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宝宝“不会”从哪里来?

(2010-07-20 16:48:59)
标签:

宝宝

出生

生理

杂谈

分类: 小多月刊-探索自我

每个小朋友一定都问过:“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让父母十分抓狂。老派的父母会开始讲述鹳鸟和卷心菜园的故事;新潮的家长则会说:你们是我上网淘来的! 一个卵子 + 一个精子 = 一个宝宝。即使是科学家,也是到20世纪50年代才知道这个“公式”所有的答案的。而在那之前,孩子们都是被父母们那些乱七八糟的故事打发掉的。

 

http://s10/bmiddle/64a489a7t8bcdcd2755e9&690

 

 

 

 

在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的时代,科学家同样想弄清楚新生命是从哪儿冒出来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蚜虫是从露水中长出来的;而鳄鱼则来自朽木。当然了,有些新生命似乎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将一块肉放在外头几天,苍蝇宝宝——蛆便会冒出来,并在腐肉中扭动着白胖的身体;将没洗的内裤丢到一堆谷物中,马上会引来小老鼠(是的,真的有这样的实验)。就像有股自然的生命力量,会在某个时候,迸发出新的生命。

 

其实,宝宝们是无法“自我繁衍”出来的。比如把肉用布包起来,让苍蝇无法进入,也就不会有蠕动的蛆(弗朗西斯科•雷迪,1668年);把内裤放在抽屉里、把一只猫留在谷仓,老鼠当然也不会成群冒出来。这表明,新生命只会从另一个已经存在的生命里诞生,于是,这些赋予生命的就有了一个科学名字:父母。

 

但是,父母怎样让宝宝诞生呢?有的妈妈,包括我们人类在内,在生产前会先把宝宝带在身上几周或几个月,因此,雌性与宝宝之间会有着颇为明显的情感连接。一些科学家认为妈妈一定是关键因素,他们觉得,爸爸只是充当欢迎宝宝呱呱坠地的啦啦队员而已。

 

但是,一些科学家却觉得爸爸才是宝宝诞生的关键,妈妈只是为还没出生的宝宝提供食物和场所。甚至有人推测,如果精子里有超小的宝宝,只要适当的照料和喂养,精子自己就能生出奇怪、矮小、最原始的人类(抱歉,当然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卵子还是精子?精子还是卵子?每个假设都会衍生出好多好多问题。比如:如果宝宝来自卵子,那为什么他们有时候看起来更像爸爸呢?亦或是,如果宝宝来自精子,为什么有时候看起来更像妈妈呢?有些宝宝的特征,例如头发或眼睛的颜色,可能是父母两人的综合。其他特征,例如宝宝的性别,不是男就是女。人类只能生出人类宝宝。鸡只能生出小鸡。没有两个人或两只鸡长得一样(除非他们是一模一样的双胞胎)。这个“卵子和精子”的议题让科学家头疼不已。看来,显然有些环节被漏掉了,可这到底是什么呢?

 

他们漏掉了三个重要的环节:第一,如同现在每个小朋友都知道的,宝宝不是只从卵子或精子出来,当一个卵子和一个精子结合时,宝宝才能够诞生(发现日期:1870年)。

 

 

 

第二,当卵子与精子结合时,每一边都会为宝宝贡献特征,宝宝长什么样子,爸爸和妈妈所负的责任一样多(发现日期:20世纪初)。

 

 

第三,卵子和精子都含有宝宝诞生的关键因素:DNA(发现日期:1950年代)。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在生物体内发现的物质,它是一种带着重要信息的化学编码,这个信息包含了所有打造全新宝宝的指令。

 

宝宝长得有点像爸爸和妈妈,那是因为父母双方都捐出了等量的DNA,因为来自爸妈的DNA能排列组合出数不清的模式,所以没有哪两个宝宝看起来一样(除了拥有相同DNA的双胞胎外)。人类的DNA做出人类的指令,鸡的DNA做出鸡的指令,所以人类父母生出人类宝宝,鸡的爸妈生出小鸡,不会有例外。

 

宝宝不会从哪里来?答案是卷心菜园、鹳鸟、腐肉。宝宝会从哪里来?答案是妈妈、爸爸还有他们的DNA。事实就是如此,不过很幸运的是,你还是有机会让你的爸妈抓狂,问问他们:DNA是从哪儿来的!

 

 

 

原文刊载于小多(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探索自我》第1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