。(4)诉:申诉,说明。(5)愿:希望。(6)垂:表敬副词。
病危,吾不忍坐视其死,入山诣子虚长者,以延友人之命,仓皇不能择路,是
(1)诣:拜访。(2)延:延续,延长。(3)仓皇:慌忙。(4)是以:因此。
以误入大寨,罪当死。身死固不足惜,特以不得延医活友为恨耳,惟大王哀之。”
(1)身:自己。(2)固:副词,原本。(3)足惜:值得吝惜。(4):“特……耳”,固定结构, “只是……罢了”;延:邀请;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 恨”,古今异义词,遗憾。(5)惟:句首语气助词, “希望”。(6)哀之:可怜我,怜悯我。 “之”: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译为“我”。
言已,涕如雨下。为首者曰,“然则,君义士也。”顾谓徒属曰:“杀义士,不祥
(1)已:止,完。(2)涕:眼泪。(3)然则:既然如此,那么……。(4)顾:回头。(5)谓:对……说。(6)徒属:古无表示复数的词,常用“属”、“类”、“辈”、“侪”[读chái]、“伦”、“流”、“曹”、“等”等词来表示,大致相当于“们,类,辈”,准确讲应该是“这些人”。
莫大焉。释之,以成其志,且劝好义者!”又谓先生曰:“吾等虽啸聚山林,非草
(1)焉:兼词, “于此”,译作“比这”]。(2)释:放。(3)成:成全,使完成。(4)志:心愿。(5)且:并且。(6)劝:勉励,激励。(7)虽:虽然。(8)啸聚:召集,聚集。(9)草寇:一般强盗。
寇之比,君勿惧。子虚长者,仁人也,居山之阴,君须跻山之颠而北下,始得
(1)比:同类。(2)跻:登,读jī。(3)颠:通“巅”,山顶。(4)而:连词,表顺承。(5)始:才。
至其家。速诣之,以救乃友;然长者每采药于千山万壑间,吾辈亦鲜遇之,虞
(1)得:能够。(2)速:赶快。(3)诣:拜访。(4)乃:你的。(5)每:常常。(6)鲜:少,读xiǎn。(7)虞:担心。
君不得见耳。”先生再拜致谢而后去。
(1)再拜:拜两拜,古人的一种礼节。(2)致谢:表示谢意。(3)去:离开。
进,山益深,失路。先生缘鸟道,披荆棘,援藤葛,履流石,涉溪涧;越
绝壁,登之弥高,行之弥远,力竭而未克上。忽见虎迹,大如升,少顷闻巨啸,
(1)绝壁:陡峭的山壁。(2)“弥[愈、越]……弥[愈、越]……”,固定结构,译为“越……越……”。(3)竭:用尽。(4)克:能够。(5)升: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升。(6)少顷:一会儿。
四山响震,林泉战栗。声裁止,而馁虎见于林莽间,眈眈相向。先生自分必死,
(1)山响:古今异义词, “回声”。(2)战栗:颤抖。(3)裁:通“才”。(4)馁:饥饿。(5)见:通“现”,出现。(6)林莽:树林和草丛。(7)眈眈:贪婪而凶狠地看着的样子。(8)相向:对着他。“相”本是副词,这里偏指一方,,可译为“他”,代乌有先生。(9)分:料想。
叹曰:“不意今乃捐躯此兽之口!”
(1)意:料想。(2)乃:竟然,却。(3)捐:弃,丢弃。(4)躯:躯壳,身体。
方瞑目俟死,闻虎惨叫,怪而视之,盖一矢已贯其喉矣。寻见一长者挟弓
立崖上,衣短褐,著草履,不冠不袜,须眉悉白,颜色如丹,俨然类仙人。先
(1)衣:名作动,穿。(2)冠:名作动,戴帽子。(3)袜:名作动,穿袜子。(4)悉:全,都。(5)颜色:古今异义,脸色。(6)丹:名词,朱砂。(7)俨然:很像的样子。(8)类:类似,像。
生趣而前,拜谒长者,不敢慢。长者诘曰:“若何为者也?奚自?何所之?”先生具
(1)趣:通“趋”,小跑。(2)前:名词作动词,上前。(3)拜谒:yè,参见。(4)慢:怠慢。(5)诘:问。(6)若:你。(7)何为者:干什么的,“为何者”的倒装,问句中代词做宾语需要倒装。(8)奚:何。(9)何所之:宾语前置,相当于“之何所”,译为“到哪里去”;之:动词,到。(10)具:详细地。
白所以及所从来。长者笑曰:“子虚者,吾之氏也。寒舍在迩,不可不入。”遂
(1)白:告诉。(2)所以:固定结构,译为“……的原因”。(3)所从来:所字结构“所+介词+动词”。(4)氏:本义为“姓”,这里指“名”。(5)迩:本义是形容词“近”,这里作名词,“近处”。
引至其家,杀鸡为黍以食之。先生请曰:“事迫矣!乞长者速往,冀有万一之望。
(1)引:带领。(2)食:作动词,“给……吃”;读sì。(3)请:请求。(4)迫:紧迫,急迫。(5)乞:求。(6)速:赶快。(7)冀:希望。(8)万一:万分之一。(9)望:希望。
不者,时不逮矣。”长者询曰:“病者孰与君少长?”曰:“长仆四岁。”又问病状,
(1)不:通“否”。(2)逮:及。(3)孰与:固定结构,译为“与……相比,哪个……”。(4)状:状况。
曰:“毋庸忧!旦日,吾当与君具往。”先生言路险,恐迟滞时日。长者曰:“后山
(1)毋庸:不用,(2)旦日:明天。(3)当:一定.(4)具:通“俱”,一起。(5)迟滞:耽误。
有坦途,抵中山,第半日耳。”侵晨,遂携药囊乘健驴与先生同行。无何,至山
(1)抵:到达。(2)“第……耳”:固定结构,译为“只不过……罢了”。第,副词,在文言中与“徒”、“但”、“仅”、“直”、“唯”同义。(3)侵晨:凌晨。(4)乘:骑。读chéng。(5)无何:不久。
口,先生取己驴与长者并驱而循大道。涂经乡所入兰若,先生因述遇鬼事,指
(1)并:一齐。(2)循:沿着。(3)涂:通“途”。(4)乡:通“向”,先前,从前。(5)因:于是。
示曰:“此寺,吾之所遇鬼也。予当死之矣。”长者笑曰:“嘻!先生不亦惑乎!鬼
(1)指示:古今异义词。指着[寺庙]给[他]看。(2)之:这,此。(3)嘻:叹词,表示惊奇。(4) “不亦……乎”:固定结构,译为“不也太……吗”;“惑”糊涂。
神者,心之幻景耳,安能受人祸!足下知者,曷为信此哉?”适寺旁有田父五六人,
(1)景:通“影”。(2)耳:“而已”或“罢了”。(3)安:怎么。(4)受:通“授”,给,施加。(5)足下:尊称,您。(6)知:通“智”。(7)曷:何,为什么。(8)哉:表疑问,“呢”。(9)适:恰好。(10):田父:念fǔ,古时对老年男子的称呼;“田父”,农夫。
辍耕坐陇上。长者偕先生就而问焉,并述向之所见。田父掩口胡卢而笑,曰:“君
(1)辍:停止。(2)陇:通“垄”,田埂。(3)偕:陪同。(4)就:靠近。(5)焉:代词,之,代农夫。(6)向:先前。(7)胡卢:形容笑声。(8)而:连词,修饰关系。
误矣!彼缢妇者,吾村王氏妾也,不为恶姑、嫡妇所容而自经焉。子所见女鬼者,
(1)妾:小妾,侧庶,俗称“小老婆”。(2)“为……所”:表被动;恶姑: “婆婆”;嫡妇:正妻,与“庶”相对;经:动词,上吊;焉:兼词,译为“在那里”。(3)子:尊称,您。
吾村李氏妇也。家素贫,今岁饥,赋敛又重,衣食不给,夫新丧,其子昨又夭
(1)“者……也……”,判断句的标志。(2)素:向来。(3)岁饥:荒年歉收。(4)赋敛:赋税。(5)给:读jǐ,足够,丰足。(6)新:新近,刚刚。(7)丧:死。(8)夭:夭折,短命而死。
矣。妇抢呼欲绝,悲极而入邪魔,夜半病作,发其子之坟取尸以归。自言其首
(1)抢呼:头撞地口呼天,形容悲痛欲绝的样子。“抢”念qiāng。(2)发:打开,挖开。
为寺鬼所伤。君无问,何由知其乃先生为也?”言已,皆大笑。
(1)“为……所”:表被动。(2)何由:介词宾语前置,相当于“由何”,译为“从哪里”“凭什么”、“怎么”。(3)言已:说完。
及反,亡是公犹未醒。长者诊之,曰:“是非疾也,困于酒耳。酒出中山,
(1)反:通“返”。(2)诊:为动用法,译为“为……诊断”。(3)是:指示代词, “这”。(4)疾:文言中指小病。“病”在文言中表示“重病”。(5)于:被。
一醉千日。若习饮之,故无异;此翁,他乡客,安能胜此杯杓也?”取针刺血数
(1)若:你。(2)习:习惯,经常。(3)异:异常。(4)“安能……”,表反问,译为“怎么能够……呢?”。(5)胜:禁得起;杯杓:酒杯和杓子。借指饮酒。
处,又然艾灸之。须臾,公觉,谢曰:“蒙长者生我,再造之功也,恶能报?”长
(1)然:通“燃。(2)“艾”,一种草药,通常于端午节时采摘来插在门上,等它枯干后团成米团状等用。治病时将它点燃,呈阴火状态,靠近病者相关穴位炙烤以刺激相关神经,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这种方法叫“灸”。(3)须臾:片刻。(4)觉:醒。(5)蒙:承蒙。(6)生:使动用法;“生我”即“使我生”,即“救活我”。(7)再造之功:“再造”,即“再生”;“功”,功德,恩德。(8)恶:疑问副词,怎么,读wū。
者曰:“公本无疾,老朽何功之有?”先生以金帛奉长者,辞不受,曰:“吾家世
(1)本:本来。(2)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3)何功之有:宾语前置句,“有何功”的倒装;“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4)奉:送。(5)辞:推辞,拒绝。
业医,止济世活人耳,何以金帛为?余岂好货贾哉?”遗药数剂,不索直而去。亡
(1)业:名词的意动用法,译为“以……为职业”。(2)止:只。(3)“何以……为”,固定结构,“要……做什么呢”或“哪里用得着……呢”。(4)余:第一人称代词,我。(5)岂:表反问,难道。(6)好货:爱财,贪财。(7)贾:gǚ,商人。(8)哉:吗。(9)遗:留下,念yí;也可讲成“赠送”,念wèi。(10)索:要,索取。(11)直:通“值”,这里指药钱。(12)而:表顺承关系,译为“就”。
是公复留兼旬而后别,惟不敢纵饮矣。
(1)复:副词,又,再。(2)兼旬:一“旬”是10天,“兼”即“倍”,所以,“兼旬”指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