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子
和史星文认识是在一次书法研讨会上,他精采又独特的发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我们的来往就多起来,谈书法、谈散文、谈人生……
2016年6月底,我举办了一次《中美文化艺术交流成果汇报展》,史星文前来祝贺,并带了一本新出版的《学碑记》送给我。我大概翻看了一下,觉得很好,准备回去细读。但是,我不小心把书放在展室的接待台上,到当天闭馆时已经找不到了,心情很沮丧,责备自己粗心大意。看来,好书是谁见了都会喜欢的。
http://s6/mw690/001Qf46vzy76eohCG1v65&690
http://s13/mw690/001Qf46vzy76eolNITi5c&690
在暑假期间,西安酷暑难耐,我准备回商洛老家看望看完父母,顺便带几本书在家里好好读一下。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史星文的《学碑记》,就给他打电话说明情况,沒想到他爽快地答应再送我一本。
史星文的散文
于是,我带着这本期望已久的《学碑记》,在老家的小院子里品读起来。
读好书是需要一定的环境,才有助于对文中感情更深刻的体会和理解。
史星文《学碑记》中的散文,多是与他农村生活的感受有关。从文中看到他的人生发展历程是从渭北平原的农村进入城市,与我的经历很相似,所以读起来在情感上自然有很多相同之处。
我首先读的是书里的散文,被他隽永的文字,哲理的话语所吸引。特别是文中对父母亲情的怀念,让人久久难以忘记。他在多篇文章中提到自己是一个生活在古城西安的农民,走在古城的街道,依然怀念家乡的小鸟,田野里的麦子、谷子……朴素、诚挈的情感缓缓流淌于笔端。
这些文章读起来朴素自然,言真意贴,韵味深长,既没有华丽的辞藻,也不是空洞的说教,均来自于他对生活中一草一木、日月变化、处事为人、粗茶淡饭……的细致观察、认识和感悟;同时,他又把这些生活中的琐事融汇于研习书法中。比如他在文中写到,“如今书法已经成为我的志业,我是将早年跟随父亲种地、打井和盖房子获得的那些经验来对待书法。”其实,他是在表明,种地种的是希望,打井一定要打出甘泉、盖房要打好基地,从中悟出了研习书法的奥妙。
他还曾经说过“我是一个非常爱写字的人,不让我写字无异于不让我喝水吃饭”。看来,书法不仅成为史星文的生活,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中。我想,或许他的血液里有墨色,早已成了殷红色吧。
其实,史星文在散文方面的成就比较突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语言风格和特点,目前已出版的散文集有《故乡漫忆》、《砚边记联》等,曾被美文》、《报刊荟萃》等报刊连载。
史星文的书法
我第一遍看完了《学碑记》书中的散文之后,怀着敬佩的心情,又开始从第一页品读书中的书法作品,从中读出了史星文研习魏碑的历程。
史星文的学书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他进学堂到1990年是第一个阶段,是他学习书法的启蒙阶段,主要以临习唐楷的“颜、欧”为主。第二个阶段是1990年到2002年底,在这13年期间,是他对书法理论认识的深化阶段。特别是1990年,他到北京大学学习之后,从观念上厘清了书法的来龙去脉。从2003年开始到现在,是他研习书法的转变期。他在《学碑记》的自序写的,在2002年的冬天,他开始了对自己学习书法之路的反省,决定暂且放下“帖学”,走“魏碑”一路,要写属于西北汉子的书法。而这一走,就是十多年,在这些年里,他反复揣摩、研习《石门铭》、《郑文公碑》《瘗鹤铭》、《张孟龙碑》等碑志。
http://s11/mw690/001Qf46vzy76eori42K5a&690
我认为在史星文书法艺术历程的第三个阶段里,他的艺术作品发生了新的转变,并呈现出了新特征,那就是今书法理论家说的“碑体行书”。
在中国书法史上,对“碑体行书”的研究和探索,始于清末的赵之谦,康有为,之后,沈曾植、郑孝胥、弘一法师、李瑞清、曾熙、于右任等继续推进,史星文正是沿着这些人的书学历程一路走来。
http://s6/mw690/001Qf46vzy76eovP7E1a5&690
http://s4/mw690/001Qf46vzy76eoyjKVBb3&690
在开始的几年里,从史星文的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出,其笔意是以行书为主并带有碑学痕迹。毕竟他从进学堂开始到2002年一直在研习帖学,所以帖学的用笔、结构等无意识的会在笔下表现出来,可称之为“行书碑体”。之后,随着他对碑学研习和认识的深入,其书法作品渐渐发生转变,碑学书法的结体、运笔及特点也日趋增多,用笔或方或圆,灵动自如,刚柔并济,静中含动,开合有度,沉着痛快。他的书法风格突破了传统笔法,终于从楷书和帖学中跨越出来,并融楷、行、篆、隶于一体,字体、结字谨严方朴,同时又放纵雄肆、神采飞动,形成了“碑体行书”的特征。
散文、书法是史星文人生的两条平行线
和史星文交往,总是他被他身上时时渗溢的谦虚、随和、朴实的气息所感染。有一次,我问他,书法界的人说你的散文写得好,文学圈的朋友说你的书法好,你怎么看?
他说,对于书法,我觉得自己入道不深,从其量算个“票友”,自己的书法是“棉花糖”,王羲之、颜真卿,虽然没有入书协,才是真正的书法家
;对于文学,他说“有朋友曾经鼓励我加入作家协会,我没敢写申请,我对自己的短处看得别别人清楚。我虽然于砚边东拉西扯地写点东西,但毕竟难登大雅之堂。”
沙孟海曾经说过“人在从事一门艺术的时候必须要有另外门类的艺术作支撑”,这句话对史星文的影响很大。多年来,他在从事书法艺术研习的的同时,他阅读了大量的社会学、哲学、文学、美学、画论、书论、历史学等方面的书。他有一个很大的书房,里面藏有许多书,尤其是与鲁迅有关的藏书最全。在所有的作家中,他最崇拜鲁迅。他给自己书房写的一副对联时“两腿放开多走路,一心收拢好读书。”一位书画界的朋友曾经对我说,每次到史老师的书房,看着他满屋子的藏书,即就是不和他交谈,静静地待一会儿,精神很是享受的。
有一次,省电视台记者采访他时,让他回答这些年来为什么要坚持一手写书法一手写文章。史星文回答说,写文章与写书法就好比是两条平行线,他们虽然不相交,但能相互渗透,又相互滋养。他认为,书法是大文化,透过书法作品,可以看到人的鲜活的生命,书法说到底,是关于人的修行,什么人决定写什么字。对于书法的认识,不仅来自于他的艺术实践,更重要的是读了大量的书后所迸发的思想火花。
http://s2/mw690/001Qf46vzy76eoDqAKtf1&690
我认为,史星文的散文艺术在追随鲁迅,书法艺术在追慕于右任。要读懂史星文的书法艺术作品,最好多看看他的散文,要想了解他的散文,就多欣赏他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史星文,不仅仅是一位书法家,散文家,确切地说,他是一位有文化自信和良知学者。
2016年11月于古城西安望远斋
注:
史星文,笔名谷子,男,1957年出生于陕西渭南市,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陕西书画艺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会员。1996年被评为“陕西省十大杰出书法家”。1998年被评为“陕西德艺双馨艺术家”。
http://s14/mw690/001Qf46vzy76epM0uxT0d&690
本文作者简介
岳红记,又名岳弘骥,陕西省商洛市人,民革党员、美术学专业博士、环境艺术与环境美学博士后、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职工作家协会专业委员会评论委员会副主任,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http://s3/mw690/001Qf46vzy76ep8EsVA02&690
2011年7月博士毕业于月于西安美术学院,师从李青教授,获美术学专业博士。2012年5—7月赴美国、加拿大进行书画艺术文化交流,2015年1月—2016年2月年作为访问学者二次赴美国东南密苏里州立大学访学。在该校通过举办个人书画展和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传播中国文化,被当地媒体誉为认为是“第一个在东南密苏里州立大学举办书画展、传播中国文化的访问学者。”2016年回国后在陕西高校通过讲座继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在陕西省图书馆举办《传播与守——岳红记中美文化艺术交流访学成果汇报展》,引起了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http://s8/mw690/001Qf46vzy76epaGp4r27&690
欢迎关注本公众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