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叉、蛋散 and 麻叶

标签:
杂谈 |
分类: 岁月 |
刚在titi的懒人厨房看到她新的围脖,文字部分看到2个陌生的名词“排叉”和“蛋散”,它们说的是同样一件东西,及至看到图片,脑海里立马跳出儿时的记忆,这不就是----奶奶最拿手的小食“麻叶”么!!
http://s10/middle/64ac8e74g9b3fe0a93789&690and麻叶" TITLE="排叉、蛋散 and 麻叶" />
记忆中奶奶最拿手的菜有四样:
1 糖醋鲤鱼
2 红肉
3 麻叶
4 鸡蛋饼
可惜她老人家在世的时候,我压根没想过和她学,等到自己真的开始下厨房,她已经不在了。
我自小是爷爷奶奶带至2岁,才去到位于偏僻山乡的父母身边,所以在众多堂兄弟姐妹中,爷爷奶奶最宠爱我。每次我去奶奶家,她都会做好吃的鸡蛋饼给我吃,过年的时候,麻叶那是必备小食。
奶奶喜欢送人送出好远,每次去,离开的时候,她都要跟着我们走几条街,从我小时候跟着父母,到后来带着老唐去看她和爷爷,离开的时候都是这样。
爷爷奶奶是经历过战乱饥荒年代的人,他们一生辛苦操劳、小心谨慎,从不懂享受、放肆为何物,以往年轻不懂事,总是不太能理解他们那么节俭为哪般,后来大了,慢慢理解了,那是内心深处一份挥之不去的,为未来饥荒做的准备。
爷爷年轻的时候在一家银行做买办,走南闯北到过好多地方,很有思想。爷爷从80年代后期就不看新闻联播了,说都是骗人的,那时候我和父母都还没这觉悟勒。
奶奶虽是旧时代妇女,但上过私塾也读过公学,还考过全县第一。
解放后,他们做了半辈子老师,一个小学语文,一个中学英文,拉扯大了4个孩子。
爷爷称呼奶奶“MA XIN”,奶奶则叫爷爷“BA XIN”,听他们互相称呼了那么多年,从来没想过去问这两个称谓是如何写的。
呵呵,真是身在其中时,感受到的,未必有远去后感受到的更多。也许那时是用眼,现在是用心吧。
http://s10/middle/64ac8e74g9b3fe0a93789&690and
记忆中奶奶最拿手的菜有四样:
1 糖醋鲤鱼
2 红肉
3 麻叶
4 鸡蛋饼
可惜她老人家在世的时候,我压根没想过和她学,等到自己真的开始下厨房,她已经不在了。
我自小是爷爷奶奶带至2岁,才去到位于偏僻山乡的父母身边,所以在众多堂兄弟姐妹中,爷爷奶奶最宠爱我。每次我去奶奶家,她都会做好吃的鸡蛋饼给我吃,过年的时候,麻叶那是必备小食。
奶奶喜欢送人送出好远,每次去,离开的时候,她都要跟着我们走几条街,从我小时候跟着父母,到后来带着老唐去看她和爷爷,离开的时候都是这样。
爷爷奶奶是经历过战乱饥荒年代的人,他们一生辛苦操劳、小心谨慎,从不懂享受、放肆为何物,以往年轻不懂事,总是不太能理解他们那么节俭为哪般,后来大了,慢慢理解了,那是内心深处一份挥之不去的,为未来饥荒做的准备。
爷爷年轻的时候在一家银行做买办,走南闯北到过好多地方,很有思想。爷爷从80年代后期就不看新闻联播了,说都是骗人的,那时候我和父母都还没这觉悟勒。
奶奶虽是旧时代妇女,但上过私塾也读过公学,还考过全县第一。
解放后,他们做了半辈子老师,一个小学语文,一个中学英文,拉扯大了4个孩子。
爷爷称呼奶奶“MA XIN”,奶奶则叫爷爷“BA XIN”,听他们互相称呼了那么多年,从来没想过去问这两个称谓是如何写的。
呵呵,真是身在其中时,感受到的,未必有远去后感受到的更多。也许那时是用眼,现在是用心吧。
前一篇:三只猫咪,也一台戏!
后一篇:又见Guntersvi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