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化学奇才自杀的思考(原创文章)

(2012-04-30 00:03:27)
标签:

化学

奇才

健全

独立

人格

收获

杂谈

分类: [原创]世态万象

化学奇才自杀的思考

文/烟雨水乡

 

2012年4月6日,远在大洋彼岸的王庆根以一种极端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作为一位曾经化学奥赛的金牌得主,老师好友眼中的佼佼者,被家乡视为骄傲,他的自杀引发了无数人的扼腕、失意和感伤。而一系列有关高学历人才自杀的消息,时不时总会充斥于媒体之中,看来,这已经不只是个别现象,而逐渐演变为一种突出的社会问题。

 

如今很多家长都选择将孩子送到国外,进行深造学习,认为这是孩子最好的前途。一方面,能接触到世界各国较为先进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也能开阔孩子的视野,培养一种较为自由的思维能力。但独自一个人身处异域的孩子能否很快适应国外的环境,遇到问题时又该如何处置,家长和孩子并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有人形容说在海外生活就像是一个人又重活了一遍,什么都得重新适应。不一样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价值观念,陌生的人际环境等等,这些都是较为现实且必须去面对的。

 

一些意志品质较为坚强的留学生,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会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变得越发独立,相反一些心理素质并不过硬者,在面对学习、生活上的压力时,往往容易走极端,从而酿成较为严重的后果,自杀、厌学,甚至于走上犯罪的道路,前段时间媒体报道的,留美学生涉嫌强奸女房东一事,便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王庆根的悲剧,引发了人们关于如何正确看待出国留学热,如何对待高学历人才的思考,为什么近年来高学历人才频频自杀?不可否认,寒门苦读值得鼓励,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是一条积极的通道。但是如果拥有了如王庆根的辉煌事业,而后便如昙花般一现而消失了,试想一下,这样的人生有何意义呢?

 

不管哪种教育,归根结底,是要承担起培养孩子健全独立健康的人格为首要使命,这比获得多少奖,拥有多么高的职位,都来得重要而必要得多。王庆根式精英人才,生活得很累,准确地说,他们不是生活在自己想要的生活之中,而是生活在光环及别人的期待之中,如果不是那些光环,他们这一生或许可以活得轻松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