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越剧百年的献礼新剧,《虞美人》是著名“王派”传人单仰萍首次制作主演的大戏。舞台上,单仰萍一改柔弱的林黛玉形象,演绎了多情刚烈为爱徇情的虞姬。而生活中的这位“单美人”同样重情重义,从艺三十多年她始终感念越剧给予的恩赐——因为越剧,她有幸师从王文娟而迁居上海;因为恩师,她有缘与丈夫牵手;因为丈夫,她在家庭和事业间多了些从容。
师从王文娟塑艺术人生
加盟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已有20年,但来自浙江建德的单仰萍依然乡音未改。她中规中矩地坐着,说着犹如吟唱的家乡话,眉宇间似有如见陌生人的羞怯,活脱脱一个初进贾府“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的林妹妹。
自从1987
年参演《红楼梦》,仰萍至今已出演了无数场次的“林妹妹”,但很少有人知道,当年王文娟饰演的林黛玉竟是帮助仰萍走进越剧艺术的“贵人”:仰萍11岁去桐庐学戏,虽然天生丽质,但初入梨园并未一帆风顺——跑龙套、拉大幕,嗓子不好……团里下了最后通牒,单仰萍面临着继续唱戏还是被迫改行的困境。
“很偶然的机会,我看了越剧电影《红楼梦》,被王文娟老师扮演的林黛玉深深打动。原来越剧可以这样美!当时我暗下决心,此生誓结越剧缘。”仰萍在老琴师许梅棠先生的指导下她刻苦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唱腔日见起色。
1983
年,单仰萍主演了民间传统剧目《春江月》,并开始模仿王派唱腔,隔年《春江月》在上海大众剧场上演的时候,单仰萍的表演打动了台下看戏的王文娟。三天后,越剧第一代“林妹妹”王文娟终于收下了这个学生。那一年,单仰萍22岁。
1986
年,徐玉兰与王文娟创建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王文娟力邀爱徒加盟。此后,“王派花旦”单仰萍与“徐派小生”钱惠丽成为了越剧院新一代的“黄金档”。至今,仰萍仍念念不忘师恩:“当年是王老师把我从桐庐调到上海,使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逐渐成为能挑重担的剧团主演,我真的很感激她。”
恩师为媒结金玉良缘
生活中的单仰萍朴实内向、不善交际,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仍独来独往,这又成了王文娟的一桩心事。刚巧她与早年熟识的一位舞台姐妹相遇,对方也在为儿子的终身大事发愁,两个老姐妹一拍即合,马上张罗着为孩子们牵线做媒。
相识不久,仰萍就发现男友敬业且能干:“他是一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但却能将承诺付诸行动。最让我感动的是他非常有责任心,对自己做的任何一件事都看得很重。其实,他没有正式向我求婚——有一天我们正聊着,他突然说‘我们结婚吧’……就这样结婚了。”
1995
年2月18日,单仰萍与比他年长四岁的周先生在贵都大酒店举行了婚礼,孙道临、王文娟夫妇既是媒人又是证婚人,上海电视台的金牌主持人叶惠贤是婚礼司仪。在老师与朋友的祝福声中,仰萍开始了越剧之外的另一种精彩。
当年11月,仰萍就要做妈妈了,即将出差的先生坚持陪在她身边。产房外,丈夫焦急等待着,直到亲眼见到母女平安才放心。那天,他为女儿起名周斓。
周先生曾是中国信托公司主管国际贸易的副经理,婚后,为了不再两地相思,丈夫决定回上海,并且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单仰萍一直称丈夫是“有事业、有家庭、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好男人”,她虽然能在舞台上演出一个脱俗、敏感、喜欢自寻烦恼的林黛玉,但生活中乐得倚靠在丈夫的大树下。“我现在的家庭生活很安逸,女儿读书很用功,先生也是出类拔萃的。”
丈夫一度希望仰萍能全身心照顾家庭:“他曾劝我离开舞台,但很快便放弃了,因为他了解我对越剧的热爱。这次我投资《虞美人》,他还给了我很多支持。”
家有爱女扮慈父严母
最近这些日子,仰萍忙于纪念中国越剧百年诞辰的演出,天天早出晚归,女儿也没见上几面。“我们俩工作很忙,女儿和外婆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我回家时女儿早睡着了,等我醒来她已经上学去了,最近都没怎么关心她。”
小斓斓从小有些弱不禁风,3岁就要吃中药来调养身体,晚上睡觉夫妻俩连窗子都不敢开,怕孩子一着凉又要病了。为了增强女儿的体质,单仰萍和丈夫要求女儿多运动,多培养兴趣爱好。女儿天资聪慧,接受能力强,仰萍平时在家里练唱,女儿总是围在身边,无论什么唱段只要听上几遍也会跟着哼唱;小家伙还喜欢跳舞,久而久之体质也比以前好许多。
至于是否会女承母业,仰萍觉得孩子将来的发展应顺其自然,但人品却要从小培养:“女儿很善良,我教她要有同情心;她很诚实,我经常说功课好不好不重要,但是品格好不好却很重要;她还是个循规蹈矩的孩子,有些小孩看到喜欢的东西会拿回家,但这样的事在她身上绝不会发生。”
女儿今年11岁了,到了似懂非懂的年龄,有主见却也任性,从小离开家乡的仰萍很少能感受到父母的亲情,也不像丈夫那样善于和孩子沟通。“女儿自尊心很强,又很爱面子。我有时批评她,她事后会跟我说:‘妈妈你不要在大家面前批评我嘛。’我不怎么会疼爱女儿,只是亲亲抱抱,不太会了解她的内心世界。她爸爸的教育方式是引导式的,但我扮演妈妈的角色可能多了一些,朋友的角色少一些……我想,我会努力改变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