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孩子一本合适的“压岁书”

(2011-01-11 17:20:54)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信息
ohmmy综合:送旧岁,迎新岁,这几年来老百姓贺岁的方式越来越多,年过得也更有文化韵味了,一些家长把给“压岁钱”的习俗变成了给“压岁书”,让孩子在过年欢乐的同时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教育专家表示,送压岁书给孩子好处多,可以增长孩子们的文化知识,避免攀比压岁钱的现象产生,还能增加家庭文化气氛,带来一个消费新时尚。
    时值年底,大街小巷布置的喜气洋洋,年味儿也越来越浓了。送旧岁,迎新岁,这几年来老百姓贺岁的方式越来越多,年过得也更有文化韵味了,一些家长把给“压岁钱”的习俗变成了给“压岁书”,让孩子在过年欢乐的同时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教育专家表示,送压岁书给孩子好处多,可以增长孩子们的文化知识,避免攀比压岁钱的现象产生,还能增加家庭文化气氛,带来一个消费新时尚。

    然而市面上的早教类图书品种繁多,质量良莠不齐,要从中挑选一款合适的给孩子着实是个难题。针对如何选对压岁书,外研社儿童发展中心的早教专家给出了建议:

    选择压岁书 适龄是关键

    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会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年龄段都有各自的心理发展任务和社会性,如,从出生到2岁的宝宝主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发展对自己、对他人、对环境的信任感,他/她们需要在学习坐、站立、走路、吃东西等动作的同时学习信任自己、信赖他人,他们需要感受到被关爱;而2岁到6岁的宝宝则需要发展自我意识和自主态度,在这个年龄段宝宝在加强语言和行动能力的同时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如何与别的宝宝一起游戏,学会分享和建立友谊,建立更高层次的信任,等等。

    因而,在选择给孩子的压岁书时,需要注意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图书,在不同的成长阶段要选择最适合他们的图书,分龄化早教书就是不错的选择。比如说,孩子长到四五岁,会开始对生死的问题感兴趣,许多家长往往不知如何作答,但如果手边有一本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能应时地给孩子他们所需的答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外研社儿童发展中心出版的分龄化早教图书《布奇乐乐园》其中就有一章是专门给孩子讲解他们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以丰富生动的故事和图画让孩子们学会热爱生命。《布奇乐乐园》针对1-6岁儿童分龄设计图书内容,全程陪伴孩子的成长。

    选择压岁书  亲子互动很重要

    当今的社会生活节奏很快,父母与孩子情感交流的机会也有限,选择一款合适亲子阅读的压岁书,无疑可以成为父母与孩子交流的最好途径。如果父母们每天晚上都能陪孩子做几十分钟的亲子阅读,就能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不仅学到知识,更有助于孩子们社会性的形成。

    好的亲子阅读图书,需要具备以下几点:首先,内容需要浅显易懂,用大号字印刷,图画优美生动,让孩子即使不能完全看懂内容也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识字欲望;其次,书中需要有丰富的场景和互动游戏等等的设计,让父母能够和孩子一起做一些角色扮演、虚拟戏剧等等亲子活动,增进亲子阅读的效果。另外,一些领先的亲子阅读图书还配有家长指导手册,辅助亲子教学的进度。这样一来,挑选出合适亲子互动的早教图书不再是难题。实现从阅读中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积极的情绪,让他们真正拥有感受幸福的能力,这也是早期阅读的最大意义。

    另外,专家也给出了补充的建议,选择好书的过程,往往就是选择一家优秀出版社的过程。也就是说,挑选压岁书除了要注重书本本身的内容之外,也要将出版社的因素考虑其中,优秀的出版社往往拥有雄厚的专业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出版的图书更值得信赖,外研社就是很好的选择。

  儿童文学:让孩子拥有“三想”

  在北京举行的首届“读友杯”少儿类型文学大赛暨《读友》创刊三周年座谈会上,中国儿童文学界的专家指出,面对商业诱惑,一些作家过度迎合市场,制造带有暴力、色情内容的儿童文学作品,侵蚀孩子们的心灵,值得高度警惕。

    儿童文学作品呈现两个不良现象

    据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作家张之路介绍,当前我国童书市场巨大,在560多家出版社中有530多家出版童书,童书占整个图书码洋的1/4,而儿童文学在童书中又占40%的份额。

    “在巨大的商业诱惑下,一些作家抛弃思想内涵,过度迎合市场,儿童文学作品出现了两大不良趋势。”张之路说,一是“反大人”,即作品宣扬“老师不行”“家长不对”等观念,充分迎合孩子的逆反心理;二是朦胧的性暗示,即作品用“花姑娘爱情”“暴力色情”等内容迎合孩子的好奇心,日前被勒令下架的“童书”―― 《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便是如此。

    张之路指出,一些作家抓住这些商业创作诀窍,获得了不小的市场收益。“但是,儿童文学是孩子们精神世界的奶粉,不加区别地创作不雅作品,犹如给孩子灌输带有‘三聚氰胺’的奶粉,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知名儿童文学作家李学斌认为,今日中国儿童文学佳作匮乏、新人鲜见,一直欠缺类似《哈利·波特》《冒险小虎队》《鸡皮疙瘩》等既具有鲜明类型特征、又饱含浓郁阅读趣味的通俗少儿文学作品。

    市场火爆之余的“失落”

    “现在不少人表面上声称推动儿童文学创作,实际一上来就谈钱,商业味儿太浓,透着一股浮躁。”张之路说,“其实,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并不一定都是质量优秀的书,孩子们喜欢的书也不一定都是利于他们成长的书。虽然近些年儿童文学在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火爆之余,我觉得儿童文学也有些‘失落’。”

    “我们失落了开阔的视野。不少儿童文学作品总限于家庭和校园,但在成长的道路上,儿童的视野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两地。”张之路说,许多作品在好心地取悦儿童、使他们获得短暂欢愉时,忽视了对人性的培养,忽视了对困难人群的关怀,从而使儿童在培养善良、同情、悲悯情怀的层面显出冷淡自私。

    还有不少专家对儿童文学创作的跟风所形成品种单一的现象表示担忧。有相当数量的儿童作品,共性大于个性,“共同的场景、共同的人物、共同的矛盾、共同的结局甚至书名都比较相似。出现了‘读者年龄段都向小学生会集’‘用心认真写作向快速简单写作汇聚’‘所有情感都向快乐集中’‘所有写作目的都向畅销狂奔’……”在这一背景下,带有“三聚氰胺”的儿童文学作品层出不穷也就不足为奇了。

    儿童文学缺少风骨

    座谈会上不少作家指出,“三聚氰胺”作品频现更深层的原因,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缺少风骨。

    知名儿童文学作家杨鹏认为,像“蜘蛛侠”“超人”“蝙蝠侠”“米老鼠”等国外儿童文学的主人公历史悠久,已经形成了偶像化、系列化、时尚化等特征。“比如,‘超人’是1939年诞生的,现在的孩子看他依然觉得很时尚;‘米老鼠’的历史也很悠久,全世界都在为它创作,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

    “人们总问,为什么中国不能出现像《哈利·波特》这样优秀的作品?”张之路说,《哈利·波特》继承了19世纪以狄更斯为代表的英国优秀的文学传统,而我们的一些作家在创意阶段不是重视作品创作,而是使劲考虑如何衍生出“热卖”的玩具。“要知道,没有《西游记》,哪来孙悟空?”久而久之,无法形成儿童文学创作的风骨,只能“另辟蹊径”地借“三聚氰胺”打开市场。

    儿童文学:让孩子拥有“三想”

    “我们创作儿童读物的目的,是要让孩子拥有‘三想’:理想、思想和幻想。”张之路说,一味地迎合孩子的口味背离了儿童文学创作的要旨。我们的作品必须保持思想性与娱乐性的统一,做到深入浅出、寓教于乐。

    知名儿童文学作家安武林说,现在不少人对儿童文学缺乏专业的研究,“吸血鬼”也好,“侦探”也罢,作家最起码要对你所在领域的世界和中国的作品有大概了解,才能创作出精品。

    “我们要告诉儿童的是,生活不仅是幸福的,还是严峻的,要让他们了解苦难、迎接坎坷。另外,张扬自己个性的同时还要顾及他人的存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