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东坡志林》之论修养帖寄子由

(2021-01-19 16:11:16)
标签:

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

如眼翳尽眼自有明

当恁么时

会作一日得无所住

詈声飞灰火

分类: 古文试译


原文:
  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胜解。以我观之,凡心尽处,胜解卓然。但此胜解不属有无,不通言语,故祖师教人到此便住。如眼翳尽,眼自有明,医师只有除翳药,何曾有求明药?明若可求,即还是翳。固不可于翳中求明,即不可言翳外无明。而世之昧者,便将颓然无知认作佛地,若如此是佛,猫儿狗儿得饱熟睡,腹摇鼻息,与土木同,当恁么时,可谓无一毫思念,岂谓猫狗已入佛地?故凡学者,观妄除爱,自麤及细,念念不忘,会作一日,得无所住。弟所教我者,是如此否?因见二偈警策,孔君不觉耸然,更以闻之。书至此,墙外有悍妇与夫相殴,詈声飞灰火,如猪嘶狗嘷。因念他一点圆明,正在猪嘶狗嘷里面,譬如江河鉴物之性,长在飞砂走石之中。寻常静中推求,常患不见,今日闹里忽捉得些子。元丰六年三月二十五日。

试译:

要想做到放性逍遥自在顺其自然豪放旷只有做到平常心才是对佛最深刻的理解做到平常心,对佛最深刻的理解就会显现但是这种对佛最深刻的理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佛祖教导别人,说到这里点到为止睛的病除去,眼然会看见光明,医师只有除病的药,何曾有求得光药?若可那就是说还是因为有病存在才要去求光明当然不可中求得光明,能说病之就没有光明。而世上那些愚昧的人,便将糊涂无知看作家境界如果这就能说成是佛家境界猫儿狗儿吃饱睡足摇晃着肚子,喘着气,与土壤树一样就这时候可以说没有一丝一毫的想法难道说这猫狗已入佛家境界所以说佛的人,观察自己的念,去自己的由粗糙到细致,念念不忘,积累到有一天终于能一无所住。弟所教,是不是这样呢?因为看见二语给我警策,担心你没有敬畏的感觉就多说一些给你听写到这里屋子外面有个悍妇她的丈厮打叫骂声都能让炉灰飞起来,如猪嚎狗吠。因为考虑到一经点化而来的顿悟,嚎狗吠的声音中就好像在江河别一件体的性质常常在水流的飞砂走石中。平常在宁静的环境中要研究和寻求一件事,常担心没有结果,今天在吵然捕捉到些灵感。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三月二十五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