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爱做梦的家伙”
(2011-01-14 00:00:08)
标签:
卡梅隆科幻终结者奥斯卡阿凡达洞穴期待梦娱乐 |
分类: [原创]名人启示 |
“一个爱做梦的家伙”
文/军中雨巷
他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位电气工程师,母亲是位艺术家,良好的家庭出生和环境,似乎从小就注定了他兼具了工程和艺术两方面的才华。而这种才华,在他少年时代就得到了非凡的展现,他曾带领小伙伴们制造过一个足以在地面上留下弹坑的抛石机,并自制了一个能把老鼠送到尼亚加拉河底的小型潜水艇。而在艺术方面,从小受母亲的影响,学过几年绘画的他还在家乡举办过画展,爱好写作的他12岁所写的一部科幻小说,竟成为他许多年后一部科幻电影的故事原型,14岁,他看过一部叫《2001太空漫游》的电影,当时他就被影片极富想象力的大胆创新,所吸引了,一下子竟连续看了有10多遍,还不过瘾,从此在他充满着奇思妙想小脑袋中,便有了对未来的美好畅想,那就是制作电影,并且拿父亲的8毫米摄影机拍摄一些简陋而短片,来满足自己的创作欲。
中学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物理系,可他很快对就那些枯燥乏味的课程感到了失望和厌倦,整日跑出校园闯荡社会,他干过机械修理工,给别当过司机开过大卡车,毫无目标地混迹于街头巷尾。1977年,23岁的他,看了乔治•卢卡斯拍摄的经典科幻影片《星球大战》,在为影片叫好激动的同时,他猛然意识到这就是他要寻找和努力的方向。于是他朝着心中的目标忙碌了起来,尽管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他一点点向别人请教,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从熟悉镜头,到摄影机导轨,再到电影制作器材,每道程序他一丝不苟地研究着,为此他和朋友精心制定了生平第一个拍摄计划,准备利用现有的设备及自制的模型来拍摄一部10分钟的科幻片,因为他始终有着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个电影人。
十分幸运的是,他的才华很快就得到了好莱坞制片人罗杰•卡曼的赏识,从罗杰•卡曼那里他得到了人生第一份有关电影的工作——为卡曼工作室1980年的影片《星空大战》制作特技模型,第二年他就升职为这个工作室的另一部影片《恐怖星系》的第二小组导演和电影制作设计师。这段工作为他日后自己独立拍摄制作电影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尤其是有关特技的运用,他始终将其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进行研究,并常常亲自参与设计和实施特技的制作。
他开始了自己导演制作影片,可是路却是那么的艰辛,由于他拍的第一部影片是在意大利完成的,但因为年轻,常常受到别人的轻视,最后甚至剪辑权都差点儿轮不到自己,于是他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为别人卖命,要自己制作影片。在意大利拍摄期间,备受疾病、饥饿和贫困的折磨他,每晚都被噩梦缠绕着,一次他做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噩梦:被一个来自未来的机器杀手追杀,就是这个梦激发了他的大胆想象和创作,他根据噩梦的内容,创作了一个饱含其才华的电影剧本《终结者》,1984年,他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自编自导的影片《终结者》,该片以极少的投资,赢得了无数影迷和评论界的称赞和好评,还有较好的票房。1989年他将少年时写的一部科幻小说改成了电影《深渊》,尽管票房没有创新,可感人的故事情节还是打动了万千观众的心。1991年他推出了《终结者2》,该片宣告了一个时代的来临,将其一直推崇的电影特技才能发挥到了极致,超乎寻常的大胆想象,及在场面调度、蒙太奇的使用和时间的控制等诸多方面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之后他创办了自己的特技制作公司,开创了全新的数字拍摄理念,一直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内自由翱翔的他,于1997年推出电影《泰坦尼克号》,他力求完美的内心得到了全情的释放,从给特技人员画受力分析图,到讲解大船沉没的原理,再到为片中主人公杰克提笔画素描,每件事他几乎都是亲力亲为。面对投资方的冷言冷语、手下的怨声载道、加之拍摄中遇到的困难,他的精神几近崩溃的边缘,可他仍然坚持着,这一切努力终究没有白费,该片上映后,在空前票房的同时,他本人也因此而摘得了第70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詹姆斯•卡梅隆一位神奇而又充满幻想的导演,在事隔12年之后的2009年他又推出了全新3D电影《阿凡达》,在全球再次掀起了追逐风暴,该片以其大胆出奇的构思,和震撼的立体技术,开创了真人3D的先河,在全球创下了25亿美元的票房奇迹。
一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一些片子的创意时,卡梅隆十分坦然地说“没错,我是个爱做梦的家伙,从孩提时代就喜欢漫画、另类科幻和历险,不过我总是努力地试着把它展现在荧幕上罢了”,这位一直在努力打造电影神话的导演,许多创意灵感竟来自梦境,令人在惊讶之余,不禁为他激情的想象力所折服,在“梦想计划”的牵引下,他执著而又坚定地往前走着,将于今年3月4日上映的3D 剧情片《洞穴》,将再次把人们带入到一个全新的梦幻世界,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