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7年开始了,今天想跟大家聊个钱的问题。
我一直强调,做股票一定要付出很多时间精力,否则你根本无法做好。 即使是做价值投资,长线投资,也是需要学很多,研究很多的。更不用说短线了。
但实际上,很多做股票的人其实没有这么专业的,应该是大部分人。做生意的,上班的,带孩子的,读书的。。。。。所以,我想想,虽然我强调要付出的,但实际情况,多数人做不到,这是客观原因。不然,中国就几千万职业股民了,实体经济也不会好了。
那么怎么办呢?
他关于知识经济的理解,给我很多启发。
知识经济,说白了,就是把知识转化成利润。 你付出的是历史积累,他用金钱获得进步的捷径,这是个美好的交易。买书就是最典型的知识经济。
至于这些知识值多少钱,每个人心中秤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不同,在不炒股的人眼里,我分文不值。 炒股的人,可能也不会为了古典音乐而去付钱。
但是,罗振宇在新年的讲话,有几点是非常值得思考的,我们来看看:
未来有两种生意的价值变得越来越大:一种是帮助用户省时间;二是帮助用户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同时围绕着以时间为新货币的理念,商业有两个获得用户的办法:一是让他上瘾,拖住他的时间;二是提供服务,优化他的时间。因此围绕服务进行的消费升级,是罗振宇预判的下一个阶段的消费类创业机会。
时间战场
2016年,我提出了一个概念——国民总时间。GDT(Gross Domestic Time)。在我们可见的未来,时间是绝对刚性约束的资源。一分一秒也多不出来。
三年来,人均每周上网时长变化趋于平缓,稳定在每周26.5小时。算到极限,有10亿网民,每天花5个小时。互联网可以开采的国民总时间,大概为18250亿小时。这将带来商业上的巨变。
首先。时间会成为商业的终极战场。
再也没有什么行业边界了,每个消费升级的行业都在争夺时间。电影、视频、游戏、休闲、度假、直播,在时间维度上,它们都是竞争对手。
时间战场,变成了特别重要的一只黑天鹅。
也就是微信的张小龙敢说,微信有一个基本价值观,一个好的产品是用完即走的。其他的创业者哪里能这么傲娇。你生意再大,拿不到用户的时间,你的未来就岌岌可危。
这就是为什么马云从从旺信、来往,到现在的钉钉,一直放不下社交情结,2017年,阿里系,甭管是支付宝还是钉钉,一定有一轮像样的社交进攻。
第二,消费者花的不仅仅是钱,他们为每一次消费支付时间。
2016年初,中国电影屏幕是3万块;到年底飙升到4万块。但整个电影票房从去年的440亿仅仅只涨到了今年的450亿。
除了行业补贴停止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电影是一个要支付时间的消费品。
猫眼的老板郑志昊说,看电影,不是碎片时间的支付,是整块时间。做决定的难度越来越大,时间风险也越来越高。
所有的行业都必须警觉,不是你不努力,也不是你的行业没价值,也不是你的价格不够低,而是你索取了过多的用户时间,大家付不起了。
第三,商机从空间转向时间。
这一轮消费升级提供的不是炫耀品,而是体验品。不是优化消费者在空间里的比较优势,而是优化消费者在时间里的自我感受。同样是茶,他们不再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付钱,他会为了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而付钱。
所有的体验,本质上都是时间现象。
消费升级,人们不见得再会去买昂贵的奢侈品。
未来有两种生意的价值变得越来越大。
一种是帮助用户省时间。
那省下时间干什么?
这就是第二项生意——帮助用户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
服务升级
时间是新的战场,也是新的货币。在这个处境里,商业有两个获得用户的办法:
一个是让他上瘾,拖住他的时间。
一个是提供服务,优化他的时间。
今日头条每个月为1.5亿用户提供服务,每天有7000万人上瘾一般花76分钟在上面看新闻。
有一次,我和今日头条的张一鸣在一起开会。我私下跟他交头接耳。
我说,用户要什么,你就给什么,甚至他们没说出来你就猜到了。这叫母爱算法。在中国这个市场,没人比你做得更好了。但是好在这个市场上还有一种父爱算法的需求。将来也会诞生很多伟大的公司。
这就是我讲的服务:给人们他还不知道的好东西。互联网让所有的产业都必然向服务业演进。围绕这个服务进行的消费升级,也是我预判的下一个阶段的消费类创业机会:
让用户在自己的知识盲区里能“放心”。
有一次我约朋友吃饭,让和菜头给建议。他说了很简单的几句话:
1,某潮汕牛肉火锅。
2,我吃过十家,这家最好。
3,严格按照商家提供的时间涮肉,说四秒绝对不要五秒。
4,调料只许用酱油加点辣椒圈,绝对禁止用麻酱。
完了。
爱死他了。我愿意为这样的粗暴态度付费。
所有这样的服务,背后的精神就是六个字:你不用懂。听我的。
这样的服务升级,是2017年市场上的第二只黑天鹅。
这波机会的本质,是靠父爱算法告诉用户,放下你手里的烂东西,我告诉你一个好东西,跟我来。这正是这波服务业机会最有意思的地方。
有人问过我,如果你有很多很多钱,你会做什么?
我说,我每天吃饱喝足,找一个团队,每天替我去世界上搜集最好的老师,用最有趣的方式,给我讲最好的课程。每天中午,我睡醒午觉之后,一个葛优躺,坐在那里,让他们讲给我听。每天讲一个话题,破我心中的一个迷雾。如果我家房子够大,我会在身边再放几把椅子,请朋友来听。如果可能的话,也可以卖票。
其实,我想想,投资者大多数不是职业的,更没法进入投资这个圈子,看到的和付出的有限,导致无法在市场获取持续的利润。
怎么办? 两个办法:1.不做股票了。
而我这样的人,现在做的不就是这个吗?
这就是帮别人节省时间的价值!
对于文章,阅读量就是价值。对于培训,听课人数就是价值。而对于人,金钱是衡量的价值最重要的指标。
你说谁写文章能够转化成钱,不开心的? 高大上和假清纯的,那也都是有目的的。
我之所以培训课,写微信不收费,不是不好意思,我相信如果我搞个VIP的内部服务,可以更好地帮助少部分人产生更大的价值。
你说,我找10个千万资产的人,给他们服务,他们出百分之一不到的费用,绝对这些钱比你市场亏出去的值得的多,而我也能有百万收入。这就是价值,知识经济。
当然,我这个只是假设。我是益盟员工,我的收入来源于益盟。 所以,你看到褚伟锋代客理财的,肯定是骗子。
虽然我自己这里免费,但是益盟是发我工资的人,我需要给益盟创造利润,如何把老师们的只是转化为经济,让客户受益,公司成长,这是双赢,也是员工必须要做的。
不该收的不收,付出产生价值的,收费是一种价值的任何和延续。没有利益,免费如何延续?
股票市场和其他产品不同,他和利益的挂钩实在太直接了。因为有些人花钱,看个电影,洗个澡,买个家具,甚至捐个款,是为了享受,为了开心,为了方便,甚至就觉得高大上。
但股市你花钱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更多金钱。你花钱上培训课,为了赚更多钱。你花钱跟别人操作,为了赚更多钱,你花钱买资讯,为了赚更多的钱。
今天写这篇文章,也是因为罗振宇的话,有感而发。人是有需求的,很多时候不是没有赚钱的路径,而是需求没有地方来解决。他想享受,想方便,想提升自己品味和自信。
淘宝满足了,知识经济满足了,股票也一样。
想想我当年,在大户室给别人打工,不要工资,图个啥? 我没钱,但是要学东西,那就把我的时间和体力,转化成我要的知识。 未来知识可以转化成更多的回报。
以前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不带客户? 别的老师卖课,你怎么不卖?
当我卖课后,有人来学,也有人会背地里想,褚伟锋也开始为了钱卖课了。
我免费讲,不意味着内容不值钱。我收钱教课,也不意味着它就变得铜臭了。
知识经济是时代潮流,你的时间有限,未来必定是用金钱换取时间,把你剩下来的时间用来享受。
知识能转化成经济,是光荣的。你被认可,你也为别人产生了价值。
免费,免掉的是钱,费掉的是时间。
要让自己的钱变成杠杆,在自己身上产生更多的价值。赚更多的钱是有价值,更好的休息和享受,也是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