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学生体罚教育目的意义滋润校园 |
分类: [原创]世态万象 |
学生没有做完作业,是否应该受到体罚呢?
文/烟雨水乡
近日,有网帖称,11月18日下午,洛阳市一名13岁的初中生玲玲(化名)被老师体罚后跳楼自杀。帖子称玲玲未完成作业被老师罚做800个“蹲起”,因体力不支摔倒,遭到老师的打骂。目前,洛阳市教育局已证实了体罚事件确有其事,具体处理还在调查中。
看到这条消息与看到甘肃幼儿被撞一样,心情十分沉痛,都是如花一般的年纪,似玉般的笑容,就这样匆匆凋零了,人生苦短,但也不应如此之短,处于人生启蒙阶段的孩子,理应受到公正公平合理的教育感化,而不应背负过于沉重的课业,但面对始终纠缠不清的升学率,面对数不清的考核,老师们使紧了浑身解数,给学生们布置过多的作业,而一旦完成不了,老师们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加以督促,甚至于体罚。
最近在几篇有关大学生教育文章中,笔者多次提到了教育的目的的问题,如果仅仅是为了高入学率,升学率,入取率,这样的功利化,我们的教育不管有多么成功,都难以培养出真正具备创新思维的人才,初等教育的学生们围绕着高考这根指挥捧在转着,而高等教育则是围绕着就业这条主线,从而失去了教书育人的根本宗旨。
国外的教育,一直以来倡导快乐教育,而非填压灌输式,完全是一种自我式,老师课堂上讲得不仅仅是知识,而是一种学习的本领,老师教学生的,也永远不仅仅是肯定,还有不断否定怀疑,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孩子们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的培育与养成。而我们的教育永远在倡导一种标准答案式的唯一性,让学生们只了解一个结果,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于是造成了中国孩子个个是考试的能手,但却是好读书不求甚解。
一万个观点,不如一个行动实际,这充分说明了如今的教育脱离实际的普通性,家长为了孩子能上个好大学,不得不给孩子施加压力,而老师为了自己的碗饭与绩效,不得给孩子施加压力,在多重压力之下,心理承受稍弱些的孩子,也许就会折了,而且折得十分极端,十分令人心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能一味地算计着自身的利益,善于运用形式多样的教育手段,来启发和开导学生,使知识如春风化雨般时时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