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之前,我在“识别投资高手的试金石”一文中曾写道:“我有一个很简单的指标,是甄别投资高手的试金石和低手的照妖镜,这个指标就是去看他在之前的大熊市中的表现(比如2008年的美国和中国股市)。真正的高手在牛市中跟上市场甚至略低于指数,在大熊市中不赔钱或者回调幅度很小;平庸之辈的表现用简单的话概括就是牛市英雄、熊市狗熊;而纯粹的低手们即使在牛市中也照样赔钱,在熊市中赔钱更多。”
以上的文字绝不是泛泛而言,作为一个100%纯度的量化投资人,现在我给出这个能衡量长期投资成败的量化指标和它的计算公式:
最大回撤幅度(Maximum
Drawdown)
最大回撤幅度 = (最低位置之前的最高点 -
新高建立之前的最低点)/ 最低位置之前的最高点
Maximum Drawdown = (Peak value
before largest drop-Lowest value before new high established)/(Peak
value before largest drop)
(读者不妨算一下自己账户的“最大回撤幅度”)
这个量化指标之所以能够衡量长期投资过程的成败是与投资者的风险承受程度有关的,简单地打个比喻,如果账户资金从之前的最高点下降了33%,就需要上涨50%才能重新回到原点(假定还能够止跌回升的话);如果账户资金从之前的最高点下降了50%,就需要上涨100%才能重新回到原点;但如果账户资金从之前的最高点下降了75%,想要回到原点几乎就成为遥不可及的任务了。
在2000年美国纳斯达克股市泡沫破裂之前,有不少个人市场参与者的账户或者基金(比如 Janus
Fund)一年上涨百分之几十是平常事,最厉害的翻一倍、甚至几倍,可是在2001年到2003年的股市大幅回撤中资金总额下降70%-90%以上,从此一蹶不振。
即使是股神巴菲特的控股投资公司 Berkshire
Hathaway 的最大回撤幅度也曾两度高达49%:
但是当代股神有度过下跌期、重回上升期的耐心、定力和能力,而大多数的市场参与者并不具有。对于普通人来说,有些人连一种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投资模式都坚持不下去,更不要说让他们去忍住下跌一半的痛苦了(哪怕是暂时的)。
无论是在资本市场上还是商场上,跌宕起伏总是常态的,顺风顺水的时候往往是不常见的。因此在任何风险投资的过程中尽量降低净资产的波动程度、避免大起大落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像无锡尚德的施正荣那样数不尽的商场或市场弄潮儿在昙花一现之后很快就被人遗忘了,而总是擅长在适当的时候急流勇退、转变方向的李嘉诚在85岁的今天仍然是商界的华人之光。
具有最小方差的ETF投資系統在过去11年中的历史最大回撤幅度(13.8%):
=========
欢迎访问我的博客:
依据事实数字,把握市场脉搏,运筹金融世界。
前一篇:“量化投资系统”长什么样?
后一篇:证券投资的“三要、三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