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与美国实业经营的比较

(2010-02-09 11:02:19)
标签:

实业投资

移民投资

财经

投资项目

投资通

投资创业

投资公司

投资赚钱

中国生意难做还是美国生意难做?这是很多业主人都在问的。一般的回答总是在中国的说美国好做,而在美国则认为中国的生意好做。做外贸的不愿做内单,以及美国打工的原意回国海归都是以上心理的反映。那么真实的情况到底如何呢?

 

1)  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对商机的影响

 

从大方面上分析中国人力资源丰富,自然资源相对贫乏。所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生意都比较好做,而以人力资源为本的则相对难行。在中国的国情下,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生意有其垄断性和对竞争对手的限制性。比如房地产,一旦进入开发计划,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此房地产的供应是极其有限的。再比如农业,制造业等等都是自然资源转为对大众有用的产品,尤其在产业初期,这种生意是比较好做的。当然对于自然资源有垄断的产业,那就更是印钱的机器了,石油、化工、交通及基础建设等等都属于这类产业。

 

我再举一个很小的例子来说明对自然资源的掌握所创造的商机。我在华维快递托运包裹时,因包裹大而且重,需要用高强度的包装“皮条”来做。那种尼龙皮条在接起时要用铁皮套把他们夹拢。华维快递的工作人员介绍了一直在旁边闲等的老头。价钱谈好后,老先生就拿出了好几根用过的,回收回来的尼龙皮条和几个铁皮接头。老先生对几个回收回来的资源的掌握给他创造了商机。这样的商机,虽然有可能是短暂的,非普遍的,但它是自然资源掌握而致的商机的具型。而这个典型是在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方所不存在的。

 

在中国,以人力资源为本的行业,虽然入业的门槛低,但竞争多,竞争对手起步也同样快。长远而持续的高利润、高回报是不太可想象的。某些菜市、商场可以提供免费送货上门,某些服装厂可以成品上免费印刷个性图案,就是一些典型的例子。人力资源丰富是导致竞争激烈的直接原因。某一个产品,工厂赚钱,而且效益好了。其管理层人员迟早会有人跳出去自己另起炉灶。而且这种竞争对手比一般的同行业竞争对手要致命得多。靠人、靠知识、靠软性资产而没有一点点硬件的产品,产业是难做的。

 

在美国,人力资源相对贫乏,而自然资源相对丰富。这使得产业据有与中国产业相反的特性。对自然资源有垄断的产业,他的服务质量都很差。而与他们竞争也很容易。比如Verigon电话公司,他们有很好的垄断市场,但因为服务差其他的公司很容易把他们的客户转走。加上网络电话和网上公司的竞争,他们的客户流失就很严重。在美国,服务质量差是人力资源缺乏的表现。掌握和运用好人力资源是为你在美掌握商机的重要因素。

 

在自然资源丰富的情况下,商机的空间就大一些。对于此类商机,初始门槛也低得多。拿房地产来说。获得土地的价格是相对低的。加之人人有车。土地的位置差价也并不是特别明显。在买到土地的同时,开发商就可以用设计图纸来销售,提前资金回笼也快的多,以上这些优点对所有开发商都是同一的,那么拿到一块土地就比较容易,做开发商也是所有人都可以做的,其所需要的启动资金也并不高。

 

 

 

2)  人力资源对商机的特殊影响

 

生意是靠人来经营的,这个规律在任何地方都是真理。产品是要人来制造的,人来推销的,更是为人来服务的。人口的多少,人力资源的丰富与否是直接影响商机的因素,生意好不好做也是直接接受此束缚的。

 

从正面来讲,人多机会多。雇人容易,雇员的质量也容易提高。在中国有很多机会在美国是不存在的。机会出现的频度和形式也都很不一样。比如做早点生意的,买大饼油条。生意很简单,只要把住一个街头的角落,搭起油锅就肯定有人来,有生意可做。而且价钱比较稳定(没有人砍价)肯定赚钱。这种生意起步资金低,顾客来源稳定,在美国这样的生意是不存在的。美国人的早餐是Bagel,要想做早餐就得开店,而其投资是搭油锅买油条的人所不可想象的。

 

从负面讲,人多竞争多。一个人能想到的机会,可能已经被成百上千人想过了,实践过了。一旦成功地开发出了产品,就会有更多的人和厂家开发出比原件更多功能,更好质量,更廉价的产品。虽然这是一个自然的商业过程,不过在人力资源丰富的情况下,它的周期更小,程度更激烈。从窄义的角度上看,在中国做生意更难一些,尤其是创业。从广义的角度上看,国内的公司,成功和立足了的,有所建树的产品其竞争力和生命力远比国外同行大得多。很多外企到中国去发展,突然发现很多类似产品的竞争对手。他们大喊竞争不公。这表现也就是对产品创新周期程度激烈环境的不适应。这种情况尤其是在大众消费品上出现更多,电池、电器、家用热水器等等都可以列入此类。

 

         人多竞争多的另一个负面是利润薄。这一点和网上环境非常类似。人的密度高, 竞争者密度也高,相隔不过几步就可比价, 而在网上比价是一个点击的距离。 网上经营的薄利多销的特点也就是中国市场的特点。在薄利的环境中竞争, 关键是对成本的控制。国内的廉价劳动力,及免费的,高质量的公共设施,及每一个产业增次中业主的极度节约,使得国内的薄利经营可以持久发展。其代价是很累很辛苦,发展周期长。

 

3)  在中国做生意难呢?还是在美国做生意难。

 

答案是都难!但是难的地方不一样。

         在美国,当老板难,雇人难,建立运行队伍难,建立管理班子难。公司尤其要做大时一定要靠很好的经营队伍,管理队伍来做,长期建立不起来这样的队伍,使得业主做得很累。这些业主都是能力很强的人,之所以建立不起队伍来是因为人的缺乏,质量不够,数量不够,或两者都不够。这也是中小型企业(很赚钱,利润很多的企业)被业主出售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中国,利润难,竞争难,启动难。中国机会很多,各种各样的产品都有市场,从地上长出来的,到车间加工出来的,艺术家创造出来的,应有尽有。但想要赚利润及持久地保持高利润是很难的。竞争对手的数量,竞争的周期,频度及激烈程度都是国外的业主很难想象的。很多做外单的工厂及企业都不敢做内单其原因就在于此。利润难,竞争难,启动难的具体国情,也是国企走向海外的主要动力。

 

         如果外企已经感受到国企的竞争压力的话!如果国外市场已经开始看到国企来抢饭碗的话!那么这仅仅只是开始。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