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男女的思维模式
(2010-09-07 07:26:41)
标签:
理智情感 |
分类: 心理专栏 |
供稿于张江杂志
就是这群优秀的张江人士,让我想起了我们优秀的中华文化,也想起了心理学上所说的五种沟通模式中的一种:Computer。
我上次写了有关敢于“雷言”的凤姐文章,小女子可能永远也无法习得“前后300年未及我”的凤姐风格,但从凤姐之红火看来,我们正迎接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雷雨”时代,为了紧赶时代的步伐,以此文誓死捍卫小女子未曾落伍,在撰写此文的时候,弱弱小女子如我也准备“乘凤姐之东风”之“下定决心,排除万难”的 “小雷”一把。
我们中国历来都遵循“发乎情,止乎礼”的教导,从小背负这样的教导,以至成年后成为我们血液的一部分,这让大多数人在表达感情的时候不是优先考虑表达感情需要到什么程度?如何才能更好地让对方了解,而是首先考虑合不合“礼”。
“礼”有大礼、小礼、还有家礼等等,各种各样的“礼”的限制,让我们中国人个个都被训练成讲“礼”和“理”的高手,到最后都被训练成用脑袋思维的人,我常常说,我们中国人大部分都是用“脖子以上”的“脑袋”沟通模式,而不是用“心”的沟通模式;以至于我们很多人,当想哭的时候不能不合“礼”地哭,当我们想笑的时候,也不能不合“礼”的“笑”;慢慢地也不再哭得出来、笑的出来;最后,伤心时只剩下捶胸顿足;快乐时只剩下不知愉悦程度的小学生式造句:“我好开心,我好开心‥‥”
Computer的沟通模式翻译成中文就是超理智型,他们常常逃避现实的任何感受,也回避因压力所产生的困扰和痛苦;超理智型使用的语言常常是极端客观:使用抽象字眼及冗长的解释,他们只关注事情和事情背后的逻辑,常用的语言有:“什么事都与学术(某某理论)有关";"我只关心事情合不合乎规定或正不正确";"人必须要有理智和逻辑"。
其实,我们所有的人都是有情绪的,而超理智者在处理情绪的时候,他的内心常常出现的一句话是:"不论代价,人一定要保持冷静、沉着、决不慌乱。"长此以往,他们的情感状态大多出现疏离状态,他们很多的亲人朋友好像在他们快乐的时候感觉不到他的快乐,悲伤时也不知道他到底有多难过,他们那一张脸好像戴上了永不变化的面具。
超理智者的身体姿势常常僵硬,他仅有的有表情是看别人那不屑、优越的眼神;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他们内心的孤单感、空虚与隔绝、寂寞的感觉是那么的不好受,以至于在那无人的午夜,痛苦让其无以言表,长叹不已。
前文有讲到,我们的中国文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超理智者,作为一个超理智者他的行为常常表现的威权十足,让人感到处处而在的威严;威严常常带来别人的尊重,我们的文化体系中又比较容易形成欺软怕硬的状态(有空聊聊背后形成的深层原因),好像一个人有了威严的外表以后:就有了让人敬畏的资本。既然可以带来这么多的心理好处,超理智者的威严就有了着陆的基础和滋生的温床。
同时,威严的背后常常会带来一种顽固、不愿变更、举止合理化、操作固执刻板的状态,如果威严可以随时更改,颜面何存?既然不容易更改,刻板的程序式样就呈现在我们面前。哎,做一个超理智的Computer多么不容易呢,那张宝贝的脸上的肌肉一天不晓得动几回噢?
超理智的Computer的身体常常会存在以下的状态:癌症、心脏病、淋巴系统疾病、胸背痛等;超理智的Computer的心理常常会存在以下的反应:忧虑、强迫心理、强迫行为、社会退缩、固步自封、缺乏同理心等。
那么作为一个超理智的Computer是不是就没有希望过上更幸福生活了呢?出路在何方呢?心理学可以治病,能让超理智的Computer身体的疾患和心理状态都改善,甚至痊愈,实现真正的“无药而治”,你想不想知道呢?
小女子自小就看过很多高人,把某人表和里的状态给你分析的那真是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要是问到“怎么办呢?”高人总是抚须浅笑,说:“客官莫急,我自有良方”。小女子不是高人,也没有胡须可以把玩,可是约稿版面有限制呢,看来也只有下期分解了,(*^__^*) 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