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发于《东江时报》2月13日

标签:
压岁钱渴望象征祝福杂谈 |
分类: [原创]岁月如歌 |
压岁钱
(《东江时报》2011年2月13日)
作者:水乡(另一笔名)
小时候,我最喜欢过年,每当这时,我们这些淘气鬼就没人管,没人训,可以自由自在追逐戏耍,四处撒野了,平时偷偷摸摸,这时就变得肆无忌惮了,也不会引来大人们的关注,因为他们也有许多事要忙。于是去东家鸡窝里拿两个蛋,去西家鱼池里抓两条鱼,然后再从自家取些调料什么的,躲过大人视线,在哪个涵洞里,生个火,烤红薯、煎鸡蛋、煮鱼,可把我们乐坏了。
每每干了坏事回家后,总是表现得十分老实,干什么活都特主动,在得到长辈的夸赞时,心中总会暗自窃喜自己的高明与机灵。这样的趣事还有很多,但最令人高兴和期待的是,每到除夕晚上总会收到来自爷爷奶奶父母叔叔们的红包。在我们老家也叫压岁钱,据老人们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但我最希望的是能从那鼓囊囊的红包中抽出几张,完成积蓄已久的渴望。可这仅仅是一个美好的念想,等过了初一,父亲会把这些“压岁钱”悉数收缴,连一个子儿都不剩。
如今,红包的意义已远远大于过去,甚至成了一种风尚,一种风气。红包还在传承着它应有的使命,现在有时和父亲聊起小时候收红包的趣事,从他略显搪塞的语气中,还能品味到那份威严。但真正令我感动的是,在那个生活相对贫穷的岁月里,人们心中始终坚守着的那份精神信念。在南方等工业相对发达的地区,春节期间公司领导都会向员工派发一封“开工利是”,寓意着开年大吉大利,来年交好运,这种方式既体面,又温暖人心。
红包是一种美好的象征,不管多与少,总能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慰藉,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其本质和内涵都不会变,那份美好的祝福将永远留存于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