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马齿苋和马猪菜 口水诗与涎口水
游学问诗曰:
现下某些诗歌,
都不好意思称它为诗了;
说它是分行文字,也行,
说它是口水诗,也中;
管是什么吧,是一坨屎也无所谓。
牛逼客这个人吧,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不少,毛病也不轻。不会油嘴滑舌、花言巧语哄骗人,为人忠厚老实,这算他的优点。缺点呢,做事不够细心,粗枝大叶,甚至想当然、不求甚解,都是他的毛病。以前,他遇见马齿苋的“苋”字,便想当然地读作“见”,便马齿见、马齿见的读下去,也不去管它马齿苋为何物,凭着直觉,感觉马齿苋好像是一种并不常见的什么花草吧。那天,他好性子让牛小牛拿字典查了查,才知道读错了,当了半辈子的“别字先生”,别不好意思的。接着,又让小妖到网上给他查阅一番,不看倒罢,搜完图片,牛逼客一个劲地直拍脑门,说:“哎呀妈呀!成天马齿苋、马齿苋的,我当是个什么玩意儿,原来就是马猪菜啊!这么个破破烂烂的破菜,怎么起了个文雅、好听的名字,——早说马猪菜不就得了嘛,害得我见了马齿苋就读成马齿见、马齿见,闹出笑话来了......唉呀妈呀!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马猪菜啊.......”牛逼客不住声地唉呀妈呀,一会儿马齿见一会儿马猪菜,逗得牛小牛没敢放开大笑,捂着肚子“噗噗”地笑个没完。小妖也被他逗笑了,“咯咯”笑起来,问他说:“马齿苋怎么啦?”牛逼客又是拍脑门,说:“马齿苋就是马猪菜啊——”
牛逼客见小妖还是没明白过来到底怎么回事,便对她说:“说马齿苋我闹不明白,可一说马猪菜,嗨,我可是剥了皮认得它的骨头!你看嘛,马猪菜、马猪菜,顾名思义,马猪菜天生就是猪爱吃的菜,所以叫做马猪菜!”小妖不信,以为他又在胡诌,便笑着挖苦他说:“得了吧,快留着你那两下。什么东西到了你这里都得变味,还马猪菜天生就是猪爱吃的菜,真事似的,你呀,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猪鼻子插葱——装象,哈哈......”牛小牛再也忍不住啦,搂住妈妈哈哈笑个不停,两条小腿还不停气地乱蹬乱踹。牛逼客见小妖不信,急了,说:“真的!骗你是小狗。我没说假话,你听我慢慢说嘛——”小妖没容他说,接着他的话马上递上话来说:“你就是个小狗。”牛小牛和妈妈笑翻了,搂作一团,前俯后仰,连牛逼客都跟着无可奈何地傻笑起来。
原来,这马齿苋可能还真叫做马猪菜,马齿苋是书本上的学名,马猪菜是老百姓管它叫的土名。以前,因为农村人识字不多,太洋气的名字不大好记,这土里土气的名字倒是易记易想,口口相传,便沿袭至今。牛逼客的父亲牛二年轻的时候,带着老婆孩子在农村生活,干过多年的庄稼活,农村里说别的不多见,要说这马猪菜可是到处都是,田间地头,漫山遍野,多了是。村里的老百姓都说马猪菜不会死,叫它“铲不死的马猪菜”。所以说,牛逼客对马猪菜的印象记忆犹深。
笑够了,牛逼客才对小妖和儿子牛小牛讲起马猪菜的故事来。
以前的农村吧,生活刚好一些,才能填饱肚子解决温饱了。庄稼人不辞辛劳,白天上山干农活回来,妇女们回家做饭,每人都擓着满满一大篓子利用工闲薅的野菜回家喂猪,这篓子是藤条做的,很结实,妇女们嫌篓子不够大,往往把篓子里的野菜一层层踩得结结实实,所以,你看她擓着的篓子不算大,却是沉甸甸的重,常累得她们走不几步,便要坐地上喘息一会儿,额头上的汗淌下来把上衣都湿透了。要不说,农村的妇女就是能吃苦耐劳。也有心眼多的妇女,趁生产队长不注意,偷偷把几个地瓜,或者几穗苞米压在篓子的中间,上面再用野菜压实了,生怕被人发现了,晚上回家做一顿地瓜饭或是鲜苞米茬子饭,一家五六口又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再说这野菜呢,只要是马猪菜长出来的季节,八九不离十,差不多都是马猪菜了,也有些甜津津的细甜谷什么的。薅马猪菜不费事,田间地头随便哪里都能薅一大堆,而且,生产队长也乐意大家薅,这东西跟庄稼争肥水。
那时间的农民,不仅上山干繁重的农活,而且家里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养了猪,养了鸡鸭,还有大鹅。牲畜家禽跟人争食吃,没有那么多的粮食喂它们,只能上山拔野菜给它们吃,马猪菜便是它们最好的粮食了。马猪菜单捡大个的拔起来,连根带泥一块儿拔出来,茂盛的一大团一大团的,茎嫩叶厚,脆生生的,好像鸡鸭不怎么喜见,猪最爱吃,看它张开大嘴“呱哒、呱哒”嚼得那么起劲,不知猪的心里有多欢喜了。在农村,很少听说人吃马猪菜的,一般都认为马猪菜是猪的菜。小时候,牛逼客淘气,也曾在田里嚼过几遭马猪菜,只觉得那菜滑利汁液多,也没啥味道,不好吃。
提起马猪菜吧,牛逼客当时是最讨厌它了,甚至咬牙切齿的有些恨它烦它。牛二就他这么一个孩子,放学了,照样要和别的孩子一起,挎篮子上山拔猪菜。小孩子贪玩,到了山上就像羊倌没了放了羊,四处撒野,一刻也没有闲下来的意思。可是,到了傍晚要回家了,才记得还没有拔猪菜,只好草草了事,随意拔一些马猪菜放进篮里,回家对爸妈要有个交代呀,要不就要挨打了。有聪明的,看篮子里的马猪菜不多,会蹲下来两手抄起蓝里的马猪菜,往上扬一扬,马猪菜和马猪菜之间有了空隙,这样会显得拔的马猪菜很多,回家不至于挨妈妈的骂。也有鬼头的,悄悄把篮子里的马猪菜下面用草棍支起空来,看上去满满一大篮子马猪菜,回家赶紧同哥哥姐姐的倒在一起,以免被父母亲发现。
拔和薅不同,拔需要费些力气,薅可能就很随便了,不需要使太多的力气。牛逼客最烦的就是薅马猪菜。农村劳力少,农活繁忙,孩子星期天、放暑假都要帮大人上山干活,最多的营生便是帮着除庄稼地里的草了,而草里最多的当属马猪菜,首屈一指,非它莫属。那时间,山里的庄稼都长起来了,青翠的苞米一大片一大片的,颀长的叶子在风中哗啦哗啦摇曳作响,比牛逼客都高了一截。地里的马猪菜也跟着疯长,不,是疯狂地肆无忌惮地疯长。这时间,牛二分配给儿子牛逼客的任务,就是到地里薅草。一望无际的畦子,那还有个头啊,牛逼客算是愁死了。烦马猪菜啊,烦它烦得要死。起先,牛逼客用锄头锄,只盼着快快完工,回家好找小伙伴玩。不几天的功夫,锄完了,牛逼客美滋滋的在家歇息,可歇息没几天,邻地的五奶奶来告诉,地里的庄稼让草焚了,都没眼看了,快去锄草吧。牛逼客就不乐意,不是刚锄过没几天吗,怎么又长出草来了呢?
到了山上一看,锄死的马猪菜居然又活过来了!牛逼客忿忿地用锄头去锄马猪菜,这个该死的马猪菜怎么会不死呢,害得他没得玩,又来锄草。这会儿,牛二嫌他锄的地里头不干净,到处是草,亲自来督阵,五奶奶也来告诉说,这马猪菜锄是锄不死的,锄死了根,它的茎会活,锄死的马猪菜把它翻过来,它照样活,要用手薅,把根也要薅起来,薅完了,还要把马猪菜堆在一起,最后,整个地里都薅完了,还要一堆堆把马猪菜抱出地里,扔到地头上,这样地里才会不长草。而且呢,锄是弓着腰行的快,薅却是用手薅,蹲在地里一点一点往前挪,蹲不一会,腿就酸麻的快蹲不住了,直想坐在地下歇一阵子,所以呢,回家后两个屁股往往都沾满泥巴。谁架得住这番折腾,加上地里头热的不透气,密不透风,完全崩溃啦!农村的孩子都有这种感触,好端端的一个暑假玩不几天,就要匆匆结束了,时间都耗费在锄草干农活上了。
想想,马猪菜很烦人。
小妖指给牛逼客看,说:“你看,现在好多人都在吃马齿苋呢。马齿苋的药用价值还很高呢,又是清热又是解毒的,药食两用,哪天咱们也做点试试。”牛逼客连看都不看,哼哼鼻子说:“管什么样,我都不稀罕。我算是让马猪菜把我惹伤了,马猪菜真真伤透了我的心。”
正说着话儿,牛小牛拿老师布置的作业故意来问牛逼客:“爸爸,这个字怎么念?组个什么词?”牛逼客看了一眼,是个涎字,便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读诞,组词嘛,对了,叫垂蛋三尺。”一下子,又把个小妖和牛小牛笑翻了。
接下来的故事,没想到,还真跟个涎字有关。
那天,牛逼客一家人到一家酒店尝鲜。酒店开得不错,座无虚席,十分热闹。不想,碰见游学问随老板在这里伺奉客人,打过照面,便各自在大厅落座,不题。这时候,大门口进来一位衣衫不整、蓬头垢面者,大赤赤的进来,酒店老板以为他是一位乞讨者,心里直怪门口站立迎客的服务员让他进来,怕影响了酒店里的买卖,连忙拦住他说:“你这位是做什么——赶快往屋外走,你不看见这里都忙死了——”来人非但执拗着不肯往外走,还一边挣脱开酒店老板的纠缠,从兜里掏出一张快要发霉的名片来,郑重地极有尊严地递给酒店老板说:“我不是乞讨者,我是一名诗人。”酒店老板接过名片一看,名头挺大的,有一连串响当当的头衔,——中国某某作家协会著名诗人,中国某某大奖第八十八届诗歌奖获得者,中国某某大学客座文学教授,中国某某作家协会副主席,——看得酒店老板心里直打哆嗦,差点把名片掉地下了,直怪自己看走了眼,有眼不识金镶玉,差点要把一位难得请来、可能请都请不动的贵宾撵走了,真要命。自古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凡是高人、奇人大抵不修边幅,扮相邋遢,所谓奇人奇才也。
也是酒店老板见多识广,做事圆滑,很善于见风使舵,他立刻做出一副失敬的姿态,恭恭敬敬弯下腰,右首往前一伸,——摆出一个“请”的姿势来,说:“大驾光临,有失远迎!不知大师落座哪一个座席,牌号多少?是何方高人所请?请容兄弟扶你过去。”诗人好窘,紧迫了半天,才悄声对酒店老板讲,因为先前办文学诗刊,在外举债不少,现在不仅无法养家糊口,甚至连生计都难以维持了,如今流浪在外,已身无分文,希望借贵酒店宝地,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以换取一杯美酒。没想到酒店老板原先也是一位诗歌爱好者,后来改行开酒店不写诗了,如今看到诗人落魄,连残存的一点尊严都没有了,他立马改变了主意,残酷无情,奚落诗人说:“我可以给你酒喝,但请你不要念诗。”他为什么改变了主意呢?因为他是开酒店的,首先想到的是,朗诵诗事少,耽误了生意事大。还因为他是个诗歌爱好者,知道诗歌界里的行情,如今的诗人大都是扯虎皮拉大旗,一个个很大很大的头衔,牛的厉害,专一用来唬人的,诗却写得不咋地,抛弃了头衔他的诗就什么都不是,万一诗人今天朗诵出来的诗令人作呕,叫人喝倒彩,那来就餐的客人可就连饭都吃不下去了,岂不坏了买卖。他这也是为诗人着想,给诗人留足了面子。
诗人没想到他曾经屡试不爽的方式现在不灵验了,在这里栽了个大跟头。以前,他一说自己是诗人,马上会围过来一大群少男少女,以崇拜的目光看着他,有求签名的,还有痴狂的少女献吻的,把你围得团团转;他一说马上要朗诵一首自己刚创作的诗,四下会响起热烈的掌声。现在,他一说自己是诗人,别人都像看怪物一样看他,把他当成了另类,诗人还有好意思说自己是写诗的?现在,蒙骗人的时代早已过去了,谁还不会写个三首文章两首诗,你拿不出个响当当的作品来,只靠名头唬人,哪里还有买账的?
他们说的话,游学问都听到了。游学问站起来,拿过名片看了看,又递过去,摇头说:“你的诗我读过几首,什么诗歌,都是些口水诗,就像小孩子涎口水流出来的那些东西,不值一提。” 酒店老板认识游学问,他赶忙把游学问拉过来介绍给诗人说:“这位是游学问,我们当地的著名文人,大笔杆子,很有学问的。”酒店老板倒不是热衷于诗歌讨论,他是想借机来个金蝉脱壳,好去照顾他的生意。还是游学问跟随的老板大度,他让游学问把诗人请到了自己的这一席,还给诗人倒了一杯美酒。不想,游学问在这里却给诗人上了一课,最后还拍案而起。
游学问说:“ 在艺术变得廉价甚至无耻的今天,我不敬畏诗歌,甚至可怜诗歌,说敬畏诗歌有点作。因为在当今诗坛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写诗,都可以以诗人自居,什么样的题材都可以入诗,比如性交,坐在公交车上的意淫,比如女人的乳房甚至屁股都可以分行甚至获奖。什么样的时代产生什么样的诗歌,诗人也没有生活在真空里。我们不能过分的责怪我们的诗人写不出好作品,但我们也不能让不好的作品堂而皇之地披上文学奖的外衣。”
游学问还说:“其实当下的中国诗歌根本就没有标准。就拿‘鲁迅文学奖’来说事吧,即便是‘鲁迅文学奖’也没有标准,那些所谓的标准都是经不起推敲的。‘鲁迅文学奖’说穿了,其实就是拿鲁迅做幌子,挂羊头卖狗肉罢了。获奖的任何一首诗其实与鲁迅没有任何关系。我们只想说别拿鲁迅做挡箭牌了。我们总是有意无意的把获鲁奖诗人的诗歌和鲁迅精神挂钩,我们的标准是不是太高了抑或太低了?其实悲哀的不是鲁迅,而是我们这个社会。”
游学问还说:“诗人必须让作品说话,究竟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没有个性,没有独立之人格,没有思想深度和批判精神及驾驭宏大题材能力的诗人,是写不出能匹配‘鲁迅文学奖’的好作品的。”
最后,游学问拍案而起,掷地有声,说:“我可以忍受生活中的废话,但我不能忍受诗中的废话,因为那不是诗;我可以忍受生活中的口水,但我不能忍受诗中的口水,因为那不是诗;我可以忍受生活中的龌龊,但我不能忍受诗中的龌龊;我能忍受一个诗人在现实中的无耻,但我不能容忍一个诗人在诗歌中的无耻。当代中国,骗子、混子、痞子、竖子有很多,并且层出不穷,大有‘荒林春雨足,新笋迸龙雏’之势。这就逼着我们,必须要有王灵官和孙悟空那样的火眼金睛,能够认得好歹,识得妖怪,是祥云是妖气一看便知。”
声明: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勿对号入座。
故事主要人物:
牛逼客:原名牛必克,流年不利,不慎中招,性情人物。父亲--牛二,儿子--牛小牛,妻子--小妖。
游学问:喜欢用下半身思考写作,可惜为男性作者,不仅不能攫住眼球,读者寥寥,反招致众人的谩骂。有爱国思想。经典诗句:“一股温暖的暖流流来了”“狗发疯了猪跳海自杀”
老黄: 喜欢在街头小巷贩卖点荤料,不要钱。同游学问心和面不和。
鲍副市长:招牌动作——同漂亮女性寒暄喜欢“熊抱”。酒后还要转上三圈,来个蒙古的大别子。
柳雪: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腮凝新荔,鼻腻鹅脂。
梁君子:曾干过鸡鸣狗盗之类的勾当,蹲过监牢,有劣迹。老婆--大嫚。
胡所长:某执法部门干部,工作勤勉,工作的指标就是罚款。
油菜花(艺名):性工作者,青春靓丽,人漂亮,比较讲信誉。工作单位:瑶池娱乐皇宫。
杨树春:武师,精通少林拳术,在当地颇负盛名。江湖退隐,不做大哥好多年了。
龙哥: 江湖大佬,黑白两道通吃。
大狼、小狈:跟着龙哥闯荡江湖的杀手,手下各有一帮混混。
其他主要人物:
河南商人
弯眉 他舅子
资深美女 财迷
大板先生
次冒干部
范秋花
毛警察 二杆子 (添加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