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乘《上书谏吴王》
(2020-07-17 21:03:22)
标签:
枚乘《上书谏吴王》其出不出间不容发却背而走迹逾多影逾疾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 |
前言:
枚叔〔善曰:《汉书》曰:枚乘,字叔,淮阴人。为吴王濞郎中。吴王初怨望谋为逆也,乘奏书谏,王不纳,遂去之,从梁孝王游。后景帝拜乘弘农都尉,卒。然乘之卒,在相如之前,而今在后,误也。〕
原文:
臣闻,得全者昌,失全者亡。舜无立锥之地,以有天下;禹无十户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土,不过百里。上不绝三光之明,下不伤百姓之心者,有王术也。故父子之道,天性也。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则事无遗策,功流万世。臣乘原披腹心而效愚忠,惟大王少加意念恻怛之心於臣乘言。
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之无极之高,下垂之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马方骇,鼓而惊之;系方绝,又重镇之。系绝於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脱。必若所欲为,危於累卵,难於上天;变所欲为,易於反掌,安於泰山。今欲极天命之上寿,弊无穷之极乐,究万乘之势,不出反掌之易,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难,此愚臣之所大惑也。
人性有畏其影而恶其迹,却背而走,迹逾多,影逾疾,不如就阴而止,影灭迹绝。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欲汤之沧,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不绝之於彼,而救之於此,譬由抱薪而救火也。养由基,楚之善射者也。去杨叶百步,百发百中。杨叶之大,加百中焉,可谓善射矣。然其所止,百步之内耳,比於臣乘,未知操弓持矢也。
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绝其胎,祸何自来?太山之溜穿石,殚极之纟亢断幹,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夫铢铢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过。石称丈量,径而寡失。夫十围之木,始生而蘗,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抓。据其未生,先其未形,磨礲砥砺,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畜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臣原大王熟计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前言:
李善说:《汉书》中说曰:枚乘,字叔,淮阴人。做吴王濞的郎中。吴王起初怨恨朝廷,谋划反叛,枚乘上奏书劝谏,吴王没有采纳,于是枚乘离去,跟随梁孝王。遂去之,从梁孝王游。后来景帝拜枚乘为弘农都尉,去世。但枚乘是在司马相如之前去世,而今却说是在司马相如之后去世,是搞错了。
试译:
臣下我听说,做事周全尽心,自己就会旺盛,反之就会败亡。虞舜居无立锥之地,却拥有了天下。大禹聚不足百人,却能称王于诸侯,汤武的土地不足百里。对上不隔绝日月星辰的光芒,对下不伤害百姓的心,这就是君王的驭人之术。所以说父子之间的关系,是上天的安排。忠臣能不避重刑去直谏,那么就不会有遗憾,并会流芳千古。臣下枚乘愿披肝沥胆尽忠大王,只是希望大王能稍加恻隐之心,留意我说的话。
要把一缕线系上千钧重物,悬在无限的高度上,下面是无底深渊,即便是愚蠢的人,也知道哀叹即将发生的断绝。马正在害怕时,鼓又响起让它受惊。以一缕线负重刚刚断绝,又要重新系上千钧。这一缕线是在天上断绝,无法再结上。千钧重物坠入深渊无法让它复出。是坠落还是不坠落,这是千钧一发刻不容缓的。能听忠臣的谏言,那么经过百般向上的努力,即将坠落的重物就能脱离险境。若是一定要为所欲为,就会有累卵之危,做起事来比登天还难。而不去为所欲为,也易於反掌,能像泰山那样安稳。而今想要活到上天能赐予的长寿,享尽无穷的快乐,谋求万乘之尊的气势,却放弃易如反掌改错的机会,不使自己处于泰山般安稳的位置,而要冒累卵之危,做比登天还难的事,这就是臣下我大惑不解的地方。
有人害怕自己的影子人而讨厌自己的足迹,可反而加倍快走,这样足迹不断增加,影子跟得越来越紧,就不如找到背阴的地方停下来,这样影子没了,足迹也没了。要想别人没有听见,就不如自己不说,要让别人不知道,不如自己不去做。扬汤止沸时,只要一人在添火,一百个人扬汤也没有意义,不如釜底抽薪,不断绝火源,而做无用功,就像抱着木柴去救火。养由基是楚国善于射箭的人。百步穿杨,百发百中。杨叶很小,又能百发百中,可以说是善于射箭的。然而他所能射中的距离也就在百步之内,要是超出百步,他和不懂得弯弓射箭的我是一样的。
福报是积累的,祸难是堆积的,接纳积累的福报,毁绝堆积的祸难,祸难还会不请自来吗?从泰山上常年滴落下来水也能穿透山石,水井上常年使用的井绳可以把木辘轳割断,水并不是钻石头的工具,绳索不是锯木头的工具,这是日积月累渐渐成了这样的。以一铢一铢去称量,称量到一石必定会有误差,以一寸一寸去度量,度量到一丈时定会超出一丈。如果以石为单位去称重,以丈为单位去丈量,就简单且很少失误。十围的大树,生长时不断有分叉,用手脚就可以阻绝。也可以在分叉没有生长,在生长后还没有成形时,用磨石去打磨,也不会见到大树的损坏,到时候就发现分叉都去掉了。大树被种下、树起、养护,渐渐地长大的过程不易发现,到时候才见到它长大。积德行善,意识不到好处,到时候才能得益于此。背弃义理,意识不到丑恶,到时候就会败亡。臣下我愿大王深思熟虑,身体力行我说的这些,这是百世不变的正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