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小多图书 |
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诗人,但人人都可以写诗。创作了《戴帽子的猫》等著名作品的苏斯博士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当孩子诗兴大发时,无厘头的诗歌可以成为好诗。苏斯博士是美国一位著名作家,他擅长创作滑稽、无厘头的诗歌体作品。他的语言节奏紧凑,书中无厘头的诗歌与绕口令并存,总能让孩子发笑
苏斯博士是个笔名,他的原名叫西奥多·苏斯·盖泽尔,1904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斯普林菲尔德。他家在一个特别适合孩子成长的地方,那里距离他父亲担任园长的森林动物园只有6个街区,距离图书馆只有3个街区。苏斯博士有着与生俱来的想象力和幽默感,非常喜欢画动物园里的动物,他长大后顺理成章地成了一名出色的插图画家和漫画家。
在苏斯博士的幼年时代,母亲常常为他哼唱自己小时候学会的押韵儿歌,这为他日后创作诗歌体文字作品打下了基础,他本人也把自己创作韵文(韵文就是有节奏韵律的文体,诗歌属于韵文的一种)的才能和热情归功于母亲的培养。
长大后,苏斯博士成了出色的插图画家和漫画家。但是直到1937年,一个偶然听到的韵律才给了他创作第一本少儿图书的灵感。
http://s8/mw690/001QgNdtgy6Ebw5BmwT37当时苏斯博士正和妻子乘船前往欧洲,遇到了暴风雨天气。他注意到波涛汹涌的海水拍打船身的韵律,便开始琢磨适合这个韵律的语句。几天后,他用这些语句创作了一个故事。作品完成后,苏斯博士曾找27家出版社想将故事出版,但均遭到了拒绝,理由是这个故事太稀奇古怪。就在他想要放弃的时候,一个朋友答应出版此书。这本书的名字叫《想想看,我在桑树街看到了它》,目前已在全球发行数百万本。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马克的纽约男孩儿在放学路上的所见所闻。马克的父亲望子成龙,每天都叮咛孩子注意观察放学路上看到的一切,期待着孩子有一双科学家的眼睛。可是,马克却长了一双诗人的眼睛,他把眼前看到的东西加上天马行空的想象,变成了神奇罕见的人和物,让人目不暇接!
http://s12/mw690/001QgNdtgy6Ebw6jEz9ab苏斯博士沉醉在韵文特别是绕口令式韵文的创作中,他甚至还自创了一些词汇。不过苏斯博士同时也认为,韵律可以帮助孩子们正确掌握词语的发音,所以他也创作了很多只用有限的词汇的书籍,以鼓励识字不多的孩子阅读。在《戴帽子的猫》一书中,苏斯博士仅用了大约220个英文单词,就写出了一本适合初级阅读者的儿童图书。事实证明,这本书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全文刊登在《生命价值·我也可以写诗》主题:了解诗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