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叫隐匿(原创文章)
(2011-01-12 00:00:14)
标签:
爱心湖州阿发助残15平静善举心田杂谈 |
分类: [原创]温情世界 |
有一种爱叫隐匿
文/军中雨巷
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不尽相同,给予别人的帮助有多也有少,但行善不拒大小,爱心不分贵贱,在人性照耀的星空下,善良永远是值得称道与推崇的,但能将一份善与爱,延续十几年,坚持不懈,且隐姓埋名默默地奉献着,实属难能可贵。
在浙江湖州就有这样一位15年坚持隐匿助残的爱心人士,每年12月份当地政府都会收到一封署名为“赵阿发”的助残信,在信中还会附上几百元现金,市领导将这些钱转交给市残联,用以帮助那些身患残疾生活困难的群众,尽管钱不多,但能够15年如一日地坚持,且不留姓名,经媒体及相关部门的全力协调下,近日终于找到了这位做好事不留名的热心人,一位坚持15年奉献爱心的普通农民。
赵阿发真名赵玉宝,是湖州市菱湖镇卢家庄村人,一位普普通通的水乡农民,今年54岁的他靠着和妻子共同经营一家小卖部维持着日常生计,赵阿发的生活并不富裕,可15年来,每年的12月份他都要写一封“助残”信和寄出二三百元不等的爱心款,年年如此,从没间断过,甚至连老伴都不知道他一直在坚持做的事。
说起他的善举,还得从15年前的1996年说起,那年由于母亲生病,赵玉宝带着母亲第一次走进了城市,一路上看见了很多残疾人在沿街乞讨,他们那种艰难的生活境遇,深深地触动着他的心弦,并在内心深处掀起了一层层波澜,善良地他顿时心生了怜悯之情。回家后,他将准备为这些残疾人做点事的想法,告诉给了母亲,母亲听后,非常赞同且支持他,于是在母亲的提议下,赵玉宝化名“赵阿发”给当时的市领导写了一封信,信中附上200元现金,现在母亲已去世11年了,可赵玉宝仍谨记母亲遗愿,每年的12月都坚持寄出一封信,夹上200元现金,成了一种习惯,于是12月也成了赵家的“家庭助残月”。
2010年5月老赵被确诊患上了胃癌,为了治病,花费了近8万的医药费用,尽管在自己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他的爱心捐助活动也没有停止,去年12月22日还是如期寄出他的第15封助残信及现金。为了寻找赵阿发,市残联的同志根据信的落款:菱湖长江宝饲料有限公司,多次去该公司打探了解,饲料厂都说没有“赵阿发”这个职工,无奈之下他们甚至请来了公安派出所的民警及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帮忙寻找,而“赵阿发”始终都杳无音讯。在上个月的“助残”信中,“赵阿发”提及了自己因身患胃癌治疗而未能及时写信,对此他表示了深深地歉意。这让关注“赵阿发”的人都十分担心,残联的同志再次去饲料厂,并将赵阿发身患癌症的情况告诉了原厂长,直到这时,老厂长才说出了实情和原委,大家也才得以找到赵玉宝,由于当年厂长答应为赵玉宝保守这个秘密,所以一直以来都称没有此人。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面对记者的镜头,这位朴实的农民却躲闪着,对于记者的提问,他显得十分地平静,“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不值得这样宣扬与报道”,对于自己的病情却很是淡定,在场的人无不为他这种精神所感动。
人间有情,世间有爱,在我们这个社会,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会发生许多感动人的事,有的是看得到的,而有的是察觉不到的,但爱仍然在传递。在大爱的天空下,“赵阿发”以自己善良的举动,将一颗颗爱心串了起来,汇聚成了一股股爱的暖流涌向了社会,悄无声息地滋润着人们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