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校车安全奔波劳碌考核标准杂谈 |
分类: [原创]世态万象 |
校车隐患何时才能完全排除?
文/烟雨水乡
在这个寒意一阵紧似一阵的冬日里,人们那颗疲惫而忙碌的心灵,再一次被一起车祸而痛心行揪起,12月12日日傍晚5时40分,徐州丰县一辆载有46名学生的校车发生侧翻掉入路边沟内交通事故,造成15人死亡,多人受伤,教训极为深刻,又有多少个家庭为之哭天抢地而痛不欲生啊。
此时距离甘肃正宁特大校车交通事故26天时间,距离2012年新年还有19天时间,距离距国务院法制办正式公布《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仅仅只有两天,再次凸显了这一条例尽快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生命如花般绚烂,但此刻丰县的天空一定是阴云密布,失事孩子的家庭一定也是无法安宁,一辆校车为什么频频牵动着人们的心,频频使人们感到后怕呢?
据笔者了解,很多地方尤其是一些偏远或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的学校,是没有专业配备校车的,即使有也多半是民用车辆改装或雇用,更有甚者是客车与校车混用,从去年的湖南邵阳校车及丰县校车事故可以看出,他们的车辆都为雇用,并非专门用于运载学生的校车。
自从甘肃校车事故发生后,网上曝出美国用于运载学生的超豪华实力的校车,称该校车及抗撞击能力堪比装甲车,这样的车辆实在是好,如果没有这几起恶性校车事故,也许这一问题还不会引起相关部门乃至国家层面的重视,现在很多事总是暴露出来之后,才会去重视才会想起来去立法,实在令人有些痛心。
这样豪华的校车政府能不能都配得起,回答是肯定的,但能不能配得齐,回答也是肯定的,对于考核一方经济发展实力标准来看,大都以GDP的增长为唯一指标,相对于将钱用于校车支出,这样的投入几乎是无本可回,更别产生GDP的实值了,投资一个工业园,一个楼盘,那见效快,如果这种以唯GDP马首是瞻的做法,不能从根本得到改变,这种无专业校车接学生的事及事故还会发生。
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惠及大众,衡量一个地区及政府的经济发展情况,应该要将文化、科教、卫生、道德等软实力,综合考量在内,始终将惠及全体大众的具体事实在事,纳入考核标准,而不能一味地只看GDP数据。
但愿这样的悲剧不要时不时冒出来牵动一下日益为生计而奔波的脆弱的现代人的神经,如果思想意识上不引起高度重视,即使再坚固的车辆,也无法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放心与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