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注论语3: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2018-03-18 13:06:42)
标签:
论语、国学、缠中说禅 |
分类: 高原注论语 |
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杨伯峻: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样?”孔子说:“可以。不如穷得有志气,富得有涵养的人。”子贡说:“修养的完善,如同玉器的加工:切了再磋,琢了再磨,对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说到过去,你就知道未来。”
钱
李泽厚:子贡说,“贫穷而不逢迎谄媚,富裕而不骄矜傲慢,怎么样?”孔子说,“好。但不如虽贫穷但快乐,虽富裕却爱好礼制。”子贡说,“《诗经》说:‘切割,锉刻,雕削,磨光’,是不是这个意思呢?”孔子说,“子贡呀,这样才可以和你讨论诗了。告诉你过去的,你便能用在未来上。”
高原:此章前半节参见缠师解《论语》(15讲),此处说后半节。
子贡这段话,出自《诗经》原文“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匪”通“斐”,有文采;切、磋、琢、磨,是古代加工玉、石、骨、象牙器的基本工序,比喻人修身养性的重要。这句话,是形容那位有文采君子的学问、道德、礼仪、言行举止,是那么深厚、那么高雅,那么让人心生敬意,就“如同”切磋琢磨过的玉器。
始,刚刚,引申为从现在开始;往,所已有;来,所未言。
子贡牙尖嘴利,孔子一说“贫而乐、富而好礼”的社会现象,他就想到《诗经》说的某一类优雅君子,还问孔子“你说的,就是《诗经》里描述的这种人吗?”
孔子最得意的学生是早死的颜回,而子贡这人,孔子一直认为他学得不怎么样,从“赐也何敢望回”、“赐也何如”、“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赐也,非尔所及也”等章节就可以看出,孔子对这个弟子的学问,一直是不太认可的,怎么可能在这一章忽然就称赞起来?只能说,孔子说的是反语,幽他一默。
按孔子本意“贫而乐,富而好礼”才是指一个最理想的“人不愠”的大同社会,是“社会形态”而不是“某类人”,而子贡的理解差之千里,但孔子以一贯的幽默“表扬”他:“子贡啊,从现在开始就可以和你探讨《诗经》了”。孔子话里意思是:你这样熟悉《诗经》,告诉你一点别的事情,你都能扯到《诗经》上去,像你这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真特么人才啊!
孔子明显是讽喻子贡卖弄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