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心灵营养”

标签:
爱情人际关系心灵营养情感 |
很多礼物放在他的面前,很多好吃的食物放在他的面前,在各种各样的食物和玩具的陪伴下,这个人慢慢地长大了。
每天就这样过着同样吃吃喝喝的日子,就这样,这个人,长到25岁。
虽然物质很丰厚,几乎什么也不缺,可是他觉得自己一直都不快乐,于是,他决定远行,去寻找能填满自己心灵最重要的,能让自己快乐的东西。
他就这样走啊走啊,不知道走了多久,一直到了一个偏僻无人的旷野,他实在太累了,他停下他的脚步。
这个年轻人独自坐在旷野中,他不吃食物,也不说话;他的头低垂着,眼睛闭着,嘴不发声地一直在追问:“什么是快乐呢?快乐你到底在哪里?为什么我如此的不快乐呢?”他一边说,一边哭。
他的朋友推荐他去找心理专家,也许他会找到他要的答案。
他去找了一个叫“伍诗诗”的心理专家,按照预定的时间,他来到了她的工作室等候。
“年轻人,我是伍诗诗,很高兴认识你。”
他连忙问:“诗诗老师啊,怎样才能快乐呢?为什么我是如此地不快乐呢?”
诗诗老师轻轻地放手放在他的头上,又放在他的嘴上,最后停放在他的心上,对年轻人说:“快乐的奥秘不在你的‘头脑’中,也不在你的‘嘴’里,而是在你的心灵里。”
年轻人一脸的迷惑,“在心灵里?”
诗诗老师继续对他说:“人很多时候,以为吃了‘好吃的食物’,就会让他快乐,所以他们拼命地做工(工作),以换取各样的食物,可是食物终究不会给人带来永久的快乐;而且外面的食物,也填不满心灵的空虚感,也就是说带不来你内心的快乐;”
“曾提出‘压强定理’的法国科学家兼哲学家帕斯卡曾说‘在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属于上帝为他自己所留下的真空,没有一样物质能填满这个真空;”’,他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年轻人听了不断地点头,因为他一生之中,吃过很多好吃的东西,“吃”真的并没有给他带来永久的快乐。
诗诗老师继续说:“于是,人类又花很长时间用头脑去思想,想尽很多方法希望能快乐,可是也发现收效甚微;人类这么做都是舍本逐末。”
“那该怎么做,才能快乐呢?”
“真正的快乐的秘诀在‘心’,
“心灵营养?”年轻人如饥似渴地问。
“是的,每个生命来到人世间,不管他的出生环境如何,他这一生的目的,都是为了寻求来自他人的爱;同时,他又渴望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机会去爱他人的人,成为一个被人需要的人。”
“爱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可通过行为、语言去感知的,爱是唯一可以‘喂养’心灵的‘心灵的营养’,如何在恰当的时机,展示爱的有效的行动、语言,这就是人类所需要的“心灵营养”;诗诗老师缓缓地说着。
“哦,原来我的心灵缺‘营养’,所以我才如此地不快乐呢。”年轻人用手拍头,有点对心中答案的醒悟,所以兴奋地叫着。
“是的,因为人类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所以,人在0--6岁各个时期所需要的‘心灵营养’也不一样,0--6岁的“心灵营养”是生命的基石,是一生都需要补充的,它是人类心灵成长的‘必需品’;
“其实人的一生,都是在补‘0-6岁的心灵营养’,长大后的“心灵营养”,其实跟‘0-6岁的心灵营养’本质上是一样的;”
“人类一天没有补上某类‘心灵营养’,人类的‘心灵’就都是没有长大的‘心灵的小孩’,心灵永远无法强大。”
“恩,我就是‘心灵的小孩’。”年轻人边听边点头。
“更重要的一个真理是,‘心灵’不是缺了‘营养’还能‘苟活’的,‘心灵’是“没有营养,便不能活”
“哦,原来是我的‘心灵’引导我来寻找它的‘营养’。”年轻人幡然悔悟,终于为自己这次远行找到了一个深刻的注脚。
“爱情很美啊,它是人类最美丽的感情,可以为了对方不惜生死。”年轻人渴望的就是这样的爱情,说这话的时候,声音还是激动的。
“所以,人世间很多纠结的情爱关系,不是他真的对所爱的对象了解有多深,他在于他爱的真的有多深,只是因为那个时候他的心灵‘没有营养,便不能活’,所以,他就找到一个碰巧跟他当时关系比较近的异性去“爱”了,人世间很多纠结的情爱关系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爱情只是在补‘心灵营养’?”年轻人又不解起来,他不明白,那么美的“直教人生死相许”的爱情,怎么也跟“心灵营养”有关系。
“是的,所有的爱情关系,说到底,都是亲子关系的翻版;人总是在异性的身上寻寻觅觅,只不过是希望找到在0---6岁时“像父母一样”不计代价、无条件的爱;就是你所说的‘不惜生死’的爱。”
“不仅如此,所有的人际关系,也都是亲子关系的翻版;”诗诗老师决定对年轻人有更深入的带领。
“所有的人际关系?”年轻人沉吟着。
“是的,人总是在人群中寻找那个“像父母”一样关注自身的人;也会不自觉地去做些什么去吸引人的关注,很多人拼命工作就是为了得到领导的‘像父母’一样的赞赏;
“也有的人总是喜欢到了新的学校、单位,就去找“大哥”、“大姐”,找可以关照自己的人,其实他们不好意思说去找“像父母”一样关照自己的人而已。”白衣人继续对年轻人说。
也有的人喜欢扮演“父母”照顾别人,其实他们心里是希望最终这些他“照顾”的人,都能“回报爱给他”,其实,他的‘心灵’,终究不过是个‘心灵的小孩’。”
诗诗老师所说的一切,都是年轻人从未听说的,“心灵”原来需要“营养”,原来人世间的各样复杂的关系,都是因为“心灵缺少营养”的缘故。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养育0--6的孩子,让他们从小的‘心灵营养’就是足够,长大以后能成为一个内心和谐、快乐的人?”
“如果我们成年了,又如何再次补充所缺失的‘心灵营养呢?’”年轻人很认真地向诗诗老师请教。
就这样,诗诗老师跟年轻人畅谈,年轻人终于了解到他是缺失那类“心灵营养”,也了解到了如何补充“心灵营养”,开心地结束了咨询。
今天你打开了这本书,幸福快乐也要进入你的心灵了呢,让我们一起为“心灵小孩”有机会成长为“心灵大人”,而欢呼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