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聊聊回撤

(2014-04-16 11:26:39)
标签:

价值投资

蓝筹股

回撤

股票

分类: 杂文随笔

先声明,大盘15号的大跌,和我写伪蓝筹没有关系,我写文章是想到+有空,不进行预测。纯属巧合。
但确实,伪蓝筹不能代表中国的未来,也没有空间和业绩给与他们继续上涨的动力,何况他们涨了不少,跌也是正常的,但时间谁知道呢。

上次在3月20日,我写了篇  -----  分享我的“持仓理念”。

一是因为那时大盘跌的很多,为了给大家信心。结果第二天大阳线拉起,开始一波反弹,明显私信给我的人多了。到底是情绪控制市场,还是市场影响情绪呢?

二来,希望用实际操作来和大家分享,真正考验自己的不是写写文章,而是在大家的思维都和你不一致时,你如何思考。

最近大盘又好像要跌了,遍地的利空都来了。 那么今天和大家聊聊一个比较专业的词汇——回撤。

股市里面,中国人发明了 :割肉,解套,洗盘,吸筹,三只乌鸦,护盘,出货等等。。。。。。。那真是文采飞扬,生动形象,娱乐不尽,意淫不止。 把散户的悲惨,机构的无情,庄家的狡猾刻画入木三分,词汇的表达真是拳拳到肉啊!

 

但是在投资界,有一个非常重要话词汇叫做“回撤”。有较强投资能力的人,强项不在于进攻能力多强,而在于控制回撤的能力。


我们平时说的控制仓位,其实就是控制回撤的一种。 一般回撤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做(套期保值不算):
1.  控制仓位。
2.  优选行业和个股。

当然,要做到最佳结果,必须是进攻、防守面面俱到。我们看到这些年一些大牛的基金,都是这种类型的。 进攻强势,防守稳健,不断地和大盘拉开差距。
比如下面这家基金

http://s7/mw690/001Qe33uty6I97FU4RM46&690


    当然,作为个人来说,这种操作是很有难度的。 毕竟我们是个人,而不是有强大研究能力的机构。作为个人来说,我认为进攻完全不输给机构,但是关键就在于防御上,控制回撤的能力个人是很弱的。
    这个不是个人能力,而是个人时间、经验、经历的限制。 因为要做到大仓位的控制回撤,需要对行业、公司深入分析,以及丰富的操盘经验。所以大多数投资者,控制回撤的最好办法就是轻仓、空仓。这是对的,也是没办法的。

市场有句话叫:进攻是最好的防御。 这句话我是不认同的,因为做不到。 它的内涵其实就是,用成长股来抵御经济下滑带来的风险。 这种操作对能力的要求可以说是投资的最高境界了,能做到那就无敌了。


    从历史来看,我认为轻仓和防御配置两者之间,做防御配置更有优势。 最大原因就是以前我说过的:你想逃顶,就必定漏底。市场的步伐是永远不可能完全踏上的。 要做大幅减仓,最好的时间应该是市场非常高估的时候,而不是一个小波段涨完回调时。

比如就去年底创业板70倍市盈率来说,是可以大幅降低这个指数仓位配置的。 但从目前整个A股来说,是完全有大仓位配置的标的的。

其实回撤,在期货和程序化交易中用到的比较多。 股市中似乎不太讲,但对于私募这种投资机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客户是再看收益走势的,如果不能够控制好回撤率,对用户的情绪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大多数资深的大资金操盘手,对于回撤非常看重,不是没信心,而是要考虑到客户的情绪。就像12年底民生银行,一个私募重仓持有了2年,最终实在受不了客户的压力,在暴涨前大量抛售换股,结果泪奔了。。。。。。。。

 

至于我们小散户,到底是用仓位控制还是行业配置来控制回撤率,还是需要因人而异的。市场上衍生出了不少好的操作方法。 比如债券+股票的恒定仓位法。  大概原理就是,在某个点位配置好一定比例的债券和股票仓位,当股票跌了,将债券仓位下降,加重股票仓位。 反之亦然。

还有用公式模型来计算的,还有越跌越买抵御不确定性的,我在这里也只是把自己对于控制回撤的想法做个交流。 赚钱的途径有很多,每个人找到自己合适的路是最重要的。

讲个笑话,再看篇文章吧

http://s15/mw690/001Qe33uty6I97uqSQufe&690

================================================================
12码  话说回撤

M总是我曾经的偶像,在上一代的作手当中他不算出众,但是却有一股韧性,他的韧性在于他敢于在很困难的时候坚持,当然有时候这种坚持被人当成固执,按上海人的说法叫做戆头,但是就我近距离的观察来看,他的坚持在于他的信心和理念,他的坚持也有他一定的道理。


今天为什么会让码哥谈起他,主要是想说一说回撤的问题。任何作手都不可能回避这个问题,再伟大的投资高手都不可能在收益率曲线上躲避回撤。前几天在微信上看到了有人把王亚伟和徐翔的曾经收益率曲线拿出来说事,证明市场的大牛也逃不过严重的回撤,这一点我同意。既然回撤逃不掉,那如何化解呢?M总的套路是一种方式。

1999年下半年,“519”行情过后市场一片狼藉,M总重仓持有的一只票下跌超过30%,但是他仍然不离不弃,顶住了上层的压力,他当时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公司一切都没变,变的只是市场情绪,而且当时股价跌到了5块左右,在当时的市场情况下这样的股价怎么看也不贵,就这样他熬了半年,之后的事情大家估计都应该知道了,2000年大牛市一来,股价冲上了20,最终在这票上M总赚了2倍多。如果给他在那个时候画一个按月的收益率曲线,肯定回撤幅度是相当大的,他的这种方式如果拿到现在做阳光私募,估计很多客户会疯掉。

我有一次问M总怎么看待回撤,他很认真地对我说:被套了,你说怎么办?斩仓当然是一个很快速的方法,但是空仓就一定是最好的办法吗?空仓说说容易,除非你不干了,否则你没几天一定还是会进去,与其这样,不如抱着熟悉的公司坚守了,怎么说我们是公司的不算太小的股东,跟公司沟通多了,也了解,你斩仓去买别的东西同样也是冒险,那还不如就冒这个险了。所谓回撤也就是事后验证,如果你不是一个很敏感的人,不在下跌初期出来的话,那

后面的杀跌真就没必要了。

这样的解释会让有些人很不屑一顾,码哥也知道M总上述的例子也有一定的偶然性,就码哥自己而言,一直认为敏锐是一个成功作手必须具备的素质,如果在血腥面前木然不知,那就不适合做投资,明知道要下跌还死抱价值投资那更是愚蠢,当然我指的下跌是指较大的下跌,而不是指5%以内的小幅波动。这种例子在2008年是很明显的,很多著名的标榜自己是价值投资的人士在08年结局是很悲惨的,虽然现在又活过来了。

说到这里,其实大家应该了解码哥的观点了,码哥欣赏的是主动的回撤,即在下跌初期就给出判断和操作(当然有时候可能是错的),按部就班地撤离,而不是丢盔弃甲式地溃败逃离。就如同敦刻尔克大撤退一样,从战略上讲是较为成功的,也保存了一部分英法的实力,否则硬顶当时如日中天的德国人那无异于送死。

不过是不是你敏锐了就能躲过回撤呢?我想也不尽然,回撤是不可避免的,在公募的体制下更是难免,阳光私募可能会稍好点,但是正如M总说的那样,你敢于在某一段时间内长期空仓吗?就算没有2008年那种极端的例子,A股这个奇葩市场有时候下跌绵绵没有三个月至少也有一个月吧,你能忍住?我想大多数人不能,越是敏锐的选手越是不能,因为他的敏锐来源于紧贴市场,一旦离开市场他会无所适从,所以他一般不会离市场时间太久,这样的话,一个微小的波动就又很容易让他翻船,李佛摩尔的很多例子就是如此。大智慧大格局能耐住寂寞的作手毕竟只是少数,很多人看着A股的K线完美地设想6000点离场,1664进场,那要我说纯属YY。

所以在敏锐的同时,码哥认为还是要结合一点M总的智慧,那就是做好进攻的准备,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有时候这个观点不错的,下跌有时候就是一片试纸,能测出谁强谁弱,当然这是技术层面的,就基本面的角度看,下跌更多是情绪的推动,因此下跌其实给那些优质公司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就像这次美股下跌,如果你认定这次美股不是2001年科网股泡沫的重演,那么就应该少考虑回撤问题,集中兵力构筑好防线然后进攻,绝对收益如此,相对收益亦如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