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2017-10-16 15:46:36)
标签:

行走

呼吸

分类: 乡下山上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琵琶女和白居易说的就是这个地方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渔梁古镇(20171008)
安徽歙县境内的渔梁古镇真的很小,但它集皖南的所有的特点为一身,有山,有水,有古民居和悠久的徽商文化。渔梁虽小,但徽商从这里起航,并雄霸明清商界三百多年,至今保持着古代街衢,水埠和码头的风貌。渔梁镇的形状是鱼形的,鱼头朝南,鱼尾朝北,地上铺的石子形同鱼鳞,这是以捕鱼为生的先民为了感谢大自然的恩赐对鱼儿的一种祭奠吧。

渔梁镇在渔梁坝的东面,沿江而建,南北走向。小镇已很破旧了,我住在江边的一户农民家中,听房东讲,这个镇上沿江的房屋有很多都是新建的,那是因为70年代的一场洪水,将老屋冲走了不少。现在残留下来的老屋,已很破旧了,可以看出徽派建筑的风格。


渔梁,位于歙县县城东南1.5公里,村落占地8.2公顷,人口1770人。该村形成于唐,约在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姚姓迁居渔梁,并发展为村落,其形态似渔。渔梁在唐代即已具雏形,渔梁的名称由坝而来,渔梁整体格局保存完整,渔梁坝和水运码头是村落最有特性的要素。古村落内现存传统古建筑430处,占古村落建筑总数的65%。其中保存较为完好的有320处。沿江有一条东西向主街,垂直该街则衍生出10余条小巷,一色的木排店面,一色石板卵石路面,使商业街极富特色,繁荣的商业街和宁静的巷弄,构成了渔梁村落内部颇具特色的街巷空间,是不可多见的徽州古商业街。



渔梁坝系安徽省歙县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据考证,早在唐宋年代,人们就曾在此垒石为坝,现在的古坝为明代重建,有明万历三十三年修坝记事碑可考。

渔梁坝可蓄上游之水,缓坝下之流。无论灌溉、行舟、放筏、抗洪,都可兼而利之。坝长 138米,底宽27米,顶宽4米,全部用清一色的坚石垒砌而成,每块石头重达吨余。它们垒砌的建筑方法科学、巧妙,每垒十块青石,均立一根石柱,上下层之间用坚石墩如钉插入,这种石质的插钉称为“稳定”,也称元宝钉。这样,上下层如穿了石锁,互相衔接,极为牢固。每一层各条石之间,又用石锁连锁,这样上下左右紧联一体,构筑成了跨江而卧的坚实渔梁坝。坝中间有开水门,用于排水。国家著名古建专家郑孝燮先生说:“渔梁坝的设计、建设和功能,均可与横卧岷江的都江堰相媲美!”

站在石坝上,举首四望,气象万千,尽收眼底。坝上碧波如镜,鱼翔深潭,小舟拨浪,激起涟漪,恬静安闲。坝下乱石嶙峋,浪峰咬石;西岸巍然屹立的紫阳山,林木葱郁;建于明代的紫阳桥,宛若彩虹横卧清波,此桥长140米,高14米,宽10米,在歙县城的三座古桥中最高、最宽,因桥的上游即为徽商行舟的码头,所以桥孔建得比一般桥要高大得多,以便行舟过帆。

渔梁坝位于歙县城南1公里处的练江中,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距今已有年的历史了。它横截练江,使坝上水势平坦,坝下激流奔腾。坝南端依龙井山,北端接渔梁古镇老街。这条老街至今保存完好,是典型的徽派民居布局,窄窄的青石板路往河边侧有许多叉口,拾级而下,使可下到渔梁坝。   

2001年06月25日,渔梁坝作为唐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