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当初(系列)73 —— 暮春时节的回忆(2)

(2012-04-26 21:54:38)
标签:

大蜀山

步校

回忆

原创

分类: 往事如烟——想当初

 

想当初(系列)—— 73

 

暮春时节的回忆2

 

 

 

在老解放车里颠簸了几乎一个白天,我们家从南京来到了合肥。

刚到的时候,这所干校还处在组建初期。爸爸感慨地说:我和在步校一样,又成了这里的“元老”——他是步校刚组建时去的,一直没挪窝,直到69年步校解散。

因为我们家来得早,临时住在了人家交通学校的一间教室里(大教室隔成两间,我家和同时来的炮兵教员李叔叔家各住一间),几个月后,干校又把俺家调整到了食堂后面的一排平房中,那里是交通学校的“牛棚”,几个被隔离审查的老师和校领导原来关在这里,可能是问题基本搞清楚了,把人家放回家了,这“牛棚”就给俺家住了。

大蜀山离城里有10公里左右,当时这里很偏僻,只有一个西郊班车通向市区(合肥全城也只有六路公交车),到城里要一角五分钱的车票。我们到了的第二天,我和几个叔叔结伴骑车去城里看了看,顺便买些酱油、醋啥的,算是第一次到了市里——一路上人烟稀少,很僻静荒凉,路边除了农田,很少有民房,只有水电学院和烟厂才有两座三层以上的楼房。干校当时驻有军区警卫营的一个连,那里没有围墙、大门,站岗的就在临近马路的小道边,安置了一个木制的岗亭。

虽说是干校的首批“学员”,老爸他们10多个人还被打散分在了几个队里(当时共设有5个队),分别干着各自的活:有的种庄稼(主要是水稻和小麦),有的侍弄果园(桃、梨、苹果、葡萄),还有的养猪、种菜、饲养鸡鸭。

严格地说,干校的“家当”都是征用人家地方的。校舍是人家交通学校的,农田和果园是人家烈士公园的。当时,许多部队都这样:来“支左”的12军的军部是征用人家安徽农学院的地盘,军属97医院,则是征用了人家省委党校。

应该说干校的环境还是很好的,大蜀山地处合肥西郊,山上植被很好,四季常青,绿树浓荫,山脚下是成片成片的果园,还有一个很大的桑园(当时那里有个国营蚕场),附近有个很大的“人工湖”(当年的省委书记曾希圣设想,以大蜀山为市中心,建一个“东方维也纳”式的大都市,故而特意开挖了这个人工湖。那时的大蜀山还很原生态,可以说鸟语花香、绿草如茵,山清水秀。

 

   想当初(系列)73 <wbr>—— <wbr>暮春时节的回忆(2)      想当初(系列)73 <wbr>—— <wbr>暮春时节的回忆(2)

大蜀山风光(来自“百度”)

 

从被“文革”闹腾的步校来到这里,远离了喧嚣、混乱、纷争和打不完的派仗,爸爸的心情变得极好!他多次对妈妈和我们说,这辈子有这么个地方养老真好呀。他本来就是农村出来的,干这些种地、侍弄果树的活,对他来说是一种消遣,也是一种乐趣。每天他都很高兴地出工,即使后来因身体有病,被安排养鸡、看管菜园子,他也总是乐呵呵地不计较。我至今还能记得他用鱼竿绑吊着一缕碎布,在菜地里吆喝着驱赶那些来偷菜吃的鸡,那样子很有点滑稽呢。

 

(可是,他也许并没有想到,这里不是他期望的养老之地——仅过了一年多,厄运又一次降临到了我们这个“倒霉”的家里……

 

大约过了一个月,第二批的“学员”拖家带口的来到了干校。

这些人主要是从军区司令部直属单位(如测绘大队、保密五局)来的,我也有了一批新的小伙伴。很快我们都去了离家6里地的“蜀麓小学”上学——这已是我读的第二个六年级了,后来还读了那时特有的小学“七年级”。一个小学,我竟读了8年!

有了新的玩伴当然是开心的事,可心里还是想着过去步校大院的那些伙伴们,好在,同时来合肥的有很多(包括来“支左”的)步校的人家,其中有好几十人至今还在合肥。俺们现在虽说都是“奔六”的人了,可有时还会找机会聚聚,即便是那些在外地的,也会逮着机会见上一面。俺这人恋旧,和他们相聚真的很开心!

 

上一篇文中提到的那几位小时候的伙伴,现在都常联系,有时也会在一起聚聚——

 

想当初(系列)73 <wbr>—— <wbr>暮春时节的回忆(2)

我和上一篇文中提到的那个爱好文学的邵东宁摄于76年)

想当初(系列)73 <wbr>—— <wbr>暮春时节的回忆(2)
我和上一篇文中提到的五一(右一)、中苏(左二)。

 

很快,春天过去了,炎热的夏天悄悄地来了,又有不少人家陆陆续续地来到了干校……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