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红臀鹎(20171104)
标签:
野驴行走呼吸 |
分类: 鸟人鸟语 |
白喉红臀鹎
鸟类百科大全
中文拼音:
同义词条:
英文词条:
鸟类名片
白喉红臀鹎(学名:Pycnonotus aurigaster,英文名:Sooty-headed Bulbul)为鹎科鹎属的鸟类。额至头顶黑色而富有光泽,耳羽白色或灰白色。上体灰褐色或褐色、尾下覆羽血红色(亚成鸟或一些亚种为黄色)。主要生活于森林、竹林以及开阔的乡间。属杂食性,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分布于印度、越南、老挝、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爪哇和苏门答腊等地。
外形特征
中等体型(20厘米)、头顶黑色的鹎。腰苍白,臀红,颏及头顶黑色,领环、腰、胸及腹部白,两翼黑,尾褐。
幼鸟臀部偏黄。
虹膜-红色;嘴及脚-黑色。
叫声:悦耳的笛声及响亮的粗喘声chook, chook。
白喉红臀鹎幼鸟
注意了,白喉红臀鹎幼鸟(亚成鸟)臀偏黄。注意和黄臀鹎区别。
白喉红臀鹎和黄臀鹎的区别:区别黄臀鹎和白喉红臀鹎,若光从它们的臀部来区别不靠谱。因为,有些个体的黄臀鹎的屁股也是红的,白喉也会出现有些个体或亚种黄屁股的现像。白喉红臀鹎的英文俗名还有Golden-vented bulbul(直译“金臀鹎”), Yellow-vented bulbul(直译“黄臀鹎”),可见尾下覆羽的颜色多么不可靠了。
几点重要区别:
(1)黄臀鹎顶冠及颈背黑色。而白喉红臀鹎颈背不是黑色;
(2)黄臀鹎胸部耳羽褐色,而白喉红臀鹎耳羽和胸部颜色浑然一体,为灰色;
(3)黄臀鹎胸带灰褐(黄臀鹎的英文标准名直译为“褐胸鹎”,这个特征可靠),而白喉红臀鹎胸部、腹部颜色浑然一体,全部为灰色;
(4)黄臀鹎尾端无白色,而白喉红臀鹎尾端有白色。
大量的观鸟帖子将白喉红臀鹎幼鸟(亚成鸟)或一些东南亚的亚种误作黄臀鹎!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1)白喉红臀鹎和黑喉红臀鹎的区别:黑喉红臀鹎颏、上喉、下喉均为黑色,上胸亦为黑褐色或黑色,耳羽红褐色。黑喉红臀鹎地域分布很窄,在中国仅分布于中国西南。
(2)白喉红臀鹎和红耳鹎的区别:红耳鹎有明显的耸立羽冠,耳区具红白二色斑。胸侧有一黑色横带,野外均可明显与之区别。白喉红臀鹎冠羽较短,脸颊无红色。
亚种分化
白喉红臀鹎东南亚种(学名:Pycnonotus aurigaster chrysorrhoide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福建、广东、江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澳门,成鸟臀红。
白喉红臀鹎西南亚种(学名:Pycnonotus aurigaster latouchei)。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越南,成鸟臀红。
白喉红臀鹎华南亚种(学名:Pycnonotus aurigaster resurrectu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广东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广东硇州岛,成鸟臀红。
地理分布
国内分布:国内分布于四川西南部、云南西部、南部、东南部以及贵州、广东、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等东南和西南地区。
国外分布:国外分布于印度、越南、老挝、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爪哇和苏门答腊等地。
分布范围:中国南方、东南亚及爪哇。引种至苏门答腊及苏拉威西岛。
分布状况:甚常见的低地种类,见于高可至海拔500米的中国东南部和香港(chrysorrhoides),广东西南部和广西西部(resurrectus),西南地区(latouchei)。
生活习性
常呈3-5只或10多只的小群活动,有时亦与红耳鹎或黄臀鹎混群。性活泼、善鸣叫,或跳跃于枝头树枝间,或站在树上或灌木上引颈高歌,鸣声清脆响亮。栖息地较固定,一般不做长距离飞行。多在相邻树木或树头间来回飞翔。晚上常成群栖息在一起,觅食时才开始分散,但彼此仍通过叫声保持松散的群。
迁徙:留鸟
生境:主要栖息在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带的次生阔叶林、竹林、灌丛以及村寨、地边和路旁树上或小块丛林中,也见于沟谷、林缘、季雨林和雨林。
食性:食性较杂,属杂食性,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植物性食物主要有浆果、榕果、核果、草莓、悬钩子、坚果、豌豆、锁莓、紫浆果、洋海椒种子,以及花、叶和其他植物种子。动物性食物主要有甲虫、蚊、蚂蚁等鞘翅目、膜翅目、鳞翅目和直翅目昆虫。对农林业有益。
亚种分化
2、Pycnonotus
3、Pycnonotus
4、Pycnonotus
5、Pycnonotus
6、Pycnonotus
7、Pycnonotus
8、Pycnonotus
9、Pycnonotus
生长繁殖
繁殖期5-7月。营巢于灌丛中或小树上,距地高0.8-1.5米。巢呈碗状,主要由细枝、树叶、枯草构成,巢外壁常缠有蛛丝,内垫有细草茎。巢的大小为外径10厘米,内径6-8厘米,高8厘米,深6-8厘米。每窝产卵2-3枚。卵玫瑰红色或粉红色、被深浅不一的暗玫瑰红色或紫红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卵的大小为22.8-24mm×16-17mm。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