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试译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之六

(2019-08-10 20:36:07)
标签: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天下以奢为荣以俭为耻

方今制禄,大抵皆薄。自非朝廷侍从之列,食口稍众,未有不兼农商之利而能充其养者也。其下州县之吏,一月所得,多者钱八九千,少者四五千,以守选、待除、守阙通之,盖六七年而后得三年之禄,计一月所得乃实不能四五千,少者乃实不能及三四千而已。虽厮养之给,亦窘于此矣,而其养生、丧死、婚姻、葬送之事,皆当于此。夫出中人之上者,虽穷而不失为君子,出中人之下者,虽泰而不失为小人。唯中人不然,穷则为小人,泰则为君子。计天下之士,出中人之上下者,千百而无十一,穷而为小人、泰而为君子者,则天下皆是也。先王以为众不可以力胜也,故制行不以己,而以中人为制,所以因其欲而利道之,以为中人之所能守,则其志可以行乎天下而推之后世。以今之制禄而欲士之无毁廉耻,盖中人之所不能也。故今官大者,往往交赂遗、营赀产,以负贪污之毁;官小者,贩鬻乞丐,无所不为。夫士已尝毁廉耻、以负累于世矣,则其偷惰取容之意起,而矜奋自强之心息,则职业安得而不弛,治道何从而兴乎?又况委法受赂、侵牟百姓者,往往而是也。此所谓不能饶之以财也。婚丧、奉养、服食、器用之物,皆无制度以为之节,而天下以奢为荣,以俭为耻。苟其财之可以具,则无所为而不得,有司既不禁,而人又以此为荣;苟其财不足而不能自称于流俗,则其婚丧之际,往往得罪于族人亲姻,而人以为耻矣。故富者贪而不知止,贫者则强勉其不足以追之,此士之所以重困,而廉耻之心毁也。凡此所谓不能约之以礼也。

而今制定的俸禄,大抵都微薄。如果不是朝廷侍从人员,家里人口又稍多,没有不兼职赚取农商之利以贴补家用的。下面的州县官吏,一月所得,多的钱八九千,少的四五千,还要花费一些在等候任用、等候调任新职、等候补缺时的通融上,那么干六七年也就得到三年的俸禄,算下来一个月所得其实到不了四五千,少的还不到三四千而已。就是养家糊口这点钱也很窘迫,另外治病,丧葬,嫁娶,送葬等开销都从这里出。中等品行以上的人,虽穷而不失为君子,中等品行以下的人,虽安泰也还是小人。唯中等品行的人不然,穷则为小人,安泰则为君子。算一下天下的人,中等品行以上和以下的人,千百个人里十分之一都没有,而穷就做小人、安泰就做君子的人,则比比皆是。先王认为对于民众不可以力服人,所以制定政策不以自己为标准,而以中等品行的人为标准,就是要了解他们的需求,再以利去引导,先王认为如果能让中等品行的人守住操守,那这个办法就可以行之天下而推广到后世。以现今制定的俸禄,要让士子不丧失廉耻,中等品行的人做不到。所以现今官大的,往往收受贿赂、囤积资产,而毁于贪污;官小的,贩卖乞讨,无所不为。士子一旦没了廉耻,成了社会的罪人,偷巧懒惰,讨好别人的心思就生出来。而发奋自强的心就没了,那他们的职守和事业怎么能不懈怠,治理之道又怎么能兴盛?何况贪赃枉法行贿受贿、侵害掠夺百姓的人,到处都是。造成这些就是我说的没有给足俸禄。婚丧、奉养、服食、器用,都没有建立制度去节制,而天下以奢侈为荣,以俭朴为耻。只要他有钱搞得到,就什么都能搞得到,政府既然不禁止,而大家又以此为荣;如果他财力不足而不能让自己在流俗中有面子,那么在办理婚丧的时候,往往得罪于族人和姻亲,而大家认为这很丢面子。所以富有的人贪婪而不能收手,贫穷的人顾及面子去攀比,这就是为什么士子由于困窘而丧失廉耻之心。造成这些都是由于不能以礼义去约束的缘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