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遇到梦
标签:
法律女性转角法官侯凤梅河北省文化 |
分类: 特别策划 |
http://s1/middle/64a0801dg85ef7631bbb0&690
转角遇到梦
文/王雁飞
早就有采访侯凤梅律师的打算。
作为职场女性中的佼佼者,侯凤梅在业界是遐迩闻名的,为人豁达、大气、豪爽、果敢、业务精湛,这是许多人对她共同的评价。毫无疑问,这些评价不是信口雌黄,更不是空穴来风,那么多荣誉和头衔,如:2004年度河北省“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2005-2007年全国优秀律师、2005年度“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特殊贡献律师”、2007年省司法厅二等功嘉奖、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业务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立法研究会理事、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教授、河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教授、河北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等,足以证明她的优秀和魅力。而这些名誉的背后又承载着怎样的故事呢?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走进了就石家庄市军创大厦25层——侯凤梅律师事务所。
偶然得机缘,转角遇到梦
人人心里都有一个梦想。这梦想可能来的早,来的迟,来在不经意间。
1958年,侯凤梅出生在河北省吴桥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很小就开始干很多家务活以帮助多病的母亲来支撑起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然而家庭贫困,上有姐下有弟的家庭地位却使她从一出生便不受重视。这样特殊的历史境遇使侯凤梅从懂事以来就滋生出了自尊、要强、出人头地的念头。
15岁高中毕业后,侯凤梅在家乡吴桥县当起了一名地道的农民。没过两年,便成了全村闻名的铁姑娘。犁地锄草、推粪、割麦子,样样不在话下。没多久,不到二十岁的侯凤梅就当上了民兵连长、三八修路连连长,令周围的乡亲咋舌。国家恢复高考制度的消息传来后,渴望读书的侯凤梅高兴地报名了。1979年,21岁的侯凤梅以吴桥县文科第一的成绩考取了北京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四年寒窗苦读,在这里,侯凤梅系统地学习了法律知识,并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律人。
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侯凤梅被分配到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捧着家乡人眼里的金饭碗,她快乐而忙碌地做了10年法官。10年法官工作的磨砺练就了她敏锐的思辨能力和洞察能力。每当看到有些律师在法庭上抓不住辩护要点时,侯凤梅觉得自己比他还要着急,心想自己如果换作对方那个角色,肯定比他强。再加上周围一些朋友的劝言,认为她的能力和表现可能会更适合当律师。
侯凤梅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觉得“律师”虽然是一个没有权力的职业,但通过律师的努力却可以维护正义、公平和良知,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作为一种职业,律师可能不是最挣钱的,但却是最能发挥自己聪明才智、最大限度挖掘自己潜能的职业。它能给自己充足的自由度和宽裕的发展空间,让自己尽显个人的能力,这一点非常契合自己敢拼敢闯的性格。而自己在刑庭工作已10年,该经历的各种案件都经历的差不多了,该学的东西也都学的差不多了,内心的确也在期待着一种改变。但调到其他部门在当时却是不可能的事,侯凤梅坦言“不是没跟领导提过,但领导把我作为‘第二梯队’的干部候选人,不放我走啊!”难道就这样没有创造力地生活下去吗?依侯凤梅的性格,显然是不可能的。侯凤梅笑着说,“其实辞职的更大动力是缘于一种自信,因为律师和法官虽然从事的工作不一样,但整体看还是有很多共通之处的,法官的生涯让我也基本熟悉了国内的律师业务,积淀了自己的专业素质,所以我坚信自己会做好这份事业。”于是几经考虑后,在 1993年她敏锐地作出了判断,并坚定地迈出了自己创业追梦的步伐。
衣带渐宽终不悔
然而,“女子做大事,九苦一份甜”。怀揣着律师的梦想,侯凤梅开始了一个人的打拼。这个创业过程中的滋味可谓是酸甜苦辣咸,一应俱全,岂一个“难”字了得?
首先是心态上的转变。侯凤梅坦言,“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你不再是每天衣食无忧端居高堂的大法官,你得放下身段为自己的饭碗考虑。”的确,虽然侯凤梅一直是一个优秀的法官,但在律师界还只是个刚起步的黄毛小丫头而已,而律师也需要营销,如何寻找案源,如何树立自己的品牌,成为至为关键的问题。为此,侯凤梅采取了很多办法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比如:尽力多做一些公益方面的法律事务,为弱势群体提供无偿的法律援助,免费代理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案件等。时间一长,侯凤梅在业界逐渐有了自己的口碑,她的办案能力也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对于创业刚起步阶段的艰辛,侯凤梅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四处奔波的劳苦,琢磨案情到深夜的坚韧,甚至为了办好一个案子,她在寒冬腊月还顶着没到膝盖的漫天大雪去农村做调查,狂风把衣服都吹开了,手僵得握不住笔,住着四处漏风的小旅馆,一天只吃一顿饭,抓不住筷子,只能捧着碗用嘴吸。而最初办案子时的经济收入也并不是很好,有时忙活了半年,最后得到的代理费也就是几百元。好在侯凤梅一直很乐观,因为她知道成功绝非是一朝一夕之事,不仅需要对机遇的及时把握,同时也需要经过不断的奋斗和努力才能争取到。所以,哪怕在最艰苦的时候,她也不会对自己接手的任何一个案子马虎,总是力争把每一个案子都做到完美无缺。她说,“当事人找到咱,那是信任咱,我得对得起这份信任,我得用每一个案子来打造自己的品牌”。她坚信“是金子,放到哪里都会发光”,坚信自己成为一个“名律师”的梦想总会实现。为此,哪怕“衣带渐宽”,可终究无悔。
睿智雄辩,驰骋法庭,谁说女子不如男?
作为一名女律师,在一个几乎是男人组成的法律职场里要闯出一片天地的难度可想而知。面对这个问题,侯凤梅爽朗地一笑,“因为是女性,可能在与人交往、应酬等方面的确存在一些不便,但也因为是女性,相对于男律师来说在办案方面也有很多优势,比如女性更加细腻、敏感、坚韧、执着等。”的确,在“优秀”面前是没有性别界限的。
31年的法律职业生涯磨练(4年的大学学习、10年的法官经历,再加上17年的律师执业经验)让侯凤梅成为了一名干练而典雅、智慧而敏锐的优秀女律师。她有着法律职业所需要的周密和细致,可以以超强的雄辩精神在法庭上舌战群雄,可以对官司和证据紧追不舍,可以言之凿凿、毫无惧色地驰骋于法律的海洋……一次,检察机关得知是侯凤梅担任被告辩护人,在法庭上派出了六名检察官出庭作为公诉人。那次侯凤梅做的是无罪辩护,她的发言陈词激昂,有理有据,句句都切中要害,当场引起旁听群众的三次热烈鼓掌。最终,控方不得不主动撤回了起诉。
“庭上10分钟,庭下10年功。”法庭上激情论辩的精彩瞬间背后蕴含着侯凤梅巨大的心血。对诉讼案件,她坚持在开庭前必须吃透案情,熟悉已掌握的双方证据,并尽量预测庭审中可能发生的变化,做到心中有数。对那些案情较复杂、开庭时间急而无法准备的案件,侯凤梅是宁可放弃也决不去胡乱应对,以免损害律师声誉。正是因为时时事事严格要求自己,无论多么复杂的案件,开庭时间要延续多久,她都能从容应对,至今未因准备不当而发生任何失误。充分的准备,加上她缜密的逻辑、敏捷的反应和雄辩的口才,使她在河北省司法界享有了“擅长诉讼”的名声,一些将和她在法庭上对阵的检察官、律师,都把她视为强劲的“对手”,不敢掉以轻心。
此外,在办理律师业务及承担律师事务所的管理工作之余,她还积极撰写和发表理论文章;积极参与立法工作,为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条例的制订、修改提出建议;为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提供法律咨询、可行性论证等支持;常年资助多名贫困地区的女童上学。她的先进事迹被香港《大公报》、《中国律师》、河北电视台、河北法制报、燕赵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和转载。
做37度女人,绽放生命华彩
作为一个理性与感性交融的女人,侯凤梅内外兼修,外表端庄、内心丰盈。事业上,她豁达而平和,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生活中,她知足而幸福,而且在家庭和事业的平衡木上,她能同时兼顾家庭,并不会因此而失去平衡。
她有事业心但不是工作狂,她贤慧、体贴,会理财但不是财迷,她懂得浪漫却不会太浪费。这应该是典型的一种37度女人吧。从医学角度来看,37度是人的标准体温,它意味着不高不低,非常正常,高于其或低于其都不是健康状态。这个温度代表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热情而不激越,理性而不冷漠,独立而不偏执。而一个37度的女人,对待生活和工作会不温不愠,不骄不躁。她会像春天的阳光一样和煦,又像春雨一样静谧无声。她不会面带菜色,也不会骨瘦如柴,她像一幅匀称、柔和的工笔画一样让人悦目。她更不会心无所系,她有自己倾心的事业,也有自己倾心的感情。她不仅敬业,更精业;她不仅有爱,更懂得如何去爱。所以,37度女人应该是当今都市女性的一种典范。
论及对家庭的责任,侯凤梅真诚地说:“虽然平时工作非常忙,但我一直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扮演好每一个社会角色。尽量去做一个贤惠的妻子,一个合格的母亲,一个称职的女儿和儿媳。尽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他们关怀、抚慰和温暖。” 付出终有回报,真情自见人心。凡了解她家庭情况的人,都称赞她是个贤妻良母;被接到家中赡养的父母亲感慨“没想到能指望着女儿”,而得到她细心关照的公婆更是逢人便夸“好儿媳”。一个人事业、家庭都能兼顾而且都做得不错,她这样的情况是不多见的。
走出侯凤梅律师事务所,回望耸立着的巍峨的军创大厦,笔者不禁感叹:一个身上完美结合了传统东方女性美与时代感的新知识女性,一所不能不称为奇迹的律师所!笔者坚信,侯凤梅律师和侯凤梅律师事务所一定会拥有梦一样的明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