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内容:
1、表演《跳绳》。
2、创编第二段歌词的第二、四句。

教材分析:
《跳绳》是一首活泼短小的创作歌曲,2/4拍,宫调式。歌曲的节奏规律性强,由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组成,旋律以跳进为主,活泼、跳跃,结合生动的歌谣体歌词,形象地刻画了小朋友喜爱小绳的心情,表达了小朋友每天跳小绳为建设祖国而锻炼身体的决心。歌曲约创作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多年来深受儿童们喜爱的一首歌曲。
歌曲《跳绳》第一句采用了小铃图形谱示意旋律的高低。歌曲的第二段词未出全,是为学生留下了编创歌曲的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动脑编创合适的词演唱,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巩固走与跑的时值,并准确读出节奏。
2、整齐地演唱歌曲《跳绳》,学习用歌曲与动作表现欢快、活泼的情绪。
3、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创编歌词及动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用自然亲切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跳绳》,表达轻松愉快的心情。
启发同学理解“小绳子,很灵巧”的含义,演唱时声音要轻快而富有弹性。
教学难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民主氛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自编动作表示歌曲。
教学准备:
电子琴
课件 红绸带 乒乓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长绳”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你喜欢跳绳吗?
如果边跳绳,边唱歌,那就更开心了。
2、初听歌曲,出示节奏谱,学生打节奏。
(按“跑跑 走”拍打,不说“跑跑
走”,只拍手)。
跑
跑
|
走
|
跑
跑
|
走
|
跑
跑
|
跑
跑
|
跑
跑
|
走
|
跑
跑
|
跑
跑
|
跑
跑
|
走
|
跑
跑
|
跑
跑
|
跑
跑
|
走
|
3、跟着教师边打节奏边读歌词(教师与学生接读,学生与学生接读)。

二、感受长短。
1、用画图形的方式感受长短。
红绸舞红绸飘动长;乒乓球跳动短。让学生感知长短。
2、教师可指导学生把红绸和乒乓球涂上颜色。
以红绸的线和乒乓球的点,从视觉上感受长与短。

三、教学歌曲《跳绳》
1、教师范唱歌曲。
2、和着节奏同学念念第一段歌词。
3、聆听音乐《跳绳》,同学跟音乐做动作。
4、学习歌曲的第一段歌词。
5、启发同学理解“小绳子,很灵巧”的含义,演唱时声音要轻快而富有弹性。
6、学生有表情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歌词。

四、编创《跳绳》第二段音乐歌词。
同学们:通过听伴奏发现多了一段音乐,这是怎么回事呢?引入创编歌词,教师提出分组及创编要求,学生分组创编。
①创编要求说清楚 ②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③给学生相互讨论的时间 ④老师对学生的反馈
1、编创第二段歌词的第二句
2、编创第二段歌词的第四句
(过程中打节拍的动作一直贯穿于其中,使学生有意识地有节奏地回答)让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动脑编创合适的词演唱,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唱唱同学自编的歌词。
4、让同学在大家创编的歌词中选择二三段演唱。
5、请表现好的同学上讲来表演,及时表扬,指出好在哪里。
6、集体边演唱边表演。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会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跳绳》,我们不仅练习了节奏。又进行了编创歌词的练习。希望每个同学回家后开动脑筋编创动作表演歌曲《跳绳》,好吗?同学们,下课的铃声响起来了,让美妙的歌声伴随着我们走出教室,走向操场,尽情地、快乐地去享受跳绳吧!

六、教学反思:
《跳绳》是一首活泼短小的歌曲,歌曲的节奏规律强,由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组成,旋律以跳进为主,形象生动、活泼,是多年来深受儿童们喜爱的一首歌曲。所以,在上课时结合孩子们的活泼好动,我用游戏来上了一堂跳绳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这节课前面的环节都还比较顺利。到学生学习新歌的环节,忽视了一年级新生不识字的情况,以至于学生学的时候,歌词与旋律的对应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修改了下教案,在教师范唱以后。应该再加一遍,用手指着歌词唱一遍,使学生能把歌词与旋律对应起来。
还有创编歌词的环节,应该把创编的要求说得更清楚,再留点时间让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这样更有利于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同时,学生创编以后,老师应该对学生的表现及时作出点评,尽量正面引导,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请个别学生上来表演以后,我会邀请其他在下面的同学用音乐课特有的方式来鼓励同学。用手拍击节奏 X X
|XX X
| 来鼓励。被表扬的小朋友也要鞠躬说:“谢谢大家!”再回到自己的座位。从每一个细节培养小朋友的行规。
教学中千万不可出现“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的限定式语言,这与“你想怎样做”、“你要怎样做”的启发式教学思想相悖。
一年级新生,进入小学课堂的时间很短。课堂律动、游戏、创编都能引起他们骚动的火花,由此,课堂纪律很重要。为了让学生马上安静下来。我编了简单的旋律提醒学生,听到这个音乐的时候应该马上安静下来,效果也很好。音乐课就应该具有与其他学科不一样的,提醒学生常规的一套方法,让学生觉得很新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