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这世界已经没有救世主
(2010-02-01 22:22:29)
标签:
杂谈 |
一
2003年6月1日,在三峡周围数千城镇即将被水淹没之前,南方周末策划了一次三峡之旅,这次采访的见闻组成了“三峡,我们无法告别”特别报道,它记录了对长江边上延续几千年的人文实体即将消逝的无奈,和人类这只经济动物在面对经济利益的贪婪。
五年后的5月12日,同在四川盆地与它相邻的一个叫汶川的地方爆发了强烈的地震,在杀伤力极强的冲击波下,数万人瞬间殒命。余下的一片狼藉的废墟竟与我在几年前看到的三峡库区拆迁废墟的照片及其相似。
我并无意夸大两者之间的联系,事实上,无数的学者已经证实了这种联想的荒谬可笑。我想要表达的是,长期以来,人类总是对于自己的能力过于自信,却忘记了自然中存在着一种强大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必须敬畏的。
二
最近一部讲诉2012年人类将会灭亡的电影非常火爆,也引发了很多讨论。其中逼真的灾难情景,令很多人看了后顿有生命脆弱、世事无常的感觉。我的朋友K问我,相不相信电影中所说的2012年是世界末日?我说,我相信一定会有那一天,不一定是在2012,但也许就在不太远的未来。
在看这部电影前不久,我和另一个朋友L进行了一番谈话,我们谈到现代中国人的贪念,以及为了满足欲望的不择手段。可在几百年前,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却是那么的信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小心翼翼的遵循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则。
我记得,我的姥姥家在中国中部的一个小村庄,我在那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曾经村中有一道清澈的小溪流过,在夏天的阳光下,它泛着蓝色透明的光,村旁的山脚下冬天会有温泉流出,村里的女人们会带了衣裳在泉水里洗涤。才十几年的时间,现在溪水和温泉已经全部干涸,天空开始被越来越多的灰色笼罩。我曾经为这一切的消逝而惋惜不已,为童年的记忆找不到安放的出口而悲哀。但是我发现,这个小村庄只是我们生存的世界的一个缩影,后来我因为工作多次到过那个盛产矿难的省份采访,那里的空气让我想要窒息。
我曾经到过非洲,那里的人们过着一种天然的生活,他们贫穷,但不会过度开垦,砍林伐木,天气好的时候他们会在户外晒太阳,礼拜天就穿上最干净的衣服去教堂。他们的眼神纯净,与世无争,与自然相辅相成,是我见过最和谐的景象。
三
下面回到正题。
12月7号,65个国家的领导人,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将会开会讨论气候变化议题,这一幕很像“1012”影片的情节,证明了气候问题的日益严峻。和电影一样,这次会议也把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显示这两个大国对于全球气候问题的重要性。不过从会议前各国释放的信号看,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出苛刻的减排目标,而发展中国家则认为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双方各不退让。在牵扯各国利益的情况下,不退让就意味着可以为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争取到更多机会。
有外媒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等关键问题上仍分歧严重,最近各方都对哥本哈根大会能否达成强而有力的协议心存怀疑。所以,重视归重视,真的可以达成目标,并不看好。
四
对一部电影来说,我想,我说的太多了。
从电影院里我旁边嚼着爆米花惊叹视觉效果的邻座身上就可以看到,人们总是习惯对眼前的危险惊慌失措,而对未来的危险视而不见。
这才是现实的世界。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指望的呢?就连电影中都已经说了,不要相信所谓的救世主,美国总统不是也死了嘛。
所以,我想很认真地回答K对我提出另一个问题:
问:如果真的会有世界末日,你最希望做的是什么?
答:和家人在一起度过剩下的时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