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醉茨实
(2022-04-28 16:46:51)
标签:
健康历史养生营养学中医 |
话说唐朝开元七年,也就是公元719年,著名宫廷音乐家、舞蹈家杨玉环出生于蜀州的一个官宦世家。同上一期咱们讲到的王昭君一样,杨玉环也是那种本来可以靠颜值吃饭,但偏偏选择了才艺的小姐姐,玉环善音律,尤其擅长弹琵琶,而且人家出道即巅峰。
玉环十五周岁那年,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大婚,玉环应邀参加婚礼。你想想,那可正是二八佳人的年纪啊,玉环美得不可方物,一下子就被新娘子她弟寿王李琩看上了,于是在准婆婆武惠妃的要求下,唐玄宗把玉环选为寿王妃。
谁知到了玉环十八岁,武惠妃竟然死了,这可把老公公唐玄宗憋屈坏了,茶饭不思郁郁寡欢。于是有人进言,说杨玉环“姿质天挺,宜充掖廷”。咱也不知道这唐玄宗到底是咋想的,竟然真就把儿媳妇充入了后宫之中。
说起来这事办得太不地道,你让同行们怎么看?鸡怎么看?大鹅怎么看?今后在文艺界还怎么混?连玄宗他妈窦老太后都看不下去了,哪有儿子抢孙子媳妇的,于是出面干预。玄宗没办法,只好让玉环出家当了道士,道号太真。
又过了几年,玄宗总算又给儿子娶了个老婆,堵上了老太后的嘴,然后就冠冕堂皇地把女道士太真接入宫中,正式册立为贵妃。要说玄宗为了贵妃五迷三道也是有原因的,这贵妃实在是太美了,美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人家在皇家花园里一路走过,小手一扒拉,沿途的花草都自叹不如,羞愧得赶紧闭上。
“你可拉倒吧,那是含羞草,你扒拉它它也闭上。”
从此之后,玄宗和玉环这两口子就放飞了自我,什么刺激玩什么,最后,竟然还认了一个比自己大16岁的胡人安禄山当干儿子,仨人形影不离,其乐融融。
一天,杨贵妃蒸完桑拿,对着镜子抹护肤品,由于抹的太认真了,以至于连衣裙褪到腰部都没发现,还露出一侧乳房,唐玄宗看了哈喇子都流出来了,把玩了半天,想出一个对子上联:软温新剥鸡头肉。安禄山一听,立刻凑过来对出了下联:润滑初凝塞上酥。
这可不是瞎掰,以上这段香艳历史,记录在北宋神宗时期一个叫刘斧的秀才所著的《青琐高议》中。他在其中的《骊山记》中写到:一日,贵妃裕出,对镜匀面,裙腰褪,微露一乳,帝以手扪弄,出对子曰:“软温新剥鸡头肉”,安禄山从旁对曰:“润滑初凝塞上酥”。
想不到当年玄宗和玉环两口子玩的这么嗨,还玩的这么有文化。至少,现代人就没几个知道这鸡头肉是啥典故。
啥,我知道你想说啥,赶紧闭嘴吧,肯定不是你想的那样,人家这里的鸡头肉指的是茨实,因为它的草本生在水中,长得有点像鸡头,所以就把它结的籽叫鸡头肉了。没想到吧。不过茨实本身倒是圆溜溜的,光滑如玉,曹雪芹还管它叫珍珠呢。
至于那句对仗工整的下联,到底是不是粟特糙汉安禄山所为,很值得怀疑。当然了,一个不想造反的干儿子不是个好翻译。这小子原本是翻译出身,精通九种外语,为了刻意接近玄宗两口子,曾经刻苦研究过对对子也不是没有可能。
既然天子开了先河,那后世的文人骚客还能闲着?果然,随后就有很多文人出来发骚。比如南宋的朱淑真:“轻圆绝胜鸡头肉,滑腻偏宜蟹眼汤。纵有风流无处说,已输汤饼试何郎。”
元代宋子虚也凑热闹:“远望浑如两乳同,近前方信两高峰。端相不似鸡头肉,莫遣三郎解抹胸。”
明代李昌祺也说:“褪出鸡头带笑捫,夺得鸞篦称娇与。”
你看看,好好的一味中药,就这样被这些文人硬生生给玩成了儿童不宜。
不过说起来,茨实还真是个好东西,号称水中八仙。益肾固精,补脾止泻,还除湿止带。关键它不止是药啊,作为食物也不错,要不然也入不了苏东坡的法眼。
说起吃苏东坡,人家可是古今第一吃货主播,他有一次在直播带货时说道:“人之食芡也,必枚啮而细嚼之,未有多嘬而亟咽者也。”意思是说,吃茨实要细嚼慢咽,大口大口往下吞,那是喂牲口。
随后就出来一行弹幕:“东坡巧食芡,细嚼华液咽。固涩肾经首,补脾止泻验。强志耳目聪,轻身与延年。”
你看看人家这个粉丝群,点赞都那么有文化,顺带着还把茨实的用法和功效都说明了,这要是再把用量写上,妥妥的同仁堂说明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