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亏一两,诚信一生》发于《中华家教》第8期

标签:
中华家教吃亏诚信卖梨道理文化 |
分类: [原创]岁月如歌 |
吃亏一两,诚信一生
《中华家教》2011年第8期卷首语
文/曹木静
家的院子内,种着两棵树,一棵是梨树,另一棵是石榴,每年到了秋风送爽、稻花飘香的时节,我和父亲总会满心欢喜地采摘丰硕的果实。
那年秋天,又是一个丰收的年景。父亲站在梯子上,动作熟练地摘着梨,我在树下,默契地接着,一个、二个、三个…开心地数着。收获的梨子,装了满满一大筐子,自打种这棵梨树以来,从来没有收过这么多果子。
第二天一大早,父亲把梨分装到两个小筐内挑着,带着我来到了集市上,选了个好地段,便置好了摊。
“卖梨啰,又大又甜的梨啊,快来买呀!”父亲一边吆喝着,一边用水果刀削着梨。
我不解地问道:“爸,你削梨干吗?”,父亲见我一脸的漠然“呆会儿,人家来买梨,可以尝梨啊,尝着买,买得更放心。”
不一会儿,一位大爷走了过来,“梨怎么买啊,给我称三斤”,父亲赶忙拿起秤,称完后,倒进一个袋子,递给了大爷,大爷掂了掂袋子反问道“有三斤吗?”,于是父亲把秤递给了大爷,大爷很熟练地称了起来,“三斤一两”,大爷合不拢嘴地笑着“还多了一两”,提着一袋梨欢心地走了。
我心中更是疑惑了:父亲怎么这么傻啊,还多称一两给人家?但因着买梨的人越来越多,我不便多问。
不到半晌,两小筐梨,卖得就剩下几个了。
这时又走过来一个阿姨,说“还有没有梨啊,我也买一点”,父亲用眼瞄了一下竹筐,笑着对那阿姨说“不好意思,今天不卖了,明天吧。”
“那筐子里,不是还有几个的吗?干吗不卖?”阿姨不解地看着父亲。
“那几个梨,是给我小孩留的”,父亲边收筐边说着。
在回家地路上,还没等我开口,父亲说开了“你一定想知道,我干吗要多称一两梨给别人?”,我看着父亲点了点头。
父亲意味深长地说道“这做生意,就好比做人,不能总想着赚便宜,要有一点吃亏的精神,多给别人一两,换来的是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还有最后那几个梨,我之所以不卖,那是因为一筐梨,筐底的梨表面上看上去,也挺漂亮,但挤压后,容易腐烂,不能因为赚那几块钱,而把坏梨买给别人,做生意要诚实,讲信誉,不能坑人、骗人,”父亲继续说着。
我从父亲的言语中读懂了:吃亏是福,诚实是金的人生道理。
前一篇:国家是一种信仰(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