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低自己(原创文章)
(2011-04-09 00:36:15)
标签:
放低自己上善若水境界智慧处事理由杂谈 |
分类: [原创]哲理小文 |
放低自己
文/烟雨水乡
放低自己,不是失去自我,而是为了实现超越,低调做人,不事张扬,才是为人之道。水在低处流,却滋育了万顷良田,抚养了众生灵长,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之王,是因为身处低下,胸纳百川,默默无闻,涓涓溪流,最终汇入大海,方显英雄本色。
初涉世事,胸怀天下,放眼全球,往往“脸皮薄”,放不下“清高”的架子,遇人遇事,盛气凌人,目空一切,妄自尊大,不懂得放低,在纷繁复杂的人世中,尽情挥洒着自己的轻狂、偏执,最终伤痕累累、心生怨恨。
放低自己,并非丧失原则,无主见,人云亦云,同流合污于世俗,而是保持一份独立与清醒,不骄不躁,谦躬自省。一瓶不响,半瓶晃荡,成熟的果子缀满枝头、金色的谷穗丰收在望,一个个总是含首低眉,沉甸甸地低垂着,这是一份成熟的智慧。
国学大师季羡林一生学贯中西,精通梵语、印度语等多国语言,著作等身,潜心钻研,深居简出,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为国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研究成果,晚年面对外界对其个人高度的颂扬,其撰文指出要摘掉“国宝”、“国学大师”、“学界泰斗”三顶桂冠,还自己一个自由之身,放低自己,正是大师一生至死不渝的精神品质,令人敬仰和感佩。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放低自己,需要不断修炼自我,磨砺身心,荡涤尘埃和污垢,做人磊落,处事有方,循势而行,因势而动,不可固执己见;放低自己,不是趋炎附势,阿谀逢迎,要尊崇品行操守,道德至上。
“巧言令色,鲜矣仁”,放低自己,是一份境界,一份智慧,少说多做,不失为一种处事之道,一百个理由,不如一个行动有说服力。
放低自己,是一种人生态度,懂得放低自己的人,能够藏拙守分,蓄势待发,一旦有机会就能实现人生华美的蜕变;懂得放低自己的人,内心平和,去浮躁之气;懂得放低自己的人,目光远大,但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拥有足够的人生自信。
佛说,放低自己,是一种修为,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