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足球蹴鞠马球古代球迷皇帝文化 |
分类: 历史风云 |
中国是足球运动的发源地,中国古代把脚踢球叫“蹴鞠”。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蹴鞠游戏 。
蹴鞠一词,最早载于《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游说齐宣王时形容临苗:"临苗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竿、鼓瑟、蹋鞠者。""蹋"即"蹴",踢的意思。"鞠",球,即古代的足球。汉代的《西京杂记》、《盐铁论》、《蹴鞠新书》、《刘向别录》中都有关于蹴鞠的记载。
蹴鞠在中国古代,确切应分为“击鞠”和“蹴鞠”“步打”,比较流行的是前两种,所谓击鞠既是有一种骑在马上以杖击球的运动项目,也叫“马球”,它是由汉代足球演化而来,在唐朝的时候极为盛行,而蹴鞠更多的代表以脚踢,这在宋朝的时候则更为风行。
马球,比较早的一位球迷皇帝应是汉高祖刘邦,刘邦不仅自己爱踢球而且爱看比赛。他在宫苑中建造了大规模的“鞠域”就是为了足球竞赛之用。他还命令全国要以蹴鞠来训练士兵。汉武帝刘彻除在长安宫苑内建球场外,在他当政时进行的对匈奴战争中,行军所到处,都设立球场,且要求官兵从上到下,人人都必须足球,可谓是大球迷。
到了唐朝的时候,打球应该说是极为盛行,尤其是由于第一代帝王极好马球,于是乎在唐王朝300年间的22个皇帝中,居然有18个是马球运动的爱好者。
玄宗皇帝李隆基也是一位球迷,中宗景龙三年,吐蕃赞普派遣他的大臣尚赞咄来迎接金城公主,中吐之间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球赛,后世的玄宗李隆基亲自出场,在球场上纵横捭阖,带领大唐队大获全胜,《题明皇打球图诗》中说:“宫殿千门白昼开,三郎沉醉打球回,九龄已老韩休死,明日应无谏疏来。”不用说,这是位球迷,为了球,连朝政都不管了。
玄宗以后的唐代皇帝中,又出了不少球迷,比如穆宗李恒,他算得上是一个大马球迷了,以致因打球受伤而丧命。再比如穆宗死了之后的敬宗李湛,继位后也是日夜打球,并从各地招来一些马球选手,一起打球,不理国事,以致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宝历三年,敬宗与马球将苏佐明等28人一起喝酒时,终被苏佐明杀掉,时年18岁。得,这两位可说是为球生、为球死,和他们一比,当今,谁敢轻言自己是超级球迷
唐代最后一个皇帝唐昭宗李晔,当他被朱全忠逼迫迁都洛阳时,六军都已逃散,尽管如此狼狈,他还将十几个马球选手带在身边不离左右,可说是“死了都要踢。”这里也可以见到当时唐朝宫廷中是如何沉湎于马球了。
唐朝以后的宋代更喜欢以脚踢球,也就是宋代蹴鞠,宋代蹴鞠在唐代蹴鞠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发展,球技增强,向着技巧性、准确性方向发展。
尤其是在北宋时期,踢球运动在京城开封世非常流行的,不仅老百姓喜欢踢球,连平时威风八面的皇帝也成了名副其实的“球迷”。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和宋徽宗赵佶就是北宋历史上著名的“球迷”皇帝。
赵匡胤和赵光义都是军人出身,喜欢体育运动,他们都将踢球作为工作之余最主要的体育娱乐活动。赵匡胤做了皇帝后,还带着赵光义和赵普、石守信等几个人一起踢球,他们兴高采烈,神采飞扬。后来,有一位画家就把他们踢球的情景画了下来,画的名字叫《宋太祖蹴鞠图》。
不过值得一提的还是“球迷皇帝”宋徽宗赵佶,他并不喜欢亲自踢球,但他特别爱看球赛,因此在皇宫里成立了一支拿工资的国家球队,在节日之时踢球助兴,当然相对于他的国家队,水浒传中他那位宠臣则更为有名,高俅高大先生,因善蹴鞠,获宠于端王赵佶,于是后来权倾朝野,朝政之事如此儿戏,相信对于徽宗这位皇帝来说,真是“爱江山更爱足球。”
观之以往的皇帝爱球之甚,与现如今的球迷更是有过之而不及呀!当今的球迷还需要努力啊!咱们不是前无古人的!
参考书籍:《中国古代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