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掉“宝时捷少女”标签,行善与身份无关(原创文章)
(2011-12-29 08:51:46)
标签:
道德文明助人为乐使命温情标签杂谈 |
分类: [原创]世态万象 |
撕掉“宝时捷少女”标签,行善与身份无关
文/烟雨水乡
12月25日,广州海珠区一名大约三十多岁的妇女晕倒在人行道上,围观的路人正在拨打120叫救护车的时,一辆蓝色的保时捷跑车在路边停下来,一名十三四岁的少女从副驾驶座上下来,向晕倒妇女询问了情况。见围观的路人没有人帮忙,她又叫上了开车的男子,两人一起将妇女抬到跑车上,随后将妇女送往医院。这则新闻很快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少女被誉之为“最美小女孩”,但在众多的赞扬声中,却夹杂着一种极不和谐的声音,有人指出,定时捷少女做此事,纯粹是一种作秀行为。
助人为乐,及时行善,在别人最需要的之时,伸出扶助之手,本是一种美德,一种道德范畴内的崇高风尚,如今在人心越发冷漠的今天,却常常是一些人行骗的手段,致使很多人见死不救,小悦悦事件向我们敲响了道德自醒的警钟。少女救人并没有什么值得大力赞扬的,但因其身份――坐着宝时捷,而被硬生生地贴上了作秀,伪善的标签,这令人很是不解。
小女孩在事后接受采访时,面对外界的种种质疑,并不为然,她认为自己做了应该做的,只要能救人就行。对于还是一名初中生的她来说,能意识到这点,十分难能可贵,道德教化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高下的风向标,道德并不是虚无飘渺,而是一种社会风尚下,人与人之间的规范与习惯,是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重要源泉。
这本是一条弘扬人类美德的正面新闻,但救人少女被贴上“保时捷”标签时,却与事件却相去甚远,近年来,众多富二代、豪车撞人案,都引起了很多人对富二代的偏见为富不仁、残酷冷血、无任何责任感,也难怪人们在热议保时捷少女救人一事上,会产生如此林林种种的不同看法。
在道德文明、社会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力倡导这种助人为乐,及时行善的美德,而不应该更多地去关注身份、地位,行善真的跟富人还是穷人无关,而社会各界特别是媒体,应该更多地担负起弘扬与传承的使命,注重从正面引导,积极营造出道德发展的温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