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苑·立节》西汉刘向(十)
(2020-12-04 10:36:51)
标签:
楚有士申鸣者白公为乱杀司马子期申子与吾吾与子分楚国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禄 |
分类: 古文试译 |
原文:
楚有士申鸣者,在家而养其父,孝闻于楚国,王欲授之相,申鸣辞不受,其父曰:「王欲相汝,汝何不受乎?」申鸣对曰:「舍父之孝子而为王之忠臣,何也?」其父曰:「使有禄于国,立义于庭,汝乐吾无忧矣,吾欲汝之相也。」申鸣曰:「诺。」遂入朝,楚王因授之相。居三年,白公为乱,杀司马子期,申鸣将往死之,父止之曰:「弃父而死,其可乎?」申鸣曰:「闻夫仕者身归于君而禄归于亲,今既去子事君,得无死其难乎?」遂辞而往,因以兵围之。白公谓石乞曰:「申鸣者,天下之勇士也,今以兵围我,吾为之奈何?」石乞曰:「申鸣者,天下之孝子也,往劫其父以兵,申鸣闻之必来,因与之语。」白公曰:「善。」则往取其父,持之以兵,告申鸣曰:「子与吾,吾与子分楚国;子不与吾,子父则死矣。」申鸣流涕而应之曰:「始吾父之孝子也,今吾君之忠臣也;吾闻之也,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禄者毕其能;今吾已不得为父之孝子矣,乃君之忠臣也,吾何得以全身!」援桴鼓之,遂杀白公,其父亦死,王赏之金百斤,申鸣曰:「食君之食,避君之难,非忠臣也;定君之国,杀臣之父,非孝子也。名不可两立,行不可两全也,如是而生,何面目立于天下。」遂自杀也。
试译:
楚国有个士子叫申鸣,在家中能赡养他的父亲,以孝顺闻名于楚国,楚王想要让他做宰相,申鸣推辞,没有接受,他的父亲说:「楚王想要让你做宰相,你为何不接受呢?」申鸣回答:「不做父亲的孝子而要去做楚王的忠臣,是为什么呢?」他的父亲说:「这可以让你享受国家的俸禄,可以在朝堂施展你的抱负,你快乐,我无忧,我愿意你去做宰相。」申鸣说:「好吧。」于是就来到朝堂,楚王让他做了宰相。过了三年,白公胜发动叛乱,杀了司马子期,申鸣将要去拼死救驾,他的父亲劝阻他说:「抛弃父亲去拼死救驾,能这样做吗?」申鸣说:「我听说做臣子的性命属于君主,而俸禄要归于父母,而今既然让儿子去为君王做事,难道能不为君王去赴难吗?」于是辞别父亲前去救驾,发兵围住了白公胜。白公胜对石乞说:「申鸣,是天下闻名的勇士,而今发兵包围我,我该怎么办?」石乞说:「申鸣,是天下闻名的孝子,派兵去把他的父亲抓来,申鸣听说后一定会来求你,那时候再和他说。」白公胜说:「好主意。」于是去抓了他的父亲,让兵士押来,告诉申鸣说:「你要是和我一起干,我和你共分楚国,你要是不和我一起干,你的父亲就会死。」申鸣哭着回应道:「从前我是父亲的孝子,而今我是君王的忠臣。我听说,吃着君王的饭,就要为他去拼命,接受了他的俸禄就要为他竭尽全力。今天我已经不能做父亲的孝子了,但可以做君王的忠臣,我忠孝不能两全!」他拿着鼓槌擂响战鼓,于是杀了白公胜,他的父亲也死了,君王赏赐他黄金百斤,申鸣说:「吃着君王的饭,在君王有难时却逃避,就不是忠臣;保住君王的国度,却让父亲遇害,就不是孝子。忠孝的名声没有同时确立,忠孝的行为不能顾及两全,这样活着,有何颜面去面对天下的人。」于是自杀了。前一篇:《韩诗外传》卷一第二章
后一篇:《韩诗外传》卷一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