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信息 |
在你的家里,是否也住着一个“爱问宝宝”呢?有时候,他甚至比十万个为什么还要多几个“为什么”,有些难题甚至难倒了高学历的爸爸妈妈。如果,当你的宝宝频繁地就某件事情问你“为什么”的时候,你该怎么回答呢?
每个家长可能都遇到过“爱问宝宝”,成长中的孩子对一切都感到新奇,常常揪住每一个他能想到的问题问个不停。孩子的提问是张口就来的,但提供适合的答案就没那么容易了。生活中很多家长都被孩子的提问给“难”倒了,而家长对孩子的提问表现出的反应则不一而足:
回避:一时不知如何面对——“妈妈,为什么你的屁股出血了?”被女儿问到这些问题,阿清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好,生怕女儿“变早熟”,赶紧转移话题:“等你长大就知道了。”要不就是“这些问题小孩不用管”。阿清私下里赶紧把自己的一干卫生用品藏好,生怕又被女儿“逮到”。
担心:“奶奶,今天是情人节,你的情人是谁呀?”陈奶奶感到很担心。“孩子这么小就提出这样的问题,会不会是早熟啊?”
抓狂:“我快让孩子给累坏了。”刘先生说,现在自己的业余时间几乎都在应付孩子的提问。“儿子虽然刚满四周岁,可是几乎所有他看见的东西他都要问个子丑寅卯出来,比如‘为什么我不能去女厕所?’‘为什么汽车能跑?’‘我能不能去太空?’等等。”“每次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我都赶紧去帮儿子找答案,然后绘声绘色地转述给他。我认为自己是个不错的爸爸。只是有时候觉得被那些应接不暇的新知识搞得有点抓狂了。”
不耐烦:面对女儿“为什么我没有小鸡鸡?”的问题,黄先生觉得难以回答,可女儿又偏偏一再追问,黄先生只好说:“女孩子不能问这个问题。没有就是没有,有什么好问的,真啰嗦。”
不经心:很多女孩子都喜欢“打听”生孩子的问题,当遇到这个问题时,程女士不假思索地对孩子讲出了当时的感受:“那滋味,真是别提了。等到那时候你就知道了,简直疼死我了。”
艺术化对付爱问宝宝
面对一直问个不停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育儿专家表示:“心理学研究表明,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好奇、好问,不满足一知半解,是一种非常可贵的思维方式。家长应该多带孩子接触大自然、接触不同的生活,关心孩子的每一个提问,并且有问必答,满足孩子的智力需求。”专家认为,“只要你是一位谦虚好学、头脑灵活、充满童真、愿意用心与孩子沟通的好爸爸好妈妈,自然能成为百问不倒的父母。”专家建议家长艺术化地应对孩子的提问。
接纳孩子的问题
孩子经常提出一些令人忍俊不禁、无法回答的问题,如果父母不接纳孩子的问题,只是一笑置之、敷衍了事或粗暴制止,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想再问了,这将导致其智慧的萌芽逐渐枯萎。专家提醒家长:不要烦躁和训斥孩子。如果以不耐烦的态度去打发孩子的问题,只会更加刺激他的“求知欲”,让孩子陷入另一种不恰当的求解方式。
回答问题不必 “包办”
教育专家认为,家长最好不要包办代替地以“帮助孩子解答问题”为荣。“我儿子小时候就非常爱问问题,那时候我就觉得,‘当家长的一定要帮助孩子解答问题’,所以不停地、细致地帮儿子找答案。可是现在我儿子发现他自己的自学能力明显不如班里的很多同学,我们一起分析了原因,觉得这跟我一直帮他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关系。”
“家长一定要警惕好心办了坏事。帮孩子细心找答案就是这样的情况。”姚女士认为,非常细致的知识,父母也不一定知道,家长可以间接引导孩子到书本里寻找知识,帮助孩子从小养成查字典、看书的习惯,这样将来遇到疑难问题就知道如何自己去找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