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认识物体》试卷分析与讲评
考试时间:2010年9月29日
课时:2课时
一、考试情况分析:
1、成绩分析:
本次考试全班23人参考,及格22人,优秀18人,良好22人,高分8人。
2、试卷分析:
本张试卷一共有六个大题,第一题为填空,第二题为判断,第三题为连线,第四题为物体的区分,第五题为选择,第六题为点数物体的个数。总的来说难易适度,但学生测试效果确很不理想,特别是一些平时基础较差的学生,出现的失误太多。
其中第一题、第三题、第五题学生做的比较好,只有极个别学生因为没完全理解题意出现了错误,大部分同学能全部做对。第二、四、六题出现的错误较多,特别是第四题,占的分数比重很大,可大部分学生都有或多或少的失误,甚至有的学生把分全部丢掉。第六题的第一小题在长方体个数的点数上出现的错误较多。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
1、和前两单元一样,主要的原因还是对题意理解不好,一年级的孩子刚接触试卷答题,还没有适应做题的要求和方法。这个原因在第四题表现最为明显。判完卷儿后,我挨个学生对这个题进行了辅导,发现如果让他们口答都能答对,大部分学生不是不会做这道题,而是根本就没理解做题的要求,有的是理解了却不知道怎么往卷上答。
2、对基本概念有些不清晰,如第二题判断的第4小题(上面和下面都是圆的图形,一定是圆柱),大部分同学都给打了对勾。
3、对物体的空间感不强,这点在第六题的第一小题表现明显。
4、学习习惯不好:有的学生不认真听老师读题,以至于把答案写错位置,还有的不细心,明明会做题却因为马虎丢了分数,特别是看图点数物体数量这样的题,出错的原因都是粗心。
5、教师对个别差生的单独辅导还不够,在培养一年级孩子做题能力的方法还是不对,取得的效果不明显。
三、提高的措施:
1、加强对学生做题的训练,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做题的步骤与方法,平时要多出习题让他们多做,在实践中加强理解能力,总结出体会与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重要知识点的强调。
3、在生活中注意培养学生对空间的感知,利用积木等让学生多搭多玩,在操作中体验空间的立体感。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听讲要认真,做题要细心,不浮躁,不马虎,扎扎实实的学好每节课的内容。
5、教师要继续在实践中探索,找出好的适合本班孩子的训练方法,加强对学生薄弱知识点的辅导,让他们从开始就把基础打牢。
四、重点讲评:
第一题第2小题:(
)谁最多,(
)和(
)一样多。让学生讨论得出答案。
第二题第4小题:通过实物让学生总结出为什么上现和下面都是圆的图形不一定是圆柱,教师强调“上下两个圆要一样大”这个知识点。
第5小题:让学生拿四个小正方体进行组合,在操作中得出“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可以摆成一个大长方体”这句话是正确的。
第三题:通过实例让学生知道“粉笔盒”应该是长方体。
第四题:先给学生讲清题意,理解后在黑板上画出题中的物体,老师示范做前几个物体,在学生听懂之后找几名学生做完后面的物体分类。然后让全体学生在试卷上重新一遍本题。
第六题第一小题。让学生分组用实物进行搭建,再数出正确的数量。
五、补充练习:
1.数一数,填空。
(图略)
(1)长方体有()个
(2)正方体有( )个
(3)圆柱有()个
(4)球有( )个。
2.在下面的图中,是圆柱的在(
)画√ ,是长方体的在( )画○。
(图略)
3.填空。(图略)
4.你能说出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形状是正方体、球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