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

(2011-06-28 02:19:52)
标签:

财经

面对“美联储的两次量化宽松计划(QE1和QE2)引发原材料价格通胀”的批评,伯南克几次站出来辩解说不是那样,是石油、粮食、和其它原材料的供需不平衡造成了价格的上涨。

可是如果比较一下原油价格与量化宽松计划启动的时间就会发现,从QE1开始到结束,原油价格上涨了70%(从每桶不到50美元上升到85美元以上);从QE2开始到现在,原油价格又上涨了45%(从每桶75美元上升到最高时的110美元)。难道全球对原油的实际需求偏偏在美联储两次启动印钱行动之时才忽然开始暴增70%和45%?

原油价格与量化宽松计划的对应关系
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

上周,当美国在中东的主要石油供应商沙特阿拉伯试图劝说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共同增加原油产量的会议没能达成共识之后,美国又协同国际能源署的几个成员国宣布开始释放各自的储备原油以压低石油价格(在亚洲只有美国的两个盟友日本和韩国参加),这在国际能源署的历史上是第三次采取类似的行动。试问如果像伯南克所说的石油价格的上涨只是由于需求大于供应的话,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大手就会使供需关系重新回到平衡点,那还有必要大动干戈地干预原油市场、操纵原油价格吗?

这一行动不仅说明了美国官方已经认识到了石油价格的上涨对美国和全球的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所产生的负面作用的严重性,而且也意味着美联储把它那只看得见的、人为“计划经济”的大手已经从美国的金融市场伸到了国际原材料商品的领域。

就中央银行干预市场的历史事例来看,通常看得见的手只能暂时减缓价格的变化速度,却无法逆转由看不见的大手所主导的市场大趋势,例如日本和瑞士的中央银行都曾屡次进场通过买卖动作干预各自的货币汇率,可是日元和瑞士法郎兑其它主要货币的升值趋势却并没有改变多少。这次美国官方通过干预原油市场以控制通胀和刺激经济的最终结果大概也是如此。

日元兑其它主要货币的汇率
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

瑞士法郎兑其它主要货币的汇率
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

=========

欢迎访问我的博客:

依据事实数字,把握市场脉搏,运筹金融世界。

http://blog.sina.com.cn/murmuronhudso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