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使《敦刻尔克》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主旋律大片

(2017-09-05 09:24:27)
标签:

杂谈


《敦刻尔克》来华上映前,诺兰来宣传,大迷弟王思聪现身宣传式,并发了消失110多天后第一条微博和诺兰套近乎。


但吃瓜群众都在操心吴京啥时候来,两人会聊什么。


一个是已被封神的国际大导演,一个是热乎乎的50亿帝,这场世纪尬聊会碰撞出什么火花,着实让人好奇。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吴京没来,不给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闲人们机会。


于是发布会风头又被一只保温杯抢了,电影到底怎么样反而没有什么声息。


听说正式上映后,很多兴冲冲而来的中国观众看到一半出现退场的情况,又有一片诺兰粉声称把这部电影归到虽然喜欢,但没那么好的一栏了。


这就尴尬了。毕竟,中国观众对诺兰可是宽容到连他拿保温杯都没被嘲笑啊。


尽管万达给思聪的面子,现在排片还不算少,但看来《敦刻尔克》票房在中国扑街是一定的了。


不过其实也正常。掰着脚趾头想想就知道,就冲这题材就肯定扑街。


二战中那么多场恢弘的战役,干嘛选最灰头土脸的这个,简直就是丧到家了。


丧也罢了,还要探讨人性,探寻生命的尊严之类的玩意。真以为是许知远老师啊,要给时代唱挽歌。


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是实现对敌人从肉体到灵魂的大面积碾压,在激扬的号角下,从胜利走向胜利。


没有飞机、坦克、大洋马,没有手撕德国鬼子,一堆被打的四处逃窜的逃兵,几架坠毁的飞机,和小舢板,你让群众们怎么面对国旗热泪盈眶,油然而生一股爱国的豪情啊。


诺兰明显不是拍给广大观众看的,而是为了讨好奥斯卡评委和文艺青年的装逼作。


诺兰错过了向吴京取经的机会,也就对新时代的观众口味无从了解。所以该怎样做到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以我一个骨灰级影迷的经验,《敦刻尔克》应该这么拍:


——————————


影片开头,全景:一栋典型的英式郊外小house。清晨,阳光温柔,倾泻而下,给小屋罩上一层金色。


近景:薄纱的窗帘被微风吹起一角,影影绰绰中,两个身影正在缠绵。但观众想看又看不清楚。


接着特写,汤姆哈迪与怀中娇妻彼此深情凝视。娇妻附在汤姆的耳旁轻语一番,汤老师兴奋的抱着娇妻大大的亲了一口,说:真的吗?我真的要做爸爸了。


娇妻娇羞的点头,偎依在汤姆的怀里,两人脸上都挂着幸福的微笑。


镜头拉开,转到桌上的一张合影:汤姆哈迪挽着身边穿婚纱的娇妻。


黑场。


镜头转向英国议会。丘吉尔正在和议员们激烈的争论着。


一个留着两撇小胡子,穿着燕尾服的瘦高个大声说:“看看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的下场吧,我们根本就不是德国人的对手。现在我们的盟友,法国也快要不行了,既然希特勒已经向英国伸出橄榄枝,我们就应该接下,否则我们会像我们的盟友死的一样难看。”


瘦高个的话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而一直沉着脸的丘吉尔突然一拍桌子,高喊,边喊边戳着拐杖:“我不投降,我决不投降,只要有一口气就不能让大英帝国落入德国鬼子的手中,那样也太没面子了。”


他的声音被声浪盖住,议会陷入一片混乱。


接着镜头一转。


字幕显示,唐宁街10号。


哈罗德大将和他手下和丘吉尔分析战况。丘吉尔越听,脸上越严肃,问哈罗德:“我们有多少人在法国战场?”


哈罗德回:“大概40多万人。”


丘吉尔一拍桌子,说:“全撤回来,不然以后我们就没余粮了。”


哈罗德面露难色,“what?how?我们都被包围了,你让我咋整。”


丘吉尔指着桌上的地图,狡诘的说:“从这撤。”


镜头拉近,地图上画着一个圈,圈里:敦刻尔克。


——————————————

镜头接着一转。


汤姆哈迪一脸胡子拉碴,特别颓废和战友在大街上走着。


子弹乒乒乓乓的响着,身边战友一个接着一个倒下。汤老湿仍如行尸走肉一般走着,脑中不断闪现的是与娇妻在一起的美好画面。


原来,汤老湿的娇妻已经被德国人飞机扔下的导弹炸死。汤老湿万念俱灰,选择来到战场,想了此残生。


突然,他发现在一处残破的教堂里,一个法国女护士和几个伤员正在瑟瑟发抖。


汤老湿顿生怜悯之心,其他战友提出反对,但汤老湿大理凛然的讲了一堆人道主义的大道理,力排众议要带他们一块走。


但主要是这个女护士长得太好看了。(女护士我打算让伊娃.格林演,其他法国籍女演员中,苏菲玛索和阿佳妮都太老了,玛丽昂又不太好看。)


汤老湿带着一众人等边走边退。


一个残暴的毫无人性的德国军官一直在对他们穷追不舍。这个德国军官天生就是反社会,以杀人为乐,曾经眼睛都不眨的打死过几百个英法士兵。反正就是坏的毫无理由。


(这个角色我将给予史泰龙。他那半边脸被僵住的样子太适合变态了。其实我心目中最合适演坏人的演员是加里.欧德曼,但他一个角色能给演出18个层次。这个角色根本就不需要层次,只要有肌肉加上一眼看出是坏人就可以了。)


这期间,双方展开了追逐与反追逐的戏码。


将会登场的有男主徒手抓火箭、正反坦克互怼,以及飞机大战、舰艇追逐等场面。


会使用的包括泰拳、空手道、太极拳、轻功等。


详细过程不一一赘诉,总之要调动天上、地下、海里一系列的场景。


动作部分一定要邀请袁和平,特效部分则是工业光魔,呈现效果以复仇者联盟为参照,力求达到炸弹到处炸,主人公满天飞的效果。


要让观众看的眼花缭乱。汤姆哈迪满屏释放荷尔蒙。令女观众看了成花痴,男观众看了想犯罪。


——————————


除了动作场面,另外一条线也在穿插进行。


在后方,英国大妈们挑灯夜战为战士们织毛衣;英国民众积极捐款买飞机,一个小孩拿出了他零钱罐中的压岁钱,一个乞丐拿着一百英镑,颤巍巍的说,这是我乞讨半年攒的钱。


有船的居民纷纷哭着喊着非要驾驶自己的小船上战场。


就连英国国王也驾驶要参与掩护,当他手下试图阻拦时,国王正义凛然的说:不要忘了,我也是一名军人。



—————————-



故事的高潮终于到来,此段用交叉蒙太奇来剪辑。



大反派抓住了法国女护士,男主在一艘轮船上找到了大反派,两人进行终极一战。着一幕,两人都撕开上衣,露出八块腹肌,扭打在一起。


此刻,撤退也在进行中。国王等飞行员在空中掩护,小舢板们在海浪中奋勇向前。



其间,也有德国飞机不时投个炸弹,潜艇扔个鱼类,给男主和其他人的行动带来麻烦。


在几番上峰下峰的缠斗中,大反派将男主打翻在地上,男主奄奄一息,大反派得意的狂笑,旁边的法国女护士发出悲愤“你不能死。”的嘶吼。


弥留之际的男主眼前开始不断闪回,有男主和娇妻的画面,有带着伤员穿越火线的画面,有女护士的脸,最后一个画面定格在了英国国旗上。


快咽气的男主仿佛被打了鸡血,一个鲤鱼打挺蹦了起来,举枪打在了大反派的要害,大反派不可思议的看着男主倒下了。


死前不甘心的问:“为什么。”


男主拿出一本英国护照,大义凛然的说:“因为有祖国。而你,没有祖国你什么都不是。”


而那线,此时,小舢板和救援军舰也突破重重阻碍来到了敦刻尔克。


在沙滩上的英国士兵发出欢呼,高喊,英国万岁。海军司令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



电影的最后一幕是,女护士向男主投来深情一吻,以此表白。载着英国士兵的船向着远方前行。突然一个士兵指着前方喊道:看,home。


众人均抬头,看远方做痴痴状。


叠画中,丘吉尔发出慷慨激昂的演讲:我们要在海滩上战斗,我们要在陆地上作战.......我们决不投降。


字幕滚动:敦刻尔克为二战中一场由英国人民主导的伟大的撤退,它为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保留了有生力量。预示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新的局面的开始。


剧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