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仲《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八(5)班
春节的记忆犹如一颗礼花,虽短暂,却美丽;就像一颗宝石,既珍贵又令人珍惜。
——题记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装香斗,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这首年歌我记忆犹新。家里过年有好多传统,比如拜年,包饺子,守岁扫尘,贴春联,放鞭炮等。吃饺子,还有好多乐趣呢。谁吃到钱谁就发大财,谁吃到糖谁就会过得甜甜蜜蜜,谁吃到麸子谁就幸福。贴春联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可是爷爷今年去世了,别人都说家里的人死了三年以上才能贴对联。所以只有再过三年才能贴。守岁是在除夕的晚上,熬一夜不睡觉。最受欢迎的就是拜年,在新的一年向别人祝福,压岁钱可少不了。孩子们可以拿压岁钱买好吃的、好玩的。
你们知道,关于鞭炮的由来吗?据《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这说明鞭炮在古代能驱瘟逐邪。原来是为了驱赶年兽才发明的鞭炮呀!年兽怕火,怕响,怕红。
过年当然要吃年夜饭了,老爸的饭菜那是要多香有多香,别人看见了,口水都能流三尺。当看到爸爸做的一桌美味佳肴后,每个人都情不自禁地想吃。吃年夜饭时,那不可少的就是看《春节联欢晚会》。“五湖四海云世界,大江南北一夜春。”今年的春晚时代感强,贴民心;具有感染力,教育意义极强;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要说春节最美的时刻那就是除夕晚上了,只见那朵朵五颜六色的烟花直冲云霄,突然散开,变成许多美丽的花瓣。
春节就是一点点红的汇聚,几丝挂在嘴角的美味。一家人的团聚,燃起的希望,永存的信仰,永恒的信念。你是全国人民的信仰——春节。
她改变了我
八(5)班
总想变得活泼开朗的我,终于实现了,是她给了我许多的赞许,是她让我重拾信心走向光明。
在五年级的时候,我拥有了一个新班主任,她总是散发着青春的气息。上课时总是让我回答问题,虽然我每次都是吞吞吐吐的,但是她总是给予我鼓励,为我加油。每当我举手时,每当我回答得流畅时,每当我敢举起课本大声读书时,我都看见了,她在笑,我迎来了阵阵掌声,我前所未有的优势被开发出来了。
她一直鼓励我大声读书。她说读书有十大好处:促进身体健康,更好培养语感,克服困倦,排除杂念,强化记忆,加深理解,接受美的熏陶,增强自信,营造学习氛围,培养意志。当我在班里朗读时,我发现她是最高兴的,鼓掌声是最响的。从此我慢慢地开朗起来,自信起来,她彻底改变了我,改变了曾经沉默寡言、默默无闻的我。
如今的我活泼开朗,我也结交了不少朋友,如果没有她的鼓励教导,我也许还是曾经的我,我也不会被开发,我的优势一直迷茫下去。她给我留下一句话:“我鼓励你是为了让你真正认识你自己,往后的路还很长,也许会很累,但你不要忘记做最好的自己,一定要做最美的那个人。”
她改变了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