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芦雪庵即景联诗
(2017-05-27 11:21:46)
标签:
文学·石头记 |
读《石头記》第五十回:"芦雪庵即景联诗。这是我最喜欢读的一章。近来大观园来了新人:香菱、薛宝琴、邢岫煙、李绮、李纹,在李纨社長的帶领下,举行了观雪境争联诗的盛会。黛玉、湘云、宝钗、宝玉、探春也都争先对下联吟上联,共有70句。特色是:每个人的诗,都是与自己的身世、气质相关联的。这在文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过去匆匆读过,沒有深思其妙;现打算用一月时间,每天读十字,一月读完。这是很有趣的一件事,不知能否做到。
联詩要有个先后,先是宝钗写了个11人的次序,第一是李纨。凤姐道:"我也說一句在上头。"宝钗就把稻香老农之上補了个风字。下面的前11句就是依次观景联诗的。
(一)
(1)(凤姐-李纨):一夜北風紧,开门雪尚飘。
译文:凛冽的北风整整吹了一夜,早晨开門雪花还在空中飞舞。风姐不识字,他說:昨晚听见一夜的北风,我有了一句,可使得?众人听了都称赞"正是会作诗的起发”。李纨接着对了下一句,意思很直白,更显出风姐的开头,有点大風起兮云飞扬的氣势。說完凤姐有事先走了。你不觉得这笫一句是只有凤姐和李大嫂才能說出来的吗?(4月27日)
(2)(李纨-香菱):入泥怜洁白,匝地惜琼瑶。
译文:洁白的雪花落在泥土上面,遍地是令人怜爱的琼瑶。
李纨开門看见雪飘,在他的七情六欲中无显露,只有一个"怜"字;不会是自怜.而是想到昔日的英莲(应怜),像洁白的雪花落入肮脏的泥土让人惋惜。下一句是香菱的回答:泥土也有人情,像怜惜美玉一样的雪花。此時有幸参加联詩盛会,他是从未有过的快乐。
(3)(香菱-探春):有意荣枯草,无心饰萎苕。
译文:像是有滋润草儿春天会長得更茂盛,并非有心去点缀那己衰败的的葦条。
詩社是探春发起的,香菱是学诗进步快的新秀。这句詩把雪花拟人化了,也很讲究诗的对仗。雪花潤大地荣枯草,香菱說是有意、探春认为无心,符合二人的性格;也許两者兼而有之。
(4)(探春-李绮);价高村酿熟,年稔府梁饶。
译文:高价的村酒早己酿好,丰收之年倉庫里的粮食甚是丰饒。
探春才自精明,在大观园经济改革中大显身手;李绮是李纨寡婶的次女,后来嫁给甄宝玉为妻,二人都是有經济头脑的。看到大雪,自然会想到将有一个富有的好冬年。
(5)(李绮-李纹):葭动灰飞管,阳回斗转杓。
译文:黄钟律管上的葦灰巳被吹出,阳气回升北斗星柄指向正北方。
为何是这兩姐妹吟出这么高深难懂的诗句?可能是要显示李纨是国子监祭酒李守忠之女。李纨幼年,父亲教他信守无才便是德,没读多少書。可是这两位姐妹还是有点才学的。这两句诗是以節气写雪。古代有一种候验节氣的器具,将芦葦茎中薄膜燒成灰,放在十二乐律的玉管中,到了冬至过后,灰就会自动飞出。"斗柄回寅"也是說的北斗七星的柄勺,到了冬至会指向正北方。(5月1日)
(6)(李纹-岫煙):寒山已失翠,凍浦不聞潮。
译文:清冷的山峦碧绿颜色己经消失,结凍的江滨水滩不再湧起浪潮。
岫煙是邢夫人的侄女,家贫父女二人投奔荣府。后嫁给薛蟠堂弟薛蝌为妻。诗意是雪后大地白茫茫的,河水结冰,听不到潮声了。作诗讲对仗,山和水,失翠和闻潮。这两位诗社新学员还是有才学的。
(7)(岫煙-湘云):易挂疏枝柳,难堆破叶蕉。
译文:雪凝成冰容易沾挂在稀疏柳枝上,破碎的芭蕉叶难于堆积落雪。
以上两句,从远至今描绘了雪中景象,十分巧妙。史湘云上場了,这次数他咏诗最多,善于争抡答题。70句占有18句,活躍了詩会的氣氛。
(8)(湘云-宝琴):麋媒融宝鼎,倚袖笼金貂。
译文:在温暖的宝鼎上融化开香墨,穿着轻柔的锦衣戴上金貂皮帽。
已有8人即景联诗,尚有宝琴、黛玉,宝玉、宝钗陸续登場,重量级人物多是放在后面的。此句描写庵内燃鼎炉以取暖,因为天冷墨汁是要上凍的;宝琴穿着孔雀毛织的锦衣来御寒:庵内陳設和人物,躍然纸上。
(9)(宝琴-黛玉):光夺窗前镜,香粘壁上椒。
译文:雪花的光亮使窗前明镜黯然失色,散发出香味如同牆上塗了一层香椒。
黛玉宝琴才华出众,是前几位比不了的。诗文也令人耳目一新。天上皓月照耀地面雪景,与壁上椒香融合一起,好像雪也是香的。
(10)(黛玉-宝玉):斜风仍故故,清梦转聊聊。
译文:斜吹过来的寒风仍然无休无止,悠闲的梦境变得空虚缥缈。
黛玉出的上联很容易接,也許是有意的。宝玉立即答出:天寒使梦境变得短暫,显得百无聊賴。
(11)(宝玉-宝钗):何处梅花笛,誰家碧玉簫!
译文:传来了"梅花落"的笛声,接着是悠揚的碧玉箫。
以上的即景联诗前11行22句诗(每人两句,凤姐和宝钗各1句),是按照宝钗指定的次序走了一遍。凤姐走了,李纨忙着温酒去了。
下面是留下来的十人抢答题。
(二)
(12)(宝钗☆湘云):鳌愁坤轴陷,龙斗阵云销。
译文:支撑大地的鳌鱼为地轴塌陷感到忧愁,天上玉龙大战弄得鳞甲漫天飞舞。(李纨以后该是香菱,湘云突然站起来了抢答)
[注]名字前有☆号,表示抢出和抢答。
译文;孤舟返回荒凉的河岸,骑在马上吟诗的人揮鞭走向灞桥。
宝琴詩是說,雪中行吟最助诗兴。这是唐宰相詩人郑綮,曾有"诗意在灞桥风雪驴背上"之语。此处也显示出宝琴是读書、知道典故甚多的。
(14) (宝琴☆湘云):赐裘怜抚戍,加絮念征徭(湘云扬眉挺身地说道)。
译文:朝廷赏赐皮衣,怜惜边疆的守軍,妇女怀念出征的亲人厚厚地缝制棉袍。
(15) (湘云☆宝钗):坳垤审夷險,枝柯怕动摇。(以上是宝钗、宝琴两姐妹,三战湘云。宝钗还连声赞好)
译文;道路坎坷不平要当心有危險,怕的是枝叶的动摇雪落滿身。
(16) (宝钗☆黛玉):皚皚轻趁步,剪剪舞隨腰。
译文:白雪飘飘犹如少女轻盈步,迎着寒风好像身边在舞蹈。
钗黛二人的句子很美,既是颜色,又是样子,真是神来之笔。
下面一句有两种不同版本:
(17) (黛玉-宝玉):煮芋成新赏,孤松见久要。
译文:苦涩的浓芋成了观赏初雪的佳品,同孤高的蒼松訂立了長久的盟约。
(18) (宝玉☆宝琴):苇蓑犹泊钓,林斧或聞樵。
译文:漁翁身穿蓑衣坐在船上垂钓,林中时而传来漁夫的刀斧敲击声。
宝玉宝琴这句詩很美,把"孤舟蓑笠翁"的名句,配上音响了,增添了情趣。全诗到今天已读了一半了。
(19) (宝琴☆湘云):伏象千峰凸,盘蛇一径遥。
译文:山峰覆盖白雪之中,犹如伏卧的大象,曲折的雪中小径好似盘绕的銀蛇一条。宝琴湘云的这句诗,用"山舞銀蛇,原驰腊象"来概括,也是最巧妙不过的了。
(20) (湘云☆探春):花缘經冷聚,色岂畏霜凋。
译文:花也有缘天冷花落心想归结一处,颜色那么鲜明怎会畏懼雪压霜凋。这句诗,湘云把花拟人化了,探春的性格显出与众不同。
(21) (探春☆岫煙):深院惊寒雀,空山泣老鹗。
译文:麻雀觅到食物积雪塌落受惊飞起,在深山里传出貓头鷹凄凉的叫声。
(22) (岫煙☆湘云):阶墀隨上下,池水任浮漂。
译文:台阶上下覆盖着厚厚一层白雪,它又落在池塘水面上隨意流漂。
(23) (湘云☆黛玉):照耀临清曉,滨纷入永宵。
译文:晶莹的光华照耀着清凉的拂曉,滨纷的雪片飞入漫長的黑夜深宵。
(24) (☆黛玉☆湘云):誠忘三尺冷,瑞释九重焦。
译文:忠诚的戍边将士忘却了冰天雪地的寒冷,瑞雪把君王对年景不好的焦虑一概解忧。
[注]誠忘三尺是指宝剑。有个典故"程門立雪"。說的是:悲可到嵩山求道于达摩,立雪中,以刀断左臂以示求法决心,后得到正果。
(三)
(25) (☆湘云☆宝琴):僵卧誰相问,狂游客喜招。
贤士袁安雪天僵卧有誰来过問,巨豪王元宝雪天迎客宴饮大肆招摇。这两个典故,出自《后汉書袁安传》和《开元天宝遗事》
(26)(宝琴☆湘云):天机断缟带,海市失鲛绡。
译文:天上织女割断白色丝带飘落了下来,海市蜃楼中美人鱼吐出了白色轻绡。
(27)(☆黛玉☆湘云)寂寞封台榭,清贫怀箪瓢。
译文:普降大雪封锁了楼台水榭寂寒凄清,在漏巷箪食瓢饮安贫乐道不改其乐。这是《論語》孔子对弟子颜回的称赞。
联诗进行到最后的高潮。
以下14句多是湘云、黛玉、宝琴三人抢答,互不相让,很是精彩;也間有宝钗一句。
(28)(☆宝琴☆湘云):烹茶水漸沸,煮酒叶难燒。
译文:用冰雪烹茶水难滚沸,因柴叶沾湿火难燃烧。
(29)(☆黛玉☆宝琴):没帚山僧扫,埋琴稚子挑。
译文,山僧清扫着深没竹帚的积雪,琴埋雪中小琴童把它挑起来了。
(30)(☆湘云☆黛玉):石楼閒睡鹤,锦罽暖亲貓。
译文:空洞的石楼里白鹤悠闲地睡着了,锦绣的毛毯上温暖着令人喜爱的小貓。
(31)(☆宝琴☆湘云):月窟翻银浪,霞城隐赤标。
译文:皎洁的月宫翻腾起銀色的波浪,皑皑白雪覆盖霞城山上的赤色高标。
(32)(☆黛玉☆宝钗):沁梅香可嚼,林竹醉堪调。
译文:彷佛是咀嚼到那梅花清香醉人的氣味,濕潤的竹枝随风摇曳彈奏出动人的曲调。
(33)(☆宝琴☆湘云):或濕鸳鸯帶,时凝翡翠翘。
译文:雪花把腰中的鸳鸯玉帶都弄湿了,冰雪不时凍凝着翡翠玉翘甚是严寒。
(34)(☆黛玉☆宝琴):无风仍脉脉,不雨亦潇潇。
译文:北风己停止雪花仍在轻轻地飞舞,不曾落雨那只是雪片在洒洒潇潇。黛玉宝琴这两句是全詩最美的,联詩到此該是要收场了。李纹就接了过来。
(35)(李纹-李绮):欲知今朝乐,凭詩祝舜尧。
为了纪念今天的聚会,并以此歌颂舜堯。(全诗完)
以上芦雪庵十二人的即景联诗,湘云的最多,有18句。宝琴13,黛玉11,宝钗5,三人占去了一多半。探春、宝玉、岫烟各4,李绮、李纹各3,香菱、李纨各2,凤姐1句。一开始,大家按照宝钗的排序围炉而坐,缓慢进行。后来变成了抢答,几个年轻人争先恐后,稍有迟疑就会被别人抢去,显得十分激烈,而且上下句是由两人作出,前前后后也不可能紧密连结,很难有个整体统一的结构。70句中竟然有30多个典故成语,和前人的诗词名句,这些都是几个年轻人在急急忙忙的一瞬间,从脑海里涌现出来的。也有个学者王梦阮考证,说是诗中有许多句是对清朝入关三百年的写照。这也有点牵强附会。这首诗虽出自作者一人之手,但它是曹雪芹模拟大观园中十多个年轻人的心态、气质、阅历而写成。黛玉经常是哀伤的,宝琴有一种华贵,湘云乐观积极,宝钗是豁达的……
读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应联想到诗作者当时的音容笑貌,闻声如见其人,这样才能读出兴趣来。芦雪庵争联是一首百读不厌的好诗。(5月30日)
附录:联诗70句用典统计
序号 |
典 |
行句 |
序号 |
典 |
行句 |
1 |
葭动灰飞 |
5 |
18 |
韩愈诗:暗徘徊惊雀 |
21 |
2 |
斗柄回寅 |
10 |
19 |
韩愈诗:喜雪献裴尚书 |
23 |
3 |
西汉时皇后宫殿“椒房殿” |
18 |
20 |
程门立雪 |
24 |
4 |
《乐府诗集》梅花落笛中曲线也。 |
11 |
21 |
君之门以九重 |
48 |
5 |
《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 |
22 |
22 |
袁安卧雪 |
25 |
6 |
女娲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
12 |
23 |
开元天宝遗事 |
50 |
7 |
昆仑之山横向为地轴 |
24 |
24 |
牛郎织女 |
26 |
8 |
《世说新语》王子女猷雪中访友 |
13 |
25 |
海市蜃楼 |
52 |
9 |
诗兴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 |
26 |
26 |
孔子颜回 |
27 |
10 |
李白子夜吴歌诗 |
28 |
27 |
陆游:百年乐箪瓢 |
54 |
11 |
韩愈咏雪赠送张籍 |
30 |
28 |
银浪泄千里 |
30 |
12 |
曹植《洛神赋》 |
16 |
29 |
赤城山土色皆赤 |
60 |
13 |
商隐《歌舞》诗 |
32 |
30 |
饥嚼梅花 |
31 |
14 |
撒盐差可以,柳絮因风起 |
17 |
31 |
琴调和畅 |
62 |
15 |
柳宗元名句:孤舟蓑笠翁 |
18 |
32 |
赠君鸳鸯带 |
32 |
16 |
韩愈诗:岸类长蛇搅 |
19 |
33 |
鸳钗双翠翘 |
64 |
17 |
陵犹巨象 |
38 |
|
||
70句中用了33个典故,成语和前人诗词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