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2014-04-07 20:47:47)
标签:
365 |
立项号 |
Xkt2013250 |
课题名称 |
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研究 |
|||||||||||||||||
负责人 |
周宏龙 |
所在单位 |
关庙镇团结小学 |
|||||||||||||||||
结题报告 关键词 |
新课标 |
|||||||||||||||||||
结题 报告 摘要 |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事情,历年来令语 文老师深感头痛。此课题结合新课标的宗旨,研究小学作文三年级起步阶段作文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应用话题作文教学方法、观察感悟交流作文教学方法等,增强学生交流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找出一条适合作文起步阶段教学的新路子。积累了适合作文起步教学的作文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习作的进步,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 |
|||||||||||||||||||
结题报告 |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在什么背景下我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内涵是什么?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一)、儿童心理学 写作是人类表情达意的一种活动,每个人表达的水平是随自身的成长而逐步提高的。出自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孩子出生以后就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和大量的表达行为,他们正是在反复表达和点滴吸收中,高速而轻松得习得母语。据研究发现,六岁前的儿童便可清晰自然得口述见闻、争论问题、发表意见、讲述故事,这便是口头作文的萌芽。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爱用自创自知的符号和图画进行自我表白,这便是书面作文的萌芽。早期作文的基本能力,几乎出自人类的天性,但国内外早期作文实验已经证明,训练与否是有高下之分、文野之别的,其关键在于有无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二)、作文教学理论 研究表明,作文教学的“本”应该是通过作文,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思考生活,从而对生活有所认识,有所感悟,对周围发生的事有自己的见解,并从中发现生活的真、善、美,本课题强调以人为本,以儿童心理学为基础,围绕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尊重儿童的理解,让学生随时写一些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向往爱好;表达自己对阅读或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的思考,并运用有关资料来辨析问题、解决问题;能清楚得介绍他们所认识的事物,写一些生活所需的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总目标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得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同时《标准》围绕以上总目标,提出了阶段目标:一至二年级叫“写话”,其重点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三四年级叫“习作”,其重点是“乐于表达”,“能不拘形式得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五六年级也叫“习作”,其重点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常见的应用文”这样的写作目标,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写好作文,就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热情,作文起步阶段是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应该关注这一阶段,任何违背这个阶段的做法如一味地写命题作文、提出较高要求的各种“规范”等,是多余的。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一)、研究目标: 通过对小学三年级这一特定年龄和特定阶段习作起步的研究,了解儿童成长中的需要,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方向,探索一条在作文教学中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热情新路子,让学生从学写作文起就明白:作文一定要倾注真情,说真话,说实话,说心理话,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二)、研究内容: 1、学生生活实践是否丰富与学生写作热情程度高低的关系。 2、学生成长中表达的需要与当前作文教学的联系。 3、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的有效指导步骤实践初探。 (三)、研究的方法 研究方法:以实践研究法为主,辅之资料文献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开展量和质的研究。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学习阶段 依据市教育科研具体要求,认真做好研究的起步工作;对本课题组人员细致分工,责任到人。通过对本校写作教学的现状做认真的分析,为本课题正式开展做好准备,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课题开题报告,确定研究方向,制定作文序列化训练计划,突出实用性。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 搜集整理第一手资料。充分利用各类节日、纪念日、学校活动、社会活动等为学生创造写作的条件。选取优秀的文章作为典范,从词、句、结构、写法、选材、语言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评改,找出学生习作中的亮点进行鼓励和正面引导,同时总结归纳学生习作表现出来的问题引导纠正。组织习作讲评,学生之间借鉴,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在指导研究过程中组织一次学生习作问卷调查,及时掌握学生的反应,针对情况调整研究方向。通过教师特别是本课题组成员教学实践,课堂评议,习作互评及修改等活动,及时总结经验,写出阶段性总结及论文。 第三阶段:经验总结阶段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一)、成效剖析 回顾将近一年来低段习作教学课题研究的点点滴滴,我们一直在寻找一条真正能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并能简洁、轻松、科学的指导起步作文的路子,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孜孜不倦从各类习作教学研究著作中学习教育原理,吸取经验。自2013年10月至今,课题已经历三个重要阶段,课题的研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在习作起步阶段三年级这一特定时期起步作文教学集中研究,随着学生的成长,课题的研究也随之深入、成熟。
(二)、主要成果 习作教学方法五花八门,新的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但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认为,只要是能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并写出发自肺腑的文章,那就是好方法。在实践中,我们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促使三年级学生注重积累语言,争取把一件事情说清楚,把内容写具体,把话写得更加生动形象。主要成果如下: 一、摸索出一套适合起步作文教学的新路子
我们提倡习作教学要走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因此我们习作指导首先要做“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2、关注学生情感体验,丰富生活积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倾吐欲望。
二、积累了适合作文起步教学的作文教学模式 1、生活作文教学。张化万老师对生活作文做了如下界定:“小学生生活作文指的是:小学生把家园、校园及村坊街市和社区活动中的感悟和体验,成长的欢乐和苦涩,向往和梦幻,用自己的语言,充满激情地真实自然地记录、倾吐和交际的过程。 2、体验式作文教学。只有放手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才能充分的调动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各种器官,来全方位的感受这个多彩多姿的世界,成功的写出自己的真实体验和感受。 三、摸索出关于三年级习作指导三部曲 第一、激发兴趣 (1)从写作内容上激趣 (2)从教学方法上激趣 第二、仔细观察 第三、引导想象 四、通过习作教学方法的研究,促进了学生习作的进步 刚开始习作,孩子们最大的问题:就是语句不通,没有标点符号,意思模糊。经过一定的训练,除了都能写一篇完整通顺的文章,能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还能恰当地用上新颖优美的词语和句子。 五、通过习作教学方法的研究,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 通过习作教学的研究,拉近了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他们在习作中讲真话,吐真情。每次点评我都格外认真。自从学生开始习作,我和学生的感情日见深厚,同时学生在自我管理、学生等各方面都有个明显地进步。 六、存在问题及改进 存在问题: 1、研究课题目标过大,范围涉猎较广,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2、时间紧,教学任务重,没有集中地时间研究,研究成果也只能是作文教学中的较肤浅的问题,许多问题还有待深入。 3、没做过课题研究,只是第一次尝试,摸索研究,耗时费力成效不高。 改进设想: 1、确立问题即课题的思想,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确立课题、解决问题。确立课题目标具体明确,步骤科学严密,扎实实施,解决实际问题。 2、多学习教育理论,多实践,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多请教教育专家,指导自己的科研,虚心向身边课题研究优秀人员请教学习,提高研究成效。 3、学无止境,教无定法,继续深入,坚持研究。 |
|||||||||||||||||||
参考文献 |
(1)朱水根著《小学作文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 广西教育出版社
(2)许国霞著《移花接木,快乐起步》
(3)《小学语文教师》2006增刊
(4)魏国良著《现代语文教育论》
(5)《金盾小学生新作文指导技法篇》
(6)《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7)《新参与教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