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书籍:《炁體源流》
(2013-02-10 11:25:52)
标签:
炁體源流龙门派张至顺米晶子湛寂 |
分类: 中医道家 |
所有的难题还有一个传说中的解决之道,所需的资源和环境要求也是人人都具备的,那就是修道长生。
修道也是一个古人传承已久的学科,有诸多的各种各样的法门,相关秘籍也是汗牛充栋、数不胜数,且古往传承往往是口传心授、不立文字、真传难得,后学往往无缘得见。
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一代传人张至顺道长,十七岁参入道门,就志学道,参生死之变,习长生之术,数十年入深山清修,实修实证,亦云游四海,收集道书,将佛道二祖玄妙秘密之天机,生死之根本,性命之源,造化之理精选辑录成册,望同道侣友藉此省却数十年参访功夫。
修道本体,安静和柔,不移自性,常守虚无,湛然不劳,乃得自然之道也。
道长慈心广布,期望天下同道,返本还元,清净自在,常乐长寿。
《炁體源流》作者简介:
张至顺道长,号米晶子,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一代。
道长十七岁于陕西华州半截山碧云庵出家,随师父陕西山阳大天竺山刘明苍道长修行悟道。刘明苍道长得师太王圆吉道长真传。
一九五五年,道长出山参访,任陕西八仙宫知客;
六十至七十年代,入陕西终南山清修十载;
一九八零年,任陕西楼观台监院;
一九八七年,修建宝鸡烽火台万圣宫;
一九九零年,任湖南慈利县道教协会会长;
一九九八年,再入终南山清修。
二零零八到二零一二年,在陕西终南山八卦顶及海南省玉蟾宫等处清修。
《炁體源流》作者自序:
余自十七岁于华县半截山碧云庵参入道门,就志学道,参生死之变,习长生之术。曾于北京白云观藏经楼偶得《太清元道真经》一部,直指生死,长生久视,至道不烦也,指示修道本体,安静和柔,不移自性,常守虚无,湛然不劳,乃得自然之道也。
道祖为万法之王,玄之又玄,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即是先天一点真阳之光。以道心观天心,真阳发动处,当用之时,元神、元炁,同称谓玄。元炁谓玄,元神谓玄又玄。静者为性,动为元神。
燃灯佛,两目之光也,住西天极乐国雷音寺。道祖,住真空无极真境静土之天。
余常对门下弟子言:儒释道三家,同是一母生,何须争上下。一母者乃先天一点灵火之光,性也。佛曰众生平等,道谓至善之地、性命之源、造化之理也。邱祖曰:“人生先生两目,死先死两目”。又曰:“一目之中,元精、元炁、元神,皆在内也”。《素问》曰:“人之一身精华上注于目”。学者思之,慎之,慎之。
住眼于心神,二目之光,乃是元神真意之体,即真性也。千佛万祖皆不肯说破此光真性,今泄天机难免天谴。
作偈一首:巽风吹到水面上,海底常送无油灯,千言万语难说尽,一字道破定南针。
余云游四海,收集道书,皆佛道二祖玄妙秘密天机,生死之根本,辑录成册,望同道侣友藉此省却数十年参访功夫,早日证果。“炁”化三清,“體”能载道,“源”乃先天道统,“流”为老君法脉,故曰《炁體源流》。
余略言几句粗浅,权作非道之道,不道之处尚冀仁人志道多多指教,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