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嫁给我》发于《今日女报》9.20

标签:
今日女报海岛官兵秀英愧疚情感卫士 |
分类: [原创]岁月如歌 |
谢谢你嫁给我
(2011年9月20日《今日女报》B4版“倾诉”)
文:曹木静
连长下达的特殊任务
“阿满,这次回家探亲,你可是有任务的。”连长板着脸,严肃得有点不近人情。
我下意识地绷紧了身子,回给连长一个标准的军礼:“啥任务?”
连长:“这次回家,一定得把对象的事解决了!”
“啊?”连长的语气不容商榷,我的脑子一下子全乱了。这个任务,比我11年的军人生涯中接到过的任何一个任务都来得艰巨。
连长继续“训导”我,言辞中对我似乎有太多的不满意:“你是一个好兵,军事比武样样行,抗洪抢险、抗震求灾都干过,三等功都立了三个,可为什么就是这个婚姻大事老解决不了呢?这次一定得解决了!否则,别回来见我!”
看到连长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我没敢再吭声。婚姻大事,不是我不想,而是对于一个长年驻守在海岛上的士兵而言,实在太遥远了。
这年我30岁,入伍已经11年。我和战友们驻守的地方,是东南沿海的一个小岛,总面积不足两平方公里。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离内陆有三四个小时的船程,在这里,没有网络,没有商店,甚至连电也属于限量供应的东西,除却几个重要的岗哨,其他地方每天只能分到两个小时的电,并且只限定在晚上7点到9点这段时间。之后,无论我们有多不想入睡,都必须上床休息。我们在黑漆漆的营房里小声地聊天,彼此交换着对家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大陆的渴望。
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不会明白那种渴望。这是一个孤岛,淡水、蔬菜之类的生活物资,必须从海那边的内陆地区运送过来,十天半个月一次,每次运输船都要行驶上三四个小时,一旦遇上台风等恶劣天气,运输船无法出海,我们就只有啃干粮的份。随着船运过来的,还有少量的报刊和杂志,而这些刊物至少过期十天以上了,可它们却是我们重要的“精神粮食”。我们也想去海那边的城市看看,但部队规定,如果不是因为演习或者其他重要任务,守岛官兵很难下岛,战士休假必须经由团部机关审批……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单调,枯燥,感觉不到半点现代的气息,只有深深的孤寂和对家人无穷无尽的思念。
而我就是这么一个兵,无权少钱,跟不上时代,就连岛外人想要和我见上一面,都得通过层层审批,再漂洋过海——这样的男人,哪个姑娘愿意嫁?想到这里,我不由得自己对着自己苦笑。这次连长给我的任务,我铁定会办砸。
愿意成为军嫂的姑娘
我将手心里的电话号码看了又看,不太敢相信自己的经历——刚刚那位叫朱秀英的姑娘确确实实同意与我试着交往,并和我交换了电话号码。这与我事先想像的情形完全不同。
为什么呢?没多久,介绍人带来了姑娘对我的评价:“虽然他当兵的地方有点远,但是人看上去心眼好。”
面对这个评价,我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日子是现实的,等两人相处久了,姑娘去我所驻的海岛看过之后,发现我除了一颗好心眼之外,其他东西都不能给她的时候,她是否还会继续和我交往下去呢?
一个月的探亲假很快就过去了,我又重新回到了海岛上。而我与朱秀英这一别,就是一年半。天天盼着我回去看她的朱秀英在太多次的失望之后,终于发话了:“阿满,我要去看你。”这个倔强的姑娘风尘仆仆地从内陆赶到沿海地区,搭上部队事先安排好的船只,摇摇晃晃地赶到了我所在的海岛。
这真的是个条件艰苦的地方,简陋的房屋,里头摆放的家具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在这里,普通的生活物资全变成了稀罕东西,就连洗脸水都得省着点用。
“你在这里呆了这么长时间,不苦吗?”朱秀英问。
“习惯了。并且,这里需要我们。”我说。
“嫂子,我们的阿满班长可是个好男人啊!”战友们都自发当起了说客,围着朱秀英开始了“轮番轰炸”。他们那点心思,我懂,生怕人家姑娘会嫌弃我,离了这个岛之后就把我给甩了。依他们自己的话形容:在职军人,尤其是驻守在国防一线的军人,平时就不容易,谈个恋爱更不容易,他们能眼睁睁地看着一桩好事“黄”了么?
这些可爱而又可敬的战友们并不知道,就在朱秀英完全了解了岛上战士们的生活之后,她早已在心里做出了一个决定——要嫁给我,成为一名军嫂。她说:“岛上的日子很苦,而你和你的战友们能为了国家的使命,为了他们自己心中的那个信仰,心甘情愿地驻守在这里,成日与礁石和海浪为伴,这样的人,是我心目中值得托付终身的人。”说真的,当我听到她的这个评价的时候,感觉比当年被授予军功章还要激动。
众人准备的惊喜
夜幕下的小岛,被几盏灯火点缀着,海浪挟着晚风的余威,肆虏地拍打着礁石,晚饭后,我像往常一样,带着两名战士,迎着海风沿着那条崎岖不平的石路,开始巡逻。今天是“八一”建军节,也是我答应朱秀英回老家和她结婚的日子,但是,台风袭击了这个海岛,我必须得留下来和战友们一起抗击台风,保护岛上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我对朱秀英又食言了,在此之前,我还因为演习和执行一项别的军事任务,已经将婚期改了两次。
说不愧疚,是假的。但是,我无从选择。
远远地,有掌声和喝彩声传来,在这个平日里很安静的小岛上显得很打耳。驻地的群众为了表达对连队官兵的敬意和爱戴,带着一片深情厚意,来连队进行慰问,并联合战士们举办了场晚会,节目全是战士们自编自演的,兵味十足,风趣浓烈。
我仔细地巡逻完岛上的每一个地方后,回到小礼堂,坐在观众席观看节目。这时主持人走上来报幕,目光却直接投向了我:“下面我们请老班长阿满上台来。”我心生疑惑地站了起来,在主持人和周围战士再三鼓励下,慢慢走上了台,不知所措地对主持人轻声说:“我没准备节目啊!”
“今天你可是主角,我们专门为你准备了一个节目,不过还有一位嘉宾和你配合表演。”主持人正说着,在两名战士的簇拥下,一位漂亮女子,身袭白色婚纱,深情款款地从幕后向舞台中央走来,礼堂内顿时掌声雷动。我凝神一看,这位嘉宾不是别人,正是自己远在老家的未婚妻朱秀英。讶异、惊喜、震憾,一下子充满了我的心房,我站在舞台上,找不到自己的声音。
朱秀英的脸庞上飞上了两片红晕,她看着满脸错愕的我,不太好意思地说:“你没空回去,我就过来了。”原来,她接到了阿满推迟婚期的电话后,二话没说,毅然就只身来到了部队,并找到领导,要求在部队举行婚礼。部队领导得知后,十分重视,并答应了她的请求。为了不使我在执行任务中分心走神,更为了给我一个惊喜,于是大家秘密地筹划了这场婚礼。
身着漂亮白色婚纱的失秀英,站在我面前,灿烂的笑容如花儿绽放在她的脸上。看到日夜思念的未婚妻,一种巨大的幸福感瞬间传遍了我的全身。
“阿满和朱秀英小姐的婚礼,现在开始!”主持人话音刚落,神圣的婚礼进行曲响了起来,全连官兵和前来慰问的驻地领导共同见证着了我们的婚礼。
“新郎、新娘互戴戒指!”战友们走上舞台,递过两枚特别的戒指——不是金的,也不是钻石的,而是战士们在抗击台风之余用榕树叶精心编制的戒指。
我和朱秀英为对方戴上结婚戒指后,深情相视,我看到她眼中分明闪动着泪花,而我的鼻子也酸酸的。原来这世上,真的有那么一位“傻姑娘”,能够不计较一切地跟着我。我忽然想跟朱秀英说句谢谢,谢谢她愿意嫁给我。
“下面,有请新郎新娘入洞房……”
连长把自己的房间让了出来,战友们动用了自己所有的心思和一切岛上能找到的东西为我们布置了洞房,屋子虽然不大,但婚礼的喜庆一样不少,气球、彩带、喜字,应有尽有,甚至还有战士们捡来的海星和海螺,既温馨浪漫,又有特色。房间内还摆满了战友们托人从海那边买来的喜糖和瓜果点心。
妻子的痴情,战友的体贴,让我这个有着十多年军龄的老兵差点就当着众人的面流下了男儿泪,十多年的付出与孤寂,因为这场别开生面的婚礼,得到了慰偿。
部队驻地,长着一种树叫木棉,树干直立高大直指苍穹,阳刚气十足,每年开花时,红色的花,如一团团火似的热情奔放。自古以来,木棉被称为英雄树,木棉花被称为英雄花。战友们说,愿我和朱秀英的幸福之花就如这火红的木棉花一般,“燃”遍整个小岛。而我也希望他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木棉花。(文中主人公均为化名)
编后:
从1998年至今,从19岁到33岁,阿满在那个海岛上已经驻守了14个年头。这是一名很普通的士兵,人民军队最不起眼的一块小小基石,在听说我们要将他和他妻子的故事刊登出来的时候,他都不愿意用自己的真实姓名——怕触犯到纪律。然而,就是这么一群我们连姓名都不知道的士兵,他们常年坚守在国防的边境线上,忍受着常人无法体会的艰苦与孤寂,为了“保家卫国”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为了共和国62年来的和平,付出了自己最宝贵最灿烂的青春。
令人欣慰的是,阿满遇到了一个好姑娘。阿满说,他很感激所有关注过他、帮助过他的人。而反过来,我们似乎更要感激他和他的妻子。因为,就在那些精明的现代人,嘴里反复念叨着物质化的婚姻观,计较着房产证上的名字写的是谁的时候,阿满和他的妻子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个世界还有爱情。
本文算是对军人情感的一种诠释,谢谢编辑采用,报纸链接:http://jrnb.fengone.com/newattachements/2011/2168_20110920/onlin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