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人故居留存的文化价值及意义(原创文章)

(2012-03-13 09:21:07)
标签:

名人

故居

态度

民族

文化

意识

理性

分类: [原创]世态万象

名人故居留存的文化价值及意义

文/烟雨水乡

 

近段时间围绕着名人故居拆与不拆的问题,社会各界包括专家在内,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从梁林故居被拆到鲁迅故居的留与存,这些名人故居如一叶叶小舟般在风雨中飘摇,并行将湮没在滚滚的发展洪流之中,这些承载着重要历史研究价值及文化传播使命的历史建筑,将不复存在,尽管有的还会被复建,可却难以找寻到当年的影子了。

 

名人故居对于如今这个以经济发展作为衡量标准的社会来说,到底有着怎样的价值呢,很多正拆或将被拆的故居,往往都被贴上危房的标签,似乎这就是名居该被拆的最充分理由。社会需要发展,城市的面貌需要通过一幢幢高楼大厦来装点,但谁又能说这些故居或老城旧街遗古之风不是城市发展的点缀和风景线?

 

有些人片面地认为,所谓的名人故居,其实不也就是一件普通的屋子么,犯得着为其专门进行保护?持这种观点的人,可能十分地狭隘地以为,住过名人就是其留存的依据,名人故居之所以需要保护,其重要的不仅仅是住过了谁,而是其在当时及对后世影响。比如梁林故居,二人在此居住期间,马不停蹄地踏访15个省、200多个县,测量、摄影、分析、研究了2000多个建筑文物,终于在1943年写出中国人自己的建筑史。鲁迅故居即84号院所在的砖塔胡同是北京最早的胡同之一,被称为“胡同之根”,尽管鲁迅只是在这短暂居住,但创作出了《祝福》、《在酒楼上》和《幸福的家庭》等对世影响较大的作品。

 

通过对名人故居的研究,使人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当年那些名人的生存状况,思想状况,进而可以看出一个时代变迁中的历史人文风貌及发展轨迹。从这个意义上讲,名人故居不单单是一间屋子那么简单了,而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这或许是名人故居之所以需要保护的最大意义所在。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对名人故居的态度问题,彰显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意识与胸怀,文化传承的意义在于,对历史怀有怎样的一种情愫,名人故居留存事虽小,可却影响着文化的构建与传承,怀着一份虔诚与敬畏之心对待历史,在崇尚文明,追寻物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将始终拥有一份清明的理性及力量之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