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霞-----在逆境中爆发(原创文章)
(2010-11-27 00:00:36)
标签:
乒乓球李晓霞女单决赛翻盘逆境起点体育 |
分类: [原创]名人启示 |
李晓霞-----在逆境中爆发
文/军中雨巷
在本届亚运会乒乓球赛场上可谓精彩不断,高潮迭起,其中女单李晓霞对郭跃的决赛,无疑是一场扣人心弦且十分具有看点的比赛,李晓霞和郭跃是国家队队友,彼此都十分熟悉和了解对方的技术风格和打法,两人在之前的女双决赛默契配合战胜对友拿下一金,又在单打中相遇,实属不易。乒乓球随着小球变换大球以来,规则不停地在变,从21分制改为11分制,到无遮挡发球、到参赛人数的限制、再到有机胶水改为无机胶水,一系列的变化使运动员的压力增大。本届亚运会每个协会只能报两名单打选手,对于人才济济的中国队来说,选手的压力更大,一边是国人强烈的期望,一边是海外球员强势的冲击,李晓霞和郭跃分在不同的半区,两人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实现了顺利会师,包揽了金银牌。
这场比赛是2007年萨格勒布世锦赛女单决赛的一个翻版,当时李晓霞在3:1领先的利好局面下被当时势头正劲的郭跃成功逆转,而这次刚好相反,郭跃在3:0领先的情况下,没能把握住机会,而李晓霞凭着稳健出色的发挥,顺利实现了翻盘,赢得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第一枚亚运会金牌,分量很重,意义很大。
从小喜欢运动的李晓霞,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了乒乓球,从此并喜爱上这项运动,在球馆她是最勤奋的一个,每次回到家还要对着墙壁接着练,后来父母专门为她购置了一张乒乓球桌,靠着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在参加全国的少年比赛中表现突出,被济南体校相中,从此开始了她艰辛的乒乓球之旅,后来师从前世界冠军乔云萍,在她的关心和指导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最后进入了高手如云的国家队。
从辽宁到山东,再到北京,李晓霞的技术有了猛速的发展,2002年是她开始了自己的精彩亮相,在当年举行的全国锦标赛上,年仅14岁的她获得了女单桂冠,一战成名的李晓霞,之后的路走得并不顺坦,甚至可以说是坎坷,因伤病及自我状态不佳等原因,于2003年、2005年两度错失世乒赛参赛良机,2005赛季的乒超联赛,为李晓霞提供了一个成长、成熟的良好环境,她不仅拿到了联赛的冠军,还在大众中国公开赛中获得了女单冠军,三年,从锦标赛冠军到全运会冠军,李晓霞走的路比同龄人要多,要苦。
无缘北京奥运会的李晓霞心情上有些失落,但当年乒乓球拍由有机胶水进入无机胶水时代,他潜心备战,夺得了2008年世界杯女单冠军,也成为无机时代第一位女子世界冠军,那一年获得了一系列冠军,世界排名也跃升至世界第一,达到了个人职业生涯事业的巅峰,但是在那之后,近两年的时间内始终没能取得较有说服力的成绩。
曾经一度萌生过退役的想法,在其主管教练的精心调教和鼓励下,凭着自己的那股韧劲,终于走出了那段心理上最难承受的日子,痛苦随着自己坚强的意志都成为了过往,当新的一页翻开到2010年时,她焕然一新,站到了赛场上,这一年她带领山东鲁能女将夺得了乒超联赛的团体冠军,和队友一起夺取了世界杯女团冠军,在本届亚运会上更是以三块金牌的骄人战绩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在逆境中爆发,李晓霞以顽强的毅力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实现了自我的一个飞跃,在实现理想、夺取金牌的道路上,有鲜花有掌声,更有失败和泪水,从这个意义上讲,亚运会的辉煌不是终点,而是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