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讲座〉河姆渡文化的对中国及世界的重要意义

(2010-05-21 16:53:53)
标签:

余秋雨

作品

文化

老孙

余秋雨研究

分类: 秋雨讲座

   5月26日,以“弘扬河姆渡文化、彰显新余姚魅力”为主题的河姆渡文化节正式开幕。余姚籍文化学者余秋雨出席主办方召开了记者招待会,与袁隆平院士一起纵论河姆渡文化。

 

    余秋雨和央视网博客频道的缘分不可谓不深,06年央视举办青歌赛时,余秋雨就在央视网博客频道开博了。当与会编辑请他为央视网网友写句问候时,余秋雨非常高兴地答应了。无奈,当天现场请他签名留影的人实在太多。他只能匆匆写下这样简单的问候。但余秋雨特别叮嘱道,非常感谢央视网网友们对他的支持和关注,祝大家一切顺利!也请朋友们继续关注央视网博客频道。

 

 

    “河姆渡文化改变了人类的史观”


   过去国外有欧洲中心论,中国有黄河中心论,随着考古的不断发展,河姆渡等遗址的发现,这些论断慢慢地被推翻了。河姆渡遗址告诉了世人,古老的文明在东方,中国长江流域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河姆渡文化的另一个历史意义,就是把在中国传统史学观念中的宫廷中心论,逐渐地转化成生态中心论。老百姓的生活、吃饭穿衣,这些民生的东西是历史学家最需要注意的事。随着历史观的变化,河姆渡文化就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随后发掘的田螺山遗址,也是这个新的历史观的延续,希望这一史观能进一步引起传媒界和文化界的重视。

 


   “河姆渡文化在中华文明中起到奠基作用”


   世界一般公认的标准为文字、城邑、青铜器。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在史前就做好了准备,河姆渡的稻作哺育,为中华民族跨入文明史起到了宏大的奠基作用。


   令人感到非常自豪的事情是:一个古迹的发现,以最快速度进入我们中学教科书中的,就是河姆渡。发现后没几年,就能进入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所有的教科书,这就体现了河姆渡的重要作用。


  “河姆渡人何从何去各种可能都有”


   河姆渡人来自何处,又迁移到何处?关于这个问题各种可能都有。好多考古专家认为,河姆渡人从浙西山区迁移而来,问题是浙江西部的人又从哪里来,所以,我们等待着考古发现。但河姆渡人后来去了哪里,有一点可以肯定,余姚这个地方很可能被海水淹没,那就是稻作文明受到挑战,河姆渡人只能迁往内地。考古学家另一种观点,认为河姆渡人扬帆远行。如果在太平洋某个地方通过DNA的测试,找到了河姆渡人的基因,这不是没有可能。


  “河姆渡文化是由生态文化造就的”


  谈到河姆渡文化,就必须谈谈生态文化的重要性。生态是最大的文化。余姚为什么会出现河姆渡文化,与生态环境有很大关系,这里的生态为人类提供各种生存的条件,并造就了这块平原一直能欣欣向荣。也许七千年前的河姆渡人就吃着我们今天喜欢吃的霉干菜蒸肉,还有余姚的杨梅,杨梅节做的就是生态旅游。通过生态文化,再联系到余姚有一个知行合一的哲学家王阳明,这样组合起来的旅游品牌,就很有吸引力。因此,在做旅游产品时,首先要把生态文化放在前面,其次跟上历史文化,而不是过度强调文本文化、历史文化在旅游中的重要性。(注:以上文字均为余秋雨在会议上的发言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