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明天出差去了,可能会有几天不发文章。我说一下我想要表达的一个重要点吧:
我们做股票,顺势而为,这个我就不强调了。市场没走坏,不看空。
但是,我和大家分享一点我的分析:
我年初说过,17年第一位的就是——防大跌。其实哪年不是呢?
那么今年有吗? 肯定啊,我说过:如果不涨,盘久必跌。 如果涨起来,大涨大跌。总是都是跳不过去的。
我们看下图,先来一组均线:
昨天我讲了个小树发芽的方法,早上培训我又拿来很多股票来举例。
上图,我设置了一组均线,这个是中长期的均线。
有些人一看数值,看不懂了吧,哈哈。 因为上面数值,我故意写的非整数,然后把大小顺序换了下。 我要再起个名字,那就更神奇了。是想告诉你,指标是拿来“用”的,而不是拿来膜拜的。你改成整数一样用。
上图就是这组均线的样子,目前指数已经上了这组均线,从60-250都上去了。明确的走好,但是,问题来了:
让我们来回顾下历史的大均线组上的双头表现:
从09年到14年牛市,当中有过3次冲上这组大均线,而且竟然都是“双头”,然后都是大跌。。。。。。
那么这次也有点开始“双头”的可能性了。 会不会双头呢?
我觉得这不是关键,因为双头后也可以继续涨,双头变为大跌的核心原因就是——成交量。
再看上图,双头几乎都是第二个头部的量能上不去,导致全面溃败,空头暴跌。(至于原因,大家自己从博弈角度想想)
成交量,对市场意味着人气,意味着资金力度,意味着能够指数继续向上推动力。
上图,牛市来源不仅是大均线上去了(指标和涨跌是没关系的,他是一种走势反应,不能影响未来),牛市最重要的是成交量跟上了。
我们来看看最近的走势:
去年第三轮股灾(A),太明显了吧,双头 缩量=暴跌。 (看来每次都躲不过)
总结一句话:
那么目前就有两个问题:
1 会不会双顶?
2. 成交量会不会缩量?
所以目前的市场,必须是方向继续上攻,不要双顶,而是要创新高后再调整,并且调整完继续量能新高,推动股价再新高。
这样的波浪上涨,才能够不断维持市场的慢牛格局。
会不会?如何走? 只要你心里知道了,去“应对“,而不是去“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